他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追记原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立成
2005-04-27 13:33:3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天篝 薛德洪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青海省天峻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立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月30日12时15分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48岁。

    痛哭失声的亲人、同事,一个接一个的询问电话,传递着哀悼与崇敬——王立成,这样一位平凡法官的离去,在西部石油矿区、在天峻草原,布哈河畔,在司法系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激荡起连绵的情感冲击波;这样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影,因他的离去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清晰与高大;这样一名时常保持着威严的同事的离去,使与他朝夕相处的法官们变得愈加理性与奋进!“王院长好像是出差了”,人们压根儿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王院长心里装着老百姓”

    “王院长不幸逝世了,爸爸的眼睛哭红了,声音哭嘶哑了,也没有把这位人民的好法官哭醒来。尊敬的王院长,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直到对社会有所回报,用行动来感谢您对我的鼓励与教育。安息吧,人民的好法官。”这是一位名叫陈平的残疾人要父亲代笔写来的悼文,陈平一家人受到过王立成多次的帮助,而这篇悼文让王立成院长生前与陈平心心相连的情怀浮现出来。1990年,王立成还在冷湖矿区人民法院任副院长。陈平小时侯因街区高压电变压器缺乏安全防护措施,触电烧伤身体,成了残疾人。1992年3月,王立成同志第一次接待了上访的陈平父子俩,看了他们的材料后,认真记录在案。陈平的苦痛装进了王立成的心里,主动提出尽量帮助陈平找上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没多久,王立成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陈平找到了一份在冷湖某单位的收发工作。

    而装进王立成心里的又何止陈平一个人?据知情人透露,王立成参加工作三十年来帮助过的弱势群众有姓有名的就有140多人次。西部石油矿区与东部辽阔草原就因为有了王立成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民法官、优秀共产党员而仿佛拉近了距离,两地老百姓以同样感人,同样亲切的声音在呼唤着王院长的名字!

    在美丽的天峻草原上,牧民群众心目中的法院院长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为了草原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园,王立成院长和他的干警们一路歌来一路情。天峻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县,地广人稀,属高寒草原气候,只有冷暖两季,无四季之分。由于受自然、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许多牧民群众来县城打官司十分困难。致使牧民群众的财产所有权、婚姻关系、抚养关系等等问题处于不稳定状况,严重影响了牧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牧民群众诉讼难的问题就成了王院长面前的一大难题。

    通过调查研究,王立成带领一班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送法下乡”便是最有效的办法。为此,王立成院长经常教育法官和干警,在“送法下乡”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民族风俗,和睦相处。1998年以来,“送法下乡”就成了法院的“法宝”了。干警们克服种种困难,利用群众剪羊毛、销售畜产品等聚会的机会,集中审理群众诉讼的各类案件。与此同时,配合乡(镇)举办法制短期培训班,以案讲法,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这种做法,受到各乡(镇)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牧民群众的好评。近年来受理的所有涉及牧民案件的60%,全部都是“送法下乡”巡回办案审结的。

    还是在冷湖的时候,王立成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他时刻注意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来访群众热心、细心、诚心、耐心,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王立成始终牢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共产党员信念,无私地帮助上访老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经常自己掏钱买盒饭给上访当事人吃,有次口袋里仅剩下七十元,拿出五十给一上访的老人作路费。

    直接让同事们感觉到王院长生活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却在是他去逝后整理遗物时,看到的是一摞摞写满研究法院工作的草稿纸,研究法律的读书笔记;还有“陪伴”他一同抗击病魔的一罐罐氧气瓶。在省医院住院后期,王立成的病情极度严重,时常插着呼吸机不能讲话。在这样的条件下,王立成院长依然惦记着单位的锅炉回气管顺不顺,暖气烧得热不热,工作环境好不好。当他得知这一切如愿以偿,会心地笑了。此景此情让在场的人们不得不流下感动的泪水。

“王院长追求工作完美”

    “一个人,没有官衔,没有财富,没有耀眼的光环,却以一生的清贫和奉献,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演绎生命最后的辉煌。”这是天峻县人民法院几名法官共同写的一篇悼文《怀念》的开头。他们饱含感情的语句,道出了共产党员法官王立成廉洁奉公、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一生。

    王立成同志生于1958年4月,河北邢台人,法律大专学历,1975年参加工作。1998年4月从冷湖矿区人民法院选派到天峻县人民法院担任院长职务,在天峻牧区七年多的时间里,就一次回过冷湖与妻子、儿女团聚,他说他欠亲人的太多。王立成一生,工作兢兢业业。三十多年来,他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曾多次荣获过“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模范法官”、省、州、县20多项荣誉。

    在王立成主持天峻县法院工作期间,法院结案率、高效率、调解率均超额完成上级法院下达的任务,天峻县人民法院先后荣获州级、省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被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0年至2003年被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称号、2001年法院党支部被青海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被海西州委、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现任法院副院长的尤晓红赞叹说:“王院长追求工作、生活完美。现在综合办公大楼里所有房间的摆设都是王院长生前亲自设计的。”

    王院长上任伊始,就暗下决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物质装备建设。他一边给上级法院、县委、人大、政府,计委和财政等有关部汇报情况,争取支持,一边带上项目计划到省、州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正当紧锣密鼓地实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计划目标的关键时候,王立成院长因为胃出血而住院治疗时,诊断出其左右两块肺叶上有两个水泡,必须及时手术治疗。面对病魔,他没有吓倒,更没有按医嘱长期全休治疗。他常常把药带在身上,硬是撑着不离开工作岗位。为了争取项目,改变工作环境,王院长长年奔跑在西宁、德令哈两地之间。天峻地区海拔高,气候干燥,对王立成病情是十分不利的。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病情在不断地恶化,药品和氧气瓶就成了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面对他日渐消瘦的身影,干警们都纷纷劝他休息住院,可他总是摆摆手说:“现在不行,等项目落实后再说吧”。

    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2002年,天峻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办公大楼终于立项了。与此同时,青海省人民医院再一次督促王立成入院治疗。王院长的病情已到了必须立即手术治疗的地步,否则将有生命危险。在县领导、干警、亲人的再三劝说下,2002年7月,王院长住进了青海省人民医院,做了左肺减容手术。按理说手术后,他需要长期全休治疗。可是他却对州、县领导说:“谢谢组织的关心。单位工作太多,需要我呀!”。他一再恳求医生提前出院:“工作刚理顺,项目刚落实,我不忍心躺在医院里。”就这样,手术不到二十天,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2003年5月,天峻法院综合审判大楼工程经过严格竞标,由西宁广丰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王院长因此繁忙了,白天在工地亲自监工,晚上与工程人员完善工程结构。为了把好质量关,王院长顶着烈日在工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严肃认真是王立成工作的作风。他常对身边的人讲:“把公家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做好。”小到一块砖、一根钉子他都看在眼里,他勤俭持“家”的思想作风感染了在场的施工人员。由于他的身体术后没有好好地休养,劳累达到极限,他的办公室、家中随时都备有氧气瓶,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完全依靠吸氧来维持生命。

    法院的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向前推进,工程进度顺利,然而他的身体却极度虚弱,没有多少时间了。每到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王立成提前二十分钟出发,为的是爬楼梯不耽误时间。每每到了上班的时间,干警们看到王院长爬楼梯的情景,干警们的心在流泪。

    2004年7月,占地面积2500平米的综合审判大楼、新型职工公寓竣工并交付使用,从根本上改善了干警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在竣工典礼上,法院的干警们终于看到了王立成院长脸上满意的笑容。原本1.82的大个子汉子,而此时身体瘦得仅剩骨架子了,体重只有40公斤。

    王立成同志在天峻县人民法院的经历仅7余年,但在全体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中却有着良好的口碑,尤其是他的清正廉洁,公私分明,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更是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审判岗位上,他从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不接受他人请吃和礼物,以良好的道德修养来体现法官的职业风范。在综合办公大楼从立项到竣工的三年中,为确保工程质量,他在工地上加班加点达500多小时,每天上班最早,下班走得最晚。严格财产管理,从不乱派车、不乱用车,严格把好车辆油料费、材料费、维修费结算关,做到精打细算,被大家称为好管家。一次司机因私事出车需要加油,想沾公家的便宜“潇洒’一次,王院长知道后做了批评道:“作为一名法院的干警,要养成按制度办事的习惯!”。

    王立成院长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在天峻草原、布哈河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对一个法院院长来说,王立成用自己默默的言行,用生命来证实和捍卫了法官的尊严。一位司法机关的老干部在悼词中写道:“从王立成身上我体会到共产党员中、人民法院中大多是为民办实事的,让我坚定了法律一定会公正的信念。”

“王院长是一面旗帜”

    “一个人的伟大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来衬托,一丝一线的小事就可以折射出来;一个人的品格不一定要大张旗鼓的宣扬来体现,一点一滴的言语就可以表现出来。王立成,一个简单而又意义深沉的名字,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他所代表的精神风貌和为人处事的作风永远激励着我们。”现任天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尤晓红说自己一时难以从失去王院长的悲痛中摆脱。然而在悲痛中却更多的是一种动力,一种奋发,一种感召在牵动着她,牵动着天峻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把公家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做好”全体干警对这一句话深有感触,这是因为王院长经常这样讲。今天,干警们才算真正理解了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日前,天峻县委下发了《关于向王立成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王立成同志学习,号召县法院的法官和工作人员对照王立成同志的先进事迹找差距,扎扎实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王立成院长的先进事迹成为激励大家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在司法岗位上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习楷模。天峻县委书记乔学智同志讲道:“王立成同志为我们熔铸了一面镜子,共产党员始终视老百姓为衣食父母,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爱民、亲民、为民作为坚守不变的信条……”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