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妨碍李真成为“焦裕禄”
2004-10-19 15:37:36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练洪洋
  李真,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名字,随着一本名为《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的书国庆后面市,再度成为热门主题词。该书作者与李真有过多次深入的采访,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因此有较高的可信度。

  该书其中一节讲到,李真曾经想做“焦裕禄”——“那时我想,我一定要尽职尽责把秘书工作做好,将来有机会就到生我养我的张家口市最贫困的一个县做县委书记,像焦裕禄一样带领百姓致富。我死后,不求有那么多人送我,只求有人能在我临终前说‘谢谢你,李书记”就够了。”(见10月18日出版的《?望东方周刊 》)

  李真、焦裕禄,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恐怕人民都不会答应。李真想当“焦裕禄”,是李真狱中的自我标榜,自我开脱的妄语,还是人之将死其言亦善的真话?相信聪明李真不会不知道,此时此刻再说什么都晚了这个道理,所以我愿意相信这是真话——贪官也并非先天遗传。

  那又是谁妨碍了李真成为“焦裕禄”呢?从李真的堕落史似乎可以看出一些蛛丝:当他成为河北省国税局局长之后,“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什么阻力。尝到权力的甜头后,就要稳固它,经营它。在这种状态下,哪顾得上什么信念?”权力出“智慧”,权力出“自由”,劣质的“官声生态”,让身陷其中的人,除了经营权术,再也没有为人民干事业的斗志;没有忠谏,没有监督,全凭良心行事,一个人的良心又能走多远?

  “在我给省委书记做秘书后不久,就有北京的一个高干子弟给我打电话,想通过我联系一个工程……(事成之后)给我几十万元中介费。”官上有官,权上有权,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可以做到不理上门送钱的行贿者,可你拒绝得了上面来的“电话”么?所以,腐败链条一旦形成,即使贵为省厅级干部,想独善其身也不容易。

  “无论是我做秘书还是做局长,我都看到过、接触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因为廉洁,不仅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工作上得不到重用,反而还遭到有些人的奚落、责难、孤立和排挤。”当“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当一个廉洁者寸步难行,腐败者威风八面的社会氛围形成之后,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就发生作用,因此权力与廉洁就成为一种悖论。

  权力监管真空、腐败形成链条、畸形的廉政观念,是李真腐化堕落的“三原色”。有了这三者,一个人想不腐都难……

  李真给我们的教训是,作为反腐败,对官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权力观固然重要,但切不可固守一法,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必须以先小人后君子为制订制度的出发点。用制度来防止“焦裕禄”成为“李真”,迫使“李真”成为“焦裕禄”。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