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法官用生命诠释朴实中的精彩
2003-08-17 14:17:03
本网讯 (何能高 何华高) 盛夏是一年中阳光最最灿烂的季节。可就在这样的季节,一位青年法官,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在审判工作第一线默默地走完了他人生中最灿烂的岁月。他就是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的法官陈水根。
天平两端托起忠诚的信念
抚州中院,审判大楼庄严肃穆,笔者在大厅里的法官服务承诺牌上找到了陈水根的名字,那名字下面,依然保留着他的誓言: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这是他12年来甚至是他一生的承诺啊。”与陈水根共事多年的中院政治部老主任饶国斋十分动情地说。“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和信念”经济庭副庭长赖必松默默的说。
我们翻开了陈水根的档案。
1958年5月,他出生在抚州市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应征入伍,1982年入党,1991年转业到抚州中院。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任无线电员、技术员、无线电师。转业到法院后,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正科级审判员、一级法官。
在陈水根的家,我们看到了两件遗物,一张写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便笺和一只拉链生了锈外表掉了漆的旧公文包。便笺的颜色已经泛黄,而那公文包更不知用了多少年。
陈水根的爱人李丽萍是一位下岗女工,说到陈水根的便笺,李丽萍开始哽咽:“便笺是在清理遗物时发现的,在公文包的里层。除了这张便笺,剩下的就是他的工作日志与52元现金。”说完,李丽萍背过脸,拭去脸上的泪水。
倒在抗洪第一线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一个特别踏实的人。”政治部的同志介绍说。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江西多个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那时的他,连续三个月来日夜奔波在金溪、乐安、崇仁等地与群众一起抗洪。三个月来,他很少回家,以至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女儿就会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家?”
直到11月的一天傍晚,妈妈带着她匆匆忙忙赶到医院时,这个9岁的小姑娘才在医院的病床上见到了自己的爸爸。女儿这时才知道爸爸在金溪抗洪中,晕倒在石门水库的大坝上,她哭着摇醒爸爸,用小手去摸爸爸发烫的额头。而此时的他只是眼噙泪水,用手轻轻摸了摸女儿的脑袋。
办案回来累倒在办公桌前
2001年10月,江西纸业集团抚州板纸有限公司一纸诉状把深圳某纸品包装有限公司告到了抚州中级法院,要求深圳方返还货款。陈水根主审此案。他与同事立即连夜坐车赶往深圳。担当他们来到被告单位的时候,可公司老总却拒绝见面。为了使审判工作顺利进行,他与同事顾不上休息,反复做其单位相关人员的工作,终于使被告单位与原告握手言和,双方达成了还款协议。
从深圳回来休息了两天,陈水根又赶赴广西北海办案。那次,他连续在北海工作了6天,由于疲劳过度,他一脚踏进自己的办公室,眼前一黑便倒在办公桌前。经过抢救和诊断,医生告诉他,他的病是疲劳过度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必须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可是,在这样的重病之中,为了不给单位增加负担,他硬是在家支起了中药罐子,自费吃起了廉价的中草药,以致他当年少得可怜的公费医疗都没有用完。病情基本稳定后,医生再三叮嘱他必须注意休息,不能让病情恶化,他口头答应了,可心系审判工作的陈水根一心想上班,在出院后不久便把病假条扔在家中,回到法院开始了工作,中院领导看到陈水根身体很虚弱,要求他在家好好休养,他听后表示服从,但之后不久,又瞒着院领导半天休息半天工作,领导找他谈话,他说:“我这人在家坐不住,闲着难受。再说我办的一些案子也有时间限制,不抓紧办完不行。”领导见他这样坚持,只好让他回庭工作,可身体稍稍好转,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审判工作中,还经常加班加点,全然忘了自己还是一个需要休息的病人。
2003年5月11日晚,加完班的陈水根回家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疲倦的他倒在床上便睡着了。可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卫生间的一声巨响让妻子李丽萍在睡梦中惊醒。她赶紧冲进卫生间,只见丈夫倒在卫生间地板上,当妻子刚扶他到客厅时,他又一摔倒在地上,从此不省人事。5月14日晚上,经抢救无效陈水根在抚州市人民医院去世。
5月16日,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抚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各县区法院的领导和市中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全都自发在来到了他的灵堂,不少法官的眼睛湿润了,他们默默流下了泪水。在“沉重悼念陈水根同志”的灵堂大厅,庄重地写着一幅巨大的对联:“诚实做人苍天何忍欺忠良,踏实做事黄土岂安埋青壮。”
这是法官陈水根一生的写照。
生命对人只有一次,有的人自己活得很平凡,但对他人却很精彩。这就是陈水根,用他朴实无华的方式,诠释着一位普通法官的生命之歌。逝者如斯,让我们满含热泪,为他送行!为他高歌!!
天平两端托起忠诚的信念
抚州中院,审判大楼庄严肃穆,笔者在大厅里的法官服务承诺牌上找到了陈水根的名字,那名字下面,依然保留着他的誓言: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这是他12年来甚至是他一生的承诺啊。”与陈水根共事多年的中院政治部老主任饶国斋十分动情地说。“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和信念”经济庭副庭长赖必松默默的说。
我们翻开了陈水根的档案。
1958年5月,他出生在抚州市一个农民家庭,1974年应征入伍,1982年入党,1991年转业到抚州中院。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任无线电员、技术员、无线电师。转业到法院后,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正科级审判员、一级法官。
在陈水根的家,我们看到了两件遗物,一张写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便笺和一只拉链生了锈外表掉了漆的旧公文包。便笺的颜色已经泛黄,而那公文包更不知用了多少年。
陈水根的爱人李丽萍是一位下岗女工,说到陈水根的便笺,李丽萍开始哽咽:“便笺是在清理遗物时发现的,在公文包的里层。除了这张便笺,剩下的就是他的工作日志与52元现金。”说完,李丽萍背过脸,拭去脸上的泪水。
倒在抗洪第一线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一个特别踏实的人。”政治部的同志介绍说。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江西多个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那时的他,连续三个月来日夜奔波在金溪、乐安、崇仁等地与群众一起抗洪。三个月来,他很少回家,以至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女儿就会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家?”
直到11月的一天傍晚,妈妈带着她匆匆忙忙赶到医院时,这个9岁的小姑娘才在医院的病床上见到了自己的爸爸。女儿这时才知道爸爸在金溪抗洪中,晕倒在石门水库的大坝上,她哭着摇醒爸爸,用小手去摸爸爸发烫的额头。而此时的他只是眼噙泪水,用手轻轻摸了摸女儿的脑袋。
办案回来累倒在办公桌前
2001年10月,江西纸业集团抚州板纸有限公司一纸诉状把深圳某纸品包装有限公司告到了抚州中级法院,要求深圳方返还货款。陈水根主审此案。他与同事立即连夜坐车赶往深圳。担当他们来到被告单位的时候,可公司老总却拒绝见面。为了使审判工作顺利进行,他与同事顾不上休息,反复做其单位相关人员的工作,终于使被告单位与原告握手言和,双方达成了还款协议。
从深圳回来休息了两天,陈水根又赶赴广西北海办案。那次,他连续在北海工作了6天,由于疲劳过度,他一脚踏进自己的办公室,眼前一黑便倒在办公桌前。经过抢救和诊断,医生告诉他,他的病是疲劳过度所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必须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可是,在这样的重病之中,为了不给单位增加负担,他硬是在家支起了中药罐子,自费吃起了廉价的中草药,以致他当年少得可怜的公费医疗都没有用完。病情基本稳定后,医生再三叮嘱他必须注意休息,不能让病情恶化,他口头答应了,可心系审判工作的陈水根一心想上班,在出院后不久便把病假条扔在家中,回到法院开始了工作,中院领导看到陈水根身体很虚弱,要求他在家好好休养,他听后表示服从,但之后不久,又瞒着院领导半天休息半天工作,领导找他谈话,他说:“我这人在家坐不住,闲着难受。再说我办的一些案子也有时间限制,不抓紧办完不行。”领导见他这样坚持,只好让他回庭工作,可身体稍稍好转,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审判工作中,还经常加班加点,全然忘了自己还是一个需要休息的病人。
2003年5月11日晚,加完班的陈水根回家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疲倦的他倒在床上便睡着了。可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卫生间的一声巨响让妻子李丽萍在睡梦中惊醒。她赶紧冲进卫生间,只见丈夫倒在卫生间地板上,当妻子刚扶他到客厅时,他又一摔倒在地上,从此不省人事。5月14日晚上,经抢救无效陈水根在抚州市人民医院去世。
5月16日,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抚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各县区法院的领导和市中院的全体工作人员,全都自发在来到了他的灵堂,不少法官的眼睛湿润了,他们默默流下了泪水。在“沉重悼念陈水根同志”的灵堂大厅,庄重地写着一幅巨大的对联:“诚实做人苍天何忍欺忠良,踏实做事黄土岂安埋青壮。”
这是法官陈水根一生的写照。
生命对人只有一次,有的人自己活得很平凡,但对他人却很精彩。这就是陈水根,用他朴实无华的方式,诠释着一位普通法官的生命之歌。逝者如斯,让我们满含热泪,为他送行!为他高歌!!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