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留言
![](/share/images/zb.png)
- [孙军工]:各位记者:大家上午好。今天新闻通气会的主题是公布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评选结果。我们专门邀请了这次评选活动主办单位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杜飞进主任和人民网潘健总裁助理参加这次通气会并公布评选结果。[09:46:13]
- [孙军工]: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人民法院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和人民法院工作规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工作举措,努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09:46:47]
- [孙军工]:为了系统回顾2013年度人民法院在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一系列工作举措,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于2014年1月至3月开展了“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评选活动。日前,该评选活动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工作已顺利完成。[09:47:14]
- [孙军工]:下面,请人民网总裁助理潘健宣布网络投票结果。[09:47:58]
- [潘健]:各位记者:“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的网络投票历时一个多月,目前已经顺利结束。为保障投票的公正有效,该网络投票专题使用了人民网调查系统,同一IP瞬间多次投票只计票一次,以首次投票为准。该系统还自动屏蔽大量异常投票。[09:48:40]
- [潘健]:在活动期间,司法为民专题引起网友的强烈关注,共有40万人民网网友参与投票,有效投票共230余万。[09:49:17]
- [潘健]:现将投票情况公布如下:[09:49:31]
- [潘健]:得票数第一的工作举措是“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获得263077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11.12%;[09:50:04]
- [潘健]:得票数第二的工作举措是“从严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获得213692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9.03%;[09:50:22]
- [潘健]:得票数第三的工作举措是“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切实完善防范机制”,获得205328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8.68%;[09:50:40]
- [潘健]:得票数第四的工作举措是“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获得185535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7.84%;[09:50:55]
- [潘健]:得票数第五的工作举措是“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获得180944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7.65%;[09:51:15]
- [潘健]:得票数第六的工作举措是“全面推进裁判文书上网,方便社会公众监督查阅”,获得178519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7.55%;[09:51:46]
- [潘健]:得票数第七的工作举措是“依法严惩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获得176065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7.44%;[09:52:03]
- [潘健]:得票数第八的工作举措是“依法严惩环境污染犯罪,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获得164884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6.97%;[09:52:18]
- [潘健]:得票数第九的工作举措是“依法严惩网络诽谤等犯罪,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获得164795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6.97%;[09:52:44]
- [潘健]:得票数第十的工作举措是“试行相对集中管辖,确保行政案件司法公正”,获得162829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6.88%;[09:52:59]
- [潘健]:得票数第十一的工作举措是“对社会关注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增进公众对庭审的了解和监督”,获得148672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6.28%;[09:53:30]
- [潘健]:得票数第十二的工作举措是“推进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规范保险合同的免责格式条款,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得136539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5.77%;[09:54:02]
- [潘健]:得票数第十三的工作举措是“‘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上线,全面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获得135786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5.74%;[09:54:55]
- [潘健]:得票数第十四的工作举措是“举办‘公众开放日’,交流‘零距离’”,获得47354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2%。[09:55:09]
- [潘健]:以上是全部网络投票情况,谢谢大家。[09:55:23]
- [孙军工]:下面,请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杜飞进主任宣布评选结果。[09:55:42]
- [杜飞进]:各位记者: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已经确定,现公布如下:[09:56:39]
- [杜飞进]:第一项举措是“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09:57:04]
- [杜飞进]:第二项举措是“从严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09:57:21]
- [杜飞进]:第三项举措是“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切实完善防范机制”;[09:57:43]
- [杜飞进]:第四项举措是“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09:58:21]
- [杜飞进]:第五项举措是“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09:58:56]
- [杜飞进]:第六项举措是“全面推进裁判文书上网,方便社会公众监督查阅”;[09:59:21]
- [杜飞进]:第七项举措是“依法严惩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09:59:43]
- [杜飞进]:第八项举措是“依法严惩环境污染犯罪,切实保护生态环境”;[09:59:58]
- [杜飞进]:第九项工作举措是“依法严惩网络诽谤等犯罪,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10:00:10]
- [杜飞进]:第十项举措是“试行相对集中管辖,确保行政案件司法公正”。谢谢大家。[10:00:26]
- [孙军工]:各位记者: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共同举办的“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评选活动,从媒体的角度系统梳理了人民法院在2013年出台的14项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具体举措,通过网友投票的方式对人民法院工作进行宣传和点评,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人民法院工作的关注、关心、认可和期待。同时,这样的评选活动,对于促进人民法院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此,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表示衷心感谢!向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10:02:36]
- [孙军工]:参与评选的14项举措,特别是网友评选出的十大举措,是人民法院在2013年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的生动实践。概括起来,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10:03:37]
- [孙军工]:一是高度关注民生。2013年,人民法院高度关注民生案件的审理工作。从投票结果看,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举措获得26万多票,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举措获得18万多票,这充分说明了广大网友对民生司法的高度关注。为有效遏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猖獗势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5月制定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编织了严密的刑事法网。2013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工作,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的公布施行,对于强化环境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推进建设天蓝云白、水绿山青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6月8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开展了建立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试点工作,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0:04:04]
- [孙军工]:二是维护和谐稳定。和谐稳定是发展的基石,只有维护和谐稳定,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2013年9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严惩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3年9月制定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厘清了在信息网络上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保障公民依法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表达权。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司法关怀与呵护。人民法院还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多次发布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等形式,积极营造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优先保护的社会氛围。[10:04:28]
- [孙军工]:三是捍卫公平正义。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公正地审判每一起案件,向社会传递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传递人民法院捍卫公平正义的法治追求。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从司法理念和工作机制等层面,对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等重大冤假错案,还无辜者以清白。针对执行难现状,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随即正式建立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集中发布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并开通网上实时查询,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有力的威慑,极大压缩了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使其付出应有代价,从而促使其自觉履行债务,并教育和引导其他被执行人诚实守信,引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10:04:40]
- [孙军工]:四是推进司法公开。推进司法公开,是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1日开通了中国裁判文书网。2013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2013年11月27日,中国裁判文书网与各高院裁判文书传送平台联通。截止到2014年2月28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共上传文书237347份,其中最高人民法院上传4167份,地方各级法院上传233180份。针对公众和媒体了解庭审实况的需要,建成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一批受到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司法个案,如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等通过庭审直播,回应了社会关切。最高人民法院在2013年底相继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建成“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方便群众通过新媒体了解和监督法院工作。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主题开放日等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走进法院、走近法官,零距离感受法院工作。[10:05:12]
- [孙军工]:“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的评选结果,让我们更加明确了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更加坚定了人民法院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努力方向。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人民法院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一定会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0:05:33]
- [孙军工]:谢谢大家。[1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