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蔡慧永

观看“百案云庭”金奖庭审集锦专题片《百案“云庭”汇》

市高院政治部教培处处长王晓艳进行新闻发布

市高院审管办主任俞里江进行新闻发布

参会人员

市高院信息技术处处长邓颖进行新闻发布

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负责人戴国进行新闻发布

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四中院行政庭庭长陈良刚进行新闻发布

三中院民三庭法官田璐进行新闻发布

市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玲玲进行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24日14:30,北京法院“百案云庭”比赛暨线上线下审判并行格局推进工作新闻发布会
  • [主持人]:
    6月24日14:30,北京法院“百案云庭”比赛暨线上线下审判并行格局推进工作新闻发布会。播放“百案云庭”金奖庭审集锦专题片《百案“云庭”汇》。市高院政治部教培处处长王晓艳介绍“百案云庭”比赛组织情况。市高院审管办主任俞里江介绍线上线下审判并行格局推进情况。市高院信息技术处处长邓颖介绍“云庭审”技术保障情况。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戴国介绍“百案云庭”比赛组织情况。金奖庭审审判长代表、四中院行政庭庭长陈良刚交流参加“百案云庭”比赛感想体会。市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玲玲讲话 。届时本网将进行直播,敬请关注!
    [14:16:52]
  • [蔡慧永]:
    各位代表委员、媒体朋友以及正在收看直播的网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北京法院“百案云庭”比赛暨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推进工作新闻发布会,我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蔡慧永,今天的发布会由我来主持。
    [14:30:22]
  • [蔡慧永]: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在发布会现场的各位同志,他们是:北京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玲玲;高院政治部教育培训处处长王晓艳;高院信息技术处处长邓颖;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俞里江。同时,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负责人戴国,在海淀法院线上参会;四中院行政庭庭长陈良刚,在四中院线上参会;三中院民三庭法官田璐,在三中院线上参会。今天的发布会,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二十余家中央及首都新闻媒体,正在通过线上方式参加。我们还邀请了全国、北京市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线上参加发布会。本次发布会通过“京法网事”官方微博同步视频直播,北京法院网进行图文直播。
    [14:33:08]
  • [蔡慧永]: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北京法院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在坚决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大力开展线上审判工作,能够在线上办理的事项,尽量通过线上办理,需要在线下开展的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的格局正在形成,努力在每一起案件的审理中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诉讼。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有七项议程: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大家观看《百案“云庭”汇》专题纪录片。
    [14:33:40]
  • [蔡慧永]:
    刚刚,我们通过观看专题片,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北京法院云庭审的相关情况,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王晓艳处长介绍此次“百案云庭”比赛的组织情况。
    [14:34:10]
  • [王晓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最高法院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大线上审判力度,实现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不误。为集中检验和展示北京法院大力开展“云审判”的工作成果,进一步落实教学练战一体化机制,促进提升全市法院“云审判”工作能力,今年3—5月,北京法院成功举办了“百案云庭”专项业务技能比赛。现将比赛组织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4:41:13]
  • [王晓艳]:
    举办本次“百案云庭” 专项业务技能比赛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审判质效的提升。本次比赛鼓励所有法院都开展“百案云庭”比赛,鼓励每名法官都提交一个“云庭审”,确保疫情期间审判工作不停摆,审判质效不打折。二是促进科技应用的拓展。通过“云庭审”的大力推进倒逼加强信息系统应用和改进完善,进一步提升全市法院科技应用和保障水平。三是促进庭审运行的规范。通过比赛,进一步集中锻炼提升广大法官对“云庭审”的驾驭能力,促进庭审更加规范更加流畅。四是促进便民诉讼的深入。通过便捷经济的“云审判”形式,让当事人足不出户解决纠纷,从而减少讼累,节约诉讼成本。
    [14:41:49]
  • [王晓艳]:
    本次比赛总体上分为动员部署、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动员部署阶段。3月24日,市高院政治部组织召开全市法院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全市三级法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积极推动。初赛阶段。3月25日至4月25日,三级法院分别组织,按照分配的名额,合计选拔100个“云庭审”参加全市法院决赛评比。在一个月的比赛期间,三级法院通过“云庭审”结案近3万件,其中近2000个“云庭审”报名参加初赛。决赛阶段。5月6日至5月15日,由市高院政治部统一组织,邀请北京法院系统的30多位全国和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司法实务研究专家等领军型、专家型人才,对初赛选出的100个“云庭审”进行线上集中评判,评选出“模范云庭”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30个、鼓励奖40个。
    [14:42:11]
  • [王晓艳]:
    从获奖的“模范云庭”看,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作为一个审判团队,都能够密切协作配合、规范司法行为、严格审判程序、讲究司法礼仪、注重司法形象,都能够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归纳争议焦点、合理保持庭审节奏、娴熟掌控庭审进程,发挥了庭审的实质作用,展现了较强的审判专业素养。这些特点,在金奖庭审中表现的更为充分,刚才播放的专题片中也有所体现。特别是获奖庭审中还有很多“云庭审”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比如AI虚拟法官宣布法庭纪律、不适合直播的环节暂停直播、屏幕共享、在线勘验、在线背对背调解等等,这些创新对于提高庭审质效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4:42:51]
  • [王晓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表彰激励。对评选出的“模范云庭”进行通报表彰,将获得“模范云庭”金奖、银奖、铜奖的审判团队,列为“优秀人才团队”,持续关注培养。对“模范云庭”审判团队进行集中展示,积极营造线上线下审判并行推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实战实训。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将“云庭审”技能作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将荣获金奖的“模范云庭”录像上传至“北京法官教育云平台”,作为全市法院干警培训课件,积极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不断提升首都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备战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固定下来,对于通过比赛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做好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进一步完善“云庭审”长效机制。
    [14:43:13]
  • [蔡慧永]:
    谢谢晓艳处长。我们要力争将比赛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云庭审”工作。下面请俞里江主任介绍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推进情况。
    [14:47:51]
  • [俞里江]:
    北京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以在线审判为主、线上线下审判相结合”的工作主线,全面推行在线诉讼,有序扩大线下庭审,及时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下面我就全市法院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推进情况作简要介绍。
    [14:48:16]
  • [俞里江]: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法院迅速行动,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大力推进在线审判。一是突出便民利民,打造在线诉讼新常态。积极引导当事人开展网上立案、缴费、调解、庭审等诉讼活动。凡是案件适宜且当事人同意采用在线方式开展庭审等诉讼活动的,优先采用在线方式办理;结合案件实际,对不同诉讼参与人、诉讼环节,灵活采用部分线上、部分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理工作。二是健全规则,确保在线诉讼规范有序。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庭审的流程规范》,进一步规范在线庭审全流程,全市各法院相继制定了在线庭审相关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在线庭审常态化,构建线上线下审判并行格局奠定了制度基础。三是严格管理,切实提高在线庭审适用率。对适宜在线办理的案件,要求法官积极主动向当事人做好法律释明、技术辅导和思想沟通等工作。动态跟踪全市法院在线庭审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升管理实效。疫情发生以来,从今年2月3日至6月21日,全市法院在线立案75427件,电子送达257751次;线上开庭(含谈话、调解)115856件,约占同期受理案件数的47.1%,开庭总时长86547小时;线上开庭与线下开庭案件数量的比例约为7.9:1。
    [14:48:36]
  • [俞里江]:
    在加大在线庭审工作力度的同时,为了及时解决部分案件因无法在线开庭影响办理进度的问题,自今年5月7日起,全市法院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新变化,有序扩大线下庭审。市高级法院出台了规范性文件,从线下开庭案件及法庭条件、入院、开庭审理、离院、庭审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线下庭审全流程工作要求,规定了发现来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出现新冠肺炎典型症状时的处置办法,确保诉讼参与人参加庭审时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严防因疏忽大意、处置不当导致的聚集性疫情反弹。今年5月7日至6月21日,线下庭审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全市法院线下开庭11427件,涉及诉讼参与人28628名,日均线下开庭248件,日均线下开庭数是2月3日至5月6日期间数量(35件/天)的7.1倍。
    [14:49:09]
  • [俞里江]: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继续推进线上线下审判相互配合,既是服务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互联网司法发展的大势所趋。市高级法院正在制定完善在线庭审相关制度文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司法审判模式转型升级,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14:49:33]
  • [蔡慧永]:
    谢谢里江主任。我们将继续根据疫情形势及防控要求,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审判并行的工作格局。下面请邓颖处长介绍“云庭审”技术保障情况。
    [14:51:23]
  • [邓颖]:
    北京法院依托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加强电子诉讼平台和“北京云法庭”建设,开启网上审判“云法庭”模式,为北京法院顺利开展“百案云庭”提供有力信息技术保障,切实做到诉讼活动“不停摆”,司法服务“不打折”。主要措施如下:
    [14:51:51]
  • [邓颖]:
    一是“北京云法庭”实现了全市三级法院、审判业务庭、员额法官全覆盖,有效满足网上庭审需求。院长、庭长纷纷带头进行网上开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体法官网上庭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截至6月22日,“北京云法庭” 服务庭审参与人数534075人次,服务庭审法官人数111039人次,服务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数423036人次,涉及17个国家与地区。
    [14:52:12]
  • [邓颖]:
    二是北京法院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足不出户、在线开庭的实际需求,结合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特点,迅速启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技术保障工作的预案》,发布《北京法院互联网法庭建设通知》,在全国法院率先开启三级法院统一的互联网庭审模式。同时,加大互联网法庭建设,数量由疫情前的36个扩建至79个;分阶段有步骤推进“北京云法庭”建设,先后上线运行8版云法庭系统,新版“北京云法庭”对接专网审判系统,支持4000路视频接入,能够满足800个法庭同时开庭。
    [14:52:38]
  • [邓颖]:
    三是统筹全市法院信息技术干警、80名运维人员和135名研发人员力量,建立包括专网运维、互联网系统运维、网络保障、安全保障等40个团队的保障体系,制定云法庭系统保障方案。分别制作“北京云法庭”法官端、书记员端操作手册和视频,通过“京法网事”“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微信号等自媒体,发布申请在线庭审和在线调解操作指南,加大强化网上庭审培训、指引力度。为保障“百案云庭”的正常进行,技术团队理清使用场景、深入调研需求,建设“北京法院‘百案云庭’专项业务技能比赛”网站,统一进行北京云法庭庭审视频的调取、甄别、处理等。决赛期间,抽调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保障,及时处理评委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答疑,保障百案云庭决赛的顺利进行。
    [14:52:56]
  • [邓颖]:
    下一步,北京法院将会继续将区块链存证、智能AI等前沿科技与智慧法院工作深度结合,系统谋划未来发展,切实满足多元司法诉求,进一步提升法院审判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4:53:19]
  • [蔡慧永]:
    谢谢邓颖处长。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探索完善网上办案工作机制,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诉求。下面,请戴国主任代表中基层法院介绍一下“百案云庭”初赛的组织情况。
    [14:53:42]
  • [戴国]:
    非常荣幸代表参赛法院,就“百案云庭”比赛组织工作介绍情况。市高级法院党组作出的此项工作部署,是对全市法院在疫情面前敢不敢迎难而上、会不会顺势应变、能不能推进审判的重要检验。海淀法院党组对比赛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院庭长带头参赛,全体法官积极参与。
    [14:55:50]
  • [戴国]:
    比赛期间,全院线上审理案件6500件,结案4600余件,当月结案数位居全市前列,扭转了受疫情影响无法线下开庭导致结案受限的局面,实现了法官线上开庭技能的全员普及,线上审判率从赛前的8%迅速提高到35%,并持续上升至目前的46.2%。5月份开放线下开庭以来,我院线上开庭数仍占开庭总数的83.28%;截止到6月21日,第二季度结案数达14977件,比第一季度结案数上升了113.68%,不折不扣地落实了“以赛促训、以训提能、以能强审”的工作要求。回顾比赛过程,海淀法院在组织工作中着力做到“三个到位”,推动审判工作、提升审判质效、促进科技应用、推进便民诉讼。
    [14:56:30]
  • [戴国]:
    一是组织动员到位。我院深刻领会这次比赛在疫情期间强化司法保障、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意义,广泛动员、深入发动,院庭长率先开展“云庭审”推动审判方式革新,全体法官从“要我参赛”到“我要参赛”,明确目标、快速响应,共有111个“云庭审”参加院内初赛,择优推荐其中5个参加全市决赛,最终一位庭长审理的知产案件获得金奖,两位副院长和一位审判团队长审理的案件分别获得银奖。
    [14:57:56]
  • [戴国]:
    二是技术保障到位。我院强化软、硬件设施配备,依托北京法院“云法庭”系统持续进行技术升级,确保稳定、流畅的庭审效果。组织法官学习网上庭审规范,同时耐心指导当事人上线,解决他们在系统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庭审驾驭能力充分融入云庭审。经过共同努力,当事人普遍表示线上参审方式简便易学,律师们则深感线上庭审规范、高效,“云庭审”的推行使他们节省了往返法院的时间成本和在途风险。
    [14:58:18]
  • [戴国]:
    三是能力提升到位。我院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审判实践、良好的审判研究氛围为法官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疫情期间,全体法官进一步锤炼本领,切实贯彻最高法院出台的各类指导意见,依法惩治销售假冒伪劣防疫物资等涉疫情犯罪,通过多方连线耐心调解商事纠纷挽救濒临破产企业,率先探索知产案件行为保全禁令适用机制,为权利人及时止损,妥善化解涉疫情矛盾纠纷。加大当庭宣判力度,凸显“云庭审”高效便捷解决纠纷的优势,率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简易案件,当庭宣判、以电子送达方式送达文书,最快整个过程仅需20分钟,使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获得终审判决。
    [14:58:39]
  • [戴国]:
    通过这次比赛,法官们见证了信息科技所释放出的审判新效能,当事人感受到了现代化审判方式带来的便利,进一步拉近了司法与诉讼群众的距离。今后,海淀法院将进一步巩固前期积累的有益经验,扩大网上办案覆盖范围,保持高效结案态势,形成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促进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整体审判质效,为促进首都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海淀法院应有的贡献。
    [14:59:00]
  • [蔡慧永]:
    谢谢戴国主任,也希望海淀法院在促进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请陈良刚庭长作为金奖审判团队审判长代表发言。
    [14:59:23]
  • [陈良刚]:
    非常荣幸获得金奖。荣誉属于审判团队全体成员。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市高院的统筹部署,离不开四中院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比赛亲历者,我感触颇深,借此机会分享三点体会。
    [14:59:48]
  • [陈良刚]:
    第一,确保疫情期间办案不停摆、开庭不打烊,是我们应有的担当。面对突发疫情,全市法院快速响应,市高级法院第一时间部署线上审判工作,各方面保障及时跟进,为我们开展线上审判提供了坚强后盾和有力支撑。不管是院庭长、法官,还是法官助理、书记员,抑或是人民陪审员,都在积极转变观念认识和工作方式,及时将审判工作由线下转为线上。审判业务专家等法院各类人才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体干警及时稳妥化解矛盾纠纷。四中院在疫情期间,不但审判执行工作照常进行,而且实现房山区长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全市首次“云出庭”,我参评的案件首次实现行政案件证人“云作证”,执行局通过“云谈话”成功助力医疗企业复工复产等。全市法院通过全面开展线上审判,既提升了审判质效,又便利了群众诉讼,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首都大局稳定、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15:00:09]
  • [陈良刚]:
    第二,坚持推进审判专业化,切实提升司法能力,是我们应有的追求。审判不仅是查明事实、明辨是非、定分止争的过程,也是展示司法文明、传递司法关怀、赢得司法公信的过程。线上审判亦是如此,既要在审判中体现过硬的专业素养,又要在规范严谨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增强司法能力至关重要。北京法院高度重视审判专业化和司法能力建设,通过专业比赛、专业培训、专业交流等方式,着力打造审判业务、审判研究、改革创新和人才聚集四个高地。此次“百案云庭”比赛就是对线上审判工作的实战化练兵和全方位检验,对我们熟悉线上审判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司法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比赛虽已落幕,但比学赶超的劲头、追求一流的精神依旧。
    [15:00:39]
  • [陈良刚]:
    第三,及时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创新线上审判,是我们应有的作为。科技改变生活,也在拓展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的方式和内涵。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线上审判正在创造更多可能,它不仅让当事人、证人、评估鉴定人员等参与诉讼更加便捷、不受空间所限,也为人民法院参与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大空间。在我所从事的行政审判工作中,让更大规模、更加常态地组织执法人员旁听庭审成为现实。未来已来!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正在快速全面形成,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创新审判工作内容和方式,更好地借助信息化和大数据提升审判质效,为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促进法治建设、维护和谐稳定贡献应有的力量。
    [15:00:58]
  • [蔡慧永]:
    谢谢陈庭长。陈庭长谈到了他参与“云审判”的感受和思考,很真实,也很深刻,值得北京法院全体干警学习。下面,请田璐法官作为金奖审判团队审判长代表发言。
    [15:01:36]
  • [田璐]:
    作为一名青年法官,能够在本次比赛中获奖,对于我以及我们审判团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北京高院搭建的平台,离不开三中院领导、同事给予的细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更离不开三中院近年来开展“百案百庭”系列活动对法官业务技能的提升和促进。借此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15:05:50]
  • [田璐]:
    当前,北京正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这意味着线上审判成为我们开展庭审工作的主要方式。在此,我也谈几点个人体会:
    [15:06:04]
  • [田璐]:
    第一,法官应当对法律有敬畏之心,对庭审活动应保有仪式感。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当事人基于一场庭审对司法公正所产生的判断。法官每天可能会面对不同的当事人,但对很多当事人而言可能一辈子只打一次官司,而他对于司法公正的印象,往往并不是在拿到裁判文书那一刻,而是产生于与司法人员的庭审互动中。与传统法庭相比,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公众网络环境,因此,需要法官严格依据法律规定以及互联网庭审的规范要求,推进庭审进程,确保互联网庭审活动的庄严和规范;用公正、中立、专业的法官形象让诉讼参与人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法庭的威严。
    [15:06:23]
  • [田璐]:
    第二,一场好的庭审需要法官有匠人之心。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考验着法官的基本功,也是法官最好的名片。对于青年法官来说,审判经验的积累可能需要时间和经历,但是细心、有准备的庭审可以每天有所为。所谓“有准备”应涵盖案件事实、当事人以及法律规定等三个方面,即:通过庭前阅卷和庭前准备工作,做到对案件事实基本熟悉;对双方当事人的沟通方式、沟通能力基本了解;对相关法律问题基本清晰。这样在庭审中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才能冷静、高效处理庭审中的突发情况。在互联网庭审中,这种“有准备”还包括提前熟悉互联网庭审的操作流程,提前指导当事人使用在线庭审系统、确定庭审环境等方面。
    [15:06:50]
  • [田璐]:
    第二,一场好的庭审需要法官有匠人之心。庭审驾驭能力和裁判文书考验着法官的基本功,也是法官最好的名片。对于青年法官来说,审判经验的积累可能需要时间和经历,但是细心、有准备的庭审可以每天有所为。所谓“有准备”应涵盖案件事实、当事人以及法律规定等三个方面,即:通过庭前阅卷和庭前准备工作,做到对案件事实基本熟悉;对双方当事人的沟通方式、沟通能力基本了解;对相关法律问题基本清晰。这样在庭审中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才能冷静、高效处理庭审中的突发情况。在互联网庭审中,这种“有准备”还包括提前熟悉互联网庭审的操作流程,提前指导当事人使用在线庭审系统、确定庭审环境等方面。
    [15:07:12]
  • [田璐]:
    最后,庭审并非承办法官一人的独角戏,一场好的庭审需要合议庭成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之间通力配合、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15:07:40]
  • [蔡慧永]:
    谢谢田璐法官。相信田法官刚才所说的敬畏之心、匠人之心、仁者之心也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请孙玲玲主任讲话。
    [15:08:00]
  • [孙玲玲]:
    尊敬的代表委员、媒体朋友以及正在收看直播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北京法院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北京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
    [15:09:50]
  • [孙玲玲]: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北京法院坚决落实党中央、北京市委和最高法院的部署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与审判工作同步推进,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加强和系统推进在线“云审判”工作,在促进审判质效、促进科技应用、促进庭审规范、促进便民诉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按照北京高院党组的要求,举行了北京法院“百案云庭”专项业务技能比赛,评选出100个“模范云庭”。有关基本情况,刚才高院政治部教育培训处、审判管理办公室和信息技术处的负责同志都分别做了介绍。
    [15:10:31]
  • [孙玲玲]:
    获奖的“模范云庭”,是北京法院在疫情期间11万多个“云庭审”的优秀代表,也是北京法官专业审判水准和良好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对于“模范云庭”审判团队,北京高院进行了通报表扬。前几天,北京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寇昉同志还与荣获金奖的审判团队进行了“云座谈”,鼓励他们勇立潮头、迎接挑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我们也将积极推动获奖团队经验分享和成果转化,建立实战化培训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以赛促训、以训提能、以能强审”的重要作用。
    [15:11:11]
  • [孙玲玲]:
    前一段时间,疫情形势相对稳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北京法院也从5月7日起,在严格疫情防控前提下,稳妥有序开展线下庭审,努力形成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的格局。鉴于近期北京市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我们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严控线下审判,在近一段时期内主要通过线上方式结案。下一步,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线下审判将会陆续恢复,我们将继续巩固深化线上线下审判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这也是北京高院党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安排。为此,我们在制度体系、技术保障、实践经验、人才队伍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
    [15:11:28]
  • [孙玲玲]:
    一是出台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2月初,根据当时疫情发展形势,北京高院认真落实最高法院通知要求,结合北京法院实际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庭审流程规范》,积极引导有序开展在线诉讼,尊重当事人对案件办理模式的选择权,后期又按照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的要求,制定了《电子诉讼实施细则》,复工复产后印发了《有序扩大线下庭审工作规定》,将特殊时期线上线下庭审工作全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近期,正在结合在线庭审实践情况,起草《关于加强和规范在线庭审的规定》,以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为价值导向,进一步细化在线庭审的适用条件、身份认证等内容,作为对《网上庭审流程规范》的补充和完善,确保当事人权利不减损。总体上看,有关线上线下审判并行推进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这是我们的制度基础。
    [15:11:54]
  • [孙玲玲]:
    二是具备了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保障能力。近年来,北京法院积极推动“智慧法院”建设,加强了北京“云法庭”、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北京移动微法院、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公众号等各种信息化平台和系统,科技应用和技术保障更加到位。正如刚才信息技术处处长邓颖同志介绍,全市法院已经具备4000路视频的条件,可以保证同时在线开800个“云庭”。从2月初第一个“云庭审”以来,云庭审越来越多,目前平均每天开庭1300-1500次,峰值曾达到2100多次。疫情以来,北京法院“云庭审”结案数量全国第一。可以说,疫情期间北京法院得以有效克服案件压力,信息技术保障功不可没,我们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且,疫情期间的“云审判”实战检验,还倒逼我们不断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先后升级了8次,促进信息技术与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使整个系统更加稳定可靠。这是我们的技术基础。
    [15:12:11]
  • [孙玲玲]:
    三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线上审判经验。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互联网思维很早就渗透在各院的审判执行工作中,在线立案、在线审判、电子送达等工作都有很好的基础。我们认为,在线诉讼是线下诉讼的拓展和延伸,但绝不是简单平移,也有着其内在的规律性。2018年北京互联网法院设立以来,积极发挥在线诉讼改革的“试验田”和“样板间”作用,在平台建设、庭审流程、技术支持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和经验,并辐射到全市法院。这次“百案云庭”比赛的评判规则,就参考了互联网法院的有关做法。疫情以来,特别是比赛期间,全市法院以线上审判为主的高强度运用,为线上线下审判并行开展,进一步积累了经验。这是我们的实践基础。
    [15:12:40]
  • [孙玲玲]:
    四是打磨了专业技能较强的审判队伍。北京法院高度重视对干警科技应用能力的锻炼培养,在线诉讼的丰富实践也为广大干警提供了实战培训的鲜活教材。疫情期间“云审判”的大力推行,不仅是对法官在线诉讼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的实战检验,也进一步加速了法官对在线审判流程和规范的掌握。全市法院队伍整体的科技应用能力和“云审判”专业技能,因此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打造了一支线上线下皆能胜任的“全能”队伍。以金奖“模范云庭”的审判长为例,既有从事审判工作40年的老法官,也有33岁的年轻新秀,更多的是40岁左右的中生代。可以说,有一支老中青结合、尖子人才辈出的队伍,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底气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初赛的有20多位院长副院长和400多位庭长副庭长,在100个“模范云庭”主审法官中院庭长占比超过四成,这些院庭长的带头作用保证了“百案云庭”比赛的质量和水平,也为我们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常态化并行提供了领导力量。这是我们的人才基础。
    [15:12:58]
  • [孙玲玲]:
    五是推进形成了关心支持线上审判的社会大环境。疫情以来,我们见证了当事人对于案件不能及时审结的焦虑,见证了当事人对于开展线上审判曾经的怀疑和犹豫,也见证着他们目前对于线上审判的积极应对和大力支持。通过广泛推行线上审判,我们有力打击了涉疫情诈骗钱财等违法犯罪,帮助小微企业克服了关系复工复产的职工工资难题,当庭宣判了湖北省武汉市某老字号热干面商标纠纷,妥善处理了贵州省某疫情定点防控医院的账户资金解冻问题,让当事人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遥远的新疆或者武汉,都能感受到来自首都的公平正义,取得了很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我们还顺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开设了“夜间云庭审”“周末云庭审”,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温暖了群众的心。疫情期间收到的各种表扬和感谢的电话、微信和邮件,激励我们更加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也更加充满信心。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北京法院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当代中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与长足发展,得益于人民群众科技应用能力的持续提升。这是我们的社会基础。
    [15:13:19]
  • [孙玲玲]:
    以上是北京法院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的五个基础,也是五个方面的支撑。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持续巩固扩大“云审判”工作成果,发挥“模范云庭”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审判人才,以人才聚集高地建设,助推审判业务高地、审判研究高地和改革创新高地建设,努力使北京法院工作继续走在全国法院前列。
    [15:13:48]
  • [孙玲玲]:
    朋友们,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是北京法院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响应社会期盼、便利群众诉讼的重要举措,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司法审判中的集中体现。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这项工作,也真诚欢迎诉讼当事人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北京法院将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不断完善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的“北京经验”和“北京方案”,努力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15:13:59]
  • [蔡慧永]:
    谢谢孙主任。孙主任刚刚从制度、技术、经验、队伍以及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谈了北京法院在巩固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格局方面的整体情况。我们将以本次“百案云庭”比赛为契机,继续做好线上线下审判常态化并行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北京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各位代表委员、媒体朋友和广大网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监督和支持!如果有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请在会后联系我们进行采访。再次感谢大家!
    [15: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