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留言
2010年4月13日10:00,河南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郑水泉做客中国法院网
- [主持人]: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是省会一家建院刚七年的“年轻”法院,新址位于全省最具活力的郑东新区。在“学者型法官”郑水泉院长的带领下,该院全面推行“三加二”法院管理模式和“一六”工作新机制,年年都有新建树,岁岁都有新跨越。七年来,该院成功推行的“一小时立案并转办法”、“一月结案法和小额法官制度”、调解忠告卡制度、“红黄两牌”催办制度、“综合执行法”、缓刑预告制度等司法为民、便民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法院领导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13:39:31]
- [主持人]:2010年4月13日10:00,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郑水泉做客中国法院网视频台,将就“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全力服务开发区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届时本网将进行图文和视频直播,敬请关注。[13:39:40]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法院视频台,欢迎收看《院长访谈》节目,我是王丹。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是河南省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院长郑水泉院长。郑院长您好![09:55:32]
- [嘉宾 郑水泉]:您好![09:55:54]
- [主持人]:您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法院网的老朋友了,欢迎您再次做客。节目开始请您还是先和一直关注我们法院工作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09:56:10]
- [嘉宾 郑水泉]: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2004年10月我曾做客中国法院网“基层院长网上行”,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今天,我很高兴再次做客中国法院网,就郑州高新区人民法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相关情况,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希望网友多提宝贵意见。[09:56:25]
- [主持人]:感谢郑院长的这份真诚。据我所知,郑院长曾经是郑州大学法学教师,并且在法院教育领域做出过骄人的成绩,同样,在您的带领下,高薪区法院经过7年的奋斗,各项工作在河南省法院系统中位于前列。请郑院长先给我们介绍一下郑州高薪区法院的基本情况吧。[09:57:40]
- [嘉宾 郑水泉]:郑州高新区法院,是2003年1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的一个新的法院,我们批复管辖在郑州地区三个最有活力的三个地方,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管辖的辖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2009年各类案件是4256件,结案率98%,民商事案件72.5%的案件是调解撤诉解决。[09:58:45]
- [嘉宾 郑水泉]:我们法院现在现有干警98名,平均年龄是30岁,其中本科学历以上的占到95%,研究生占20%,还有两名法学博士。在2005年、2006年分别被上级法院记集体二等功,2009年被省高级法院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法院,2008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先进执行法院。由于大家工作的努力,我们法院成立7年来,实现了五无记录:干警无违纪,审判无违法,管理无事故,新闻无曝光,上访没有进京的。[09:59:42]
- [主持人]:当前这个全国法院系统都在大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我们郑州高新区法院,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是如何来安排和部署的呢?您给我们谈一下。[10:02:27]
- [嘉宾 郑水泉]:化解社会矛盾啊,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当前我们以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法院工作的重点。第一个是充分发挥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处理好关注民生案件,把民生案件处理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进入诉讼程序的各类案件都要处理好,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把办案件的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起来,力争矛盾化解让群众满意。[10:03:04]
- [嘉宾 郑水泉]:第二,努力搞好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工作,因为调解是法律案件非常有效的手段,案件调解了,双方都满意,矛盾彻底的得到化解,所以去年根据河南省高级法院的安排,去年是调解年,当然我们今年仍然在强化调解工作,大量的案件通过调解手段结案,72%的案件都通过调解撤诉解决。[10:04:14]
- [嘉宾 郑水泉]:三是加快两庭建设步伐,推行巡回审判,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并且我们建立了大调解的格局,把法院的诉讼调解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仲裁调解、民间调解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大的调解,可以把大的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10:04:49]
- [嘉宾 郑水泉]:当然我们本身采取一些化解矛盾的措施,把案件如何办的快,比如说我们搞一个小时立案,一月结案,调解终告,对有问题的案件通过警告等手段,把矛盾化解在程序之中,过程之中。[10:05:19]
- [嘉宾 郑水泉]:另外我们还进行了组建社会法庭和陪审团参与新推出的这个,组织社会上有威信的人员,离退休的有调解经验的人员,形成一个组织,在法院的指导下,把法院受理的案件交给他们调解,或者把没有诉结的案件交给他们调解,把长期上访的案件交给他们的调解,大量体现民主性、人民性、广泛性。使案件的处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让群众自己解决自己的纠纷。去年我们处理了100多件这样的案件,效果非常好。[10:06:01]
- [主持人]:廉洁司法是我们法院工作的生命线,郑州高新区法院如何来开展廉洁公正司法的。[10:07:52]
- [嘉宾 郑水泉]:您讲的非常好,这是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公正廉洁执法问题,廉洁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是一票否决的工作,如果法院廉政出了问题,其他的工作再好,人家不认为是好,实际上它是一票否决,是一个全面的全局性的工作,所以这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抓的非常紧,一个是我们进行长效机制建设,建立经常性的教育,教育为主领头带头,制度保障,强化监督与惩罚的反腐倡廉的机制建设。在这个打击之下,我们做了两个重点方面的工作。把廉政量化、具体化。[10:08:13]
- [嘉宾 郑水泉]:第二个我们从法院层面上,同时我们新建立在各个庭室建立纪检员,在组织上保证,在内部做工作。[10:08:53]
- [嘉宾 郑水泉]:第三我们建立干警廉洁档案,把每个干警每年的廉洁情况记录在案。[10:09:25]
- [嘉宾 郑水泉]:第四个我们进行经常性的督察,不断的督察,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另外我们对外采取比较有效的措施,聘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人大代表、重点他们监督我们,第二让当事人监督,我们立案的时候向每个当事人发放评议法官的制度,把监督经常化、日常化、及时化,这个分散的程序之中,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还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让这个家属在八小时外监督,采取措施,这几年我们法院没有一个人收到纪检检察或者有关单位部门的处理。[10:11:55]
- [主持人]:多年来郑州高新区法院是依管理提升司法能力,依管理提升司法效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管理,这个具体的举措,您在这儿也给我们介绍一下。[10:13:17]
- [嘉宾 郑水泉]:管理工作是是我们高新区法院的薄弱环节,所以这两年来,我们研究重点强化管理工作,我们自己创立了一个“3+2”管理模式,这个“3”就是法院的主要工作,一个是队伍建设,一个生产工作,一个是司法政务工作,再加上两个辅助的工作,法院如何管理,对外宣传如何管理,这个“3+2”管理,队伍建设实行党组领导下政治处负责制,审判管理实现立案庭和审判庭负责制,明确管理的主体,另外采取的办法,下面跟各位汇报一下,我们如何抓队伍,抓生产,抓司法政务管理。[10:13:38]
- [嘉宾 郑水泉]:第一个是队伍的管理,因为抓业务先抓队伍,抓队伍的先抓班子,抓班子抓思想的统一,在班子方面,我们重点抓了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求班子团结协作的模范,公正司法的模范,廉政自律的模范,勤俭为民的模范。[10:14:26]
- [嘉宾 郑水泉]:第二要求院领导班子提高他们的司法管理能力水平的建设。[10:14:45]
- [嘉宾 郑水泉]:第三方面把廉政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所以把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10:15:13]
- [嘉宾 郑水泉]:第四我们为了提高全院法官的素质,我们开展了6个因素,以这个为载体,要求每个法官每年开一个观摩庭,编写一些好案例,发表一些好文章,讲好一堂法制课,大家轮流课,讲不了理论讲实践,讲办案体会都可以,提出好建议,对法院的建设,每年各个方面,这是我们重点抓班子建设的渠道。[10:15:37]
- [嘉宾 郑水泉]:第二个抓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我第一点我们搞了我们自身特色的流程管理,把案件的整个情况,包括对案件的质量效率,廉洁审判作风的管理纳入网络化管理,一点击电脑,全部情况都能掌握,一览全局,这是一个有效的手段。[10:16:03]
- [嘉宾 郑水泉]:第二个手段我们对文书的管理,每一个文书都专门检查,在盖章的时候就要检查,盖了章以后还有专门的人员检查,除了法律规定不上网的,一率上网,这样有利于提高文书的质量,有利的提高法院对社会宣传的效益,当然我们还对卷宗的评查,及时发现的卷中的问题。[10:16:23]
- [嘉宾 郑水泉]:还有跟问责制度相联系,包括案件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问责,责任到位,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保证了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有具体的一些做法,比如我们在管理方面,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自己搞了一小时立案,民诉法规定7天立案,我们7天缩短为一个小时,提高效率,要求他们一个月结案,法律规定民商事案件三个月结案,缩短为一个月,六个月的案件缩短为三个月结案,当然有人问能不能提高法院的质量,我们有一个讲评制,当然在执行方面,我们还有综合执行的办法,来克服执行难的问题。另外我们还有一些便民措施的管理方法,对当事人调解忠告卡,风险告知的卡等等,严密对法官的监督措施,有这一系列的管理,保证案件的质量和效益。[10:17:05]
- [主持人]:据了解,郑州高新区法院,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也是搞的非常有特色,为此采取了多项措施,目的是通过这些措施,来加大司法为民的力度,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这些在工作中如何来体现的?[10:18:08]
- [嘉宾 郑水泉]: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这是人民法院的性质所决定的,人民法院嘛,人民法院做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当然这个为人民是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把问题案件都办的质量非常高,效率非常高,效果非常好,人民群众满意,当然这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说前面我们讲了我们把案件一小时立案并转办,这是符合立案条件的,如果不符合立案条件,我们以此告知全部缺陷,一次告知全部缺陷,把数据弄全,一个小时立案,采取一些便民的措施。在民商事案件上,我们有调解忠告卡。在刑事方面,我们恢复性司法和缓刑预告,恢复性司法侵权案件如何恢复被害人的权益,通过和解的办法化解社会矛盾,使人民群众最大度的满意,权益能够达到满足。缓刑预告,对于判缓刑的人,过去认为一判缓刑,有时还有重复犯罪的问题,我们为了杜绝这个,我们采取非常小的投入,效果非常大。给一个缓刑的人发一张纸,缓刑是国家法律和人民法院对你的宽容,考虑你的前途、名誉、家庭对你的一种宽容,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珍惜这种宽容,如果你要继续违法犯罪,对于他本人,对社会对法院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样告知以后,我们500多件案件告知,目前没有犯罪,所以事先小的投入大的收益,这也是我们为群众服务。[10:19:46]
- [主持人]:执行难是人民法院普遍遇到的问题,我们了解郑州高新区法院,突破重围,执行局去年荣获了全国执行工作先进集体,不知道郑院长是否乐意把这个成功的秘诀在这儿也跟我们分享分享?[10:22:00]
- [嘉宾 郑水泉]:执行工作,我们认为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人财物的投入问题,执行工作这个案件这么多,执行这么难,如果没有制度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执行难是一句空话,我们精兵强将这几年,有十多个,我们干警有20%的人从事执行局,把十多个审判职务有10个有司法资格的人,从事这个工作,并且让法警帮助执行,这样执行力量达到全院力量的25%,甚至还有更多。当然在硬件方面,执行问题,我觉得有四个方面的环节和规则。[10:23:40]
- [嘉宾 郑水泉]:第一个在合法性前提下,执行这几年合法性问题出了一些问题,这种合法主要是程序的合法和手续的合法,由于过去我们在程序方面手续方面不健全,造成一些暴力抗法,抗法以后我们没有办法追究,因为手续不全,所以我们在执行方面,第一个就是建立合法性,在这个前提下要快要迅,如果慢,人家跑了,东西也没有了。第三个手段要坚决。第四要有机制。实际上在这个大前提下,执行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是一个技巧和方法的问题,是一个执行能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几个方面的做法,第一个我们建立联动机制,党委、人大政府来理解、支持、同情我们这块工作,联动机制要政法为前头,需要公安局和社会各界参加当然是由法院主办的联动机制。另外就是创造很好的方法,执行上我们搞了一个综合执行法,因为执行难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单纯靠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必须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就大量的诉讼保全预定这种法,申报财产法,限制高消费的办法,当然还有采取一些方法如放水养鱼的办法,曝光的办法,,领导带头办案的办法,还有就是刚才讲联动机制的办法,针对不同的案件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10:24:24]
- [嘉宾 郑水泉]:另外我们搞好关注民生案件的执行,对于执行方面加强宣传,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所以执行上每年执行案件,执行率都在85%左右。[10:25:10]
- [主持人]:非常感谢郑院长跟我们分享,我想问一下郑院长,我们高新区法院在化解信访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10:25:34]
- [嘉宾 郑水泉]: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综合治理的办法,也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所以我们在采取这个办法的时候,第一个办法我们采取了西方的风险评估和预告的制度,在立案的时候,在诉前在立案的过程中,对各类案件进行评估,或者群体性的案件,或者过去老上访户的案件,或者他有什么个体问题的案件,比如说群体的案件,都把它作为记号分为一、二、三等,事先对诉讼法官和执行法官进行预告,这样在法官的处理案件的时候,更加重视这个案件,把上访的苗头和萌芽消除在程序中。[10:26:03]
- [嘉宾 郑水泉]:另外我们还采取一些诉前引导,判先施法,判后答疑,确保当事人诉讼渠道的畅通等等办法,解决问题,不至于形成大的矛盾。[10:27:45]
- [嘉宾 郑水泉]:第三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化解上访问题,要提高我们案件质量上下功夫,每起案件质量非常高,让群众当事人满意,才能不上访,提高质量效益廉洁非常重要。[10:28:02]
- [嘉宾 郑水泉]:另外接着上访问题,我们前面讲了我们采取了社会法庭参与化解矛盾,由陪审团参与化解矛盾,通过这种综合的办法,当然我们前面讲了,把案件办的快采取的措施等等。所以我们实现了目前为止来进京上访的涉诉案件目前还没有,以后我们也尽量避免。[10:28:22]
- [主持人]:郑院长,您担任基层法院院长已经十多个念头了,在这儿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下,您这么多年担任基层法院院长的感受?[10:29:20]
- [嘉宾 郑水泉]:当然了这个感受是比较深的,我总的感受人民法院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当院长当法官的压力比较大,当然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应该这样来理解,第一点我们的感受就是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当中,给办案带来非常新的社会背景,我们必须要研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要求是法制经济,需要法律来规范,法律来确认,法律来保护,法律来打击这些违法的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要求,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依法办案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开放的经济,要求主体平等的经济,要求政治上民主的经济,这是民主经济也是一种竞争经济,这样都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课题挑战和机遇。[10:29:59]
- [嘉宾 郑水泉]:第二点感受,就是目前我们案多人少的问题,法案的编制是将近要二十年前核定的编制,这将近二十年来,案件工作量成倍的增加,我们刚成立的时候,2005年的案件是1400多件,去年是达到了4000多,工作量增加,但是编制没有更大的增加,这样法官的超负荷劳动,法院法官审计的亚健康状态比较严重,所以建议领导机关要搞调查研究,根据法院的工作量重新核定编制,实事求是的核定编制。我个人认为,法官每年的办案量应当限定在50到100件,不能让超过100件,当然现在是200件的办案,要把法官的精力让他少办案,把他的精力引导到提高办案质量,多做调解,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提高案件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人民群众满意之上来,如果案件太多,质量没有保证,没有那么大的精力,这也是目前涉法涉诉上访多的原因。[10:30:44]
- [嘉宾 郑水泉]:第三个感受,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社会矛盾大量出现,犯罪率提高,敌对的斗争复杂这样的特殊事情,这两大复杂,新类型的案件又多,这是一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传统的处理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或者传统的做法,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了,包括法院的一些手段也不是那么有效,法院的一些司法权威受到一些挑战,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新课题,这样适应新的形势。[10:32:30]
- [嘉宾 郑水泉]:第四个我认为,法院这几年出现法官违法违纪的问题,包括一些高级法官,虽然这些违法违纪在法院的队伍中,在法官队伍中极少数,但是对法官杀伤力非常强,严重影响了法官的形象,法院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这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建立廉洁办案的问题。[10:33:19]
- [嘉宾 郑水泉]:第五个面临的形势,现在各种制度监督机关工作力度的加大,政法委的监督、人大的监督、检察院的监督、纪委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当事人的监督、舆论的监督、网络的监督这给法院的各项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当然这种压力本身也是动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必须正确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来解决这些问题。[10:33:53]
- [嘉宾 郑水泉]:另外当法院院长还有对外协调的问题。需要经费,需要人力,需要装备,所以法院就是我现在讲的形势比较严峻,压力比较大,当然这种压力本身也是一种动力。[10:34:52]
- [嘉宾 郑水泉]: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对我们法官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我们要造就什么样的法官队伍,什么样的法官,目前我认为法官的类型有四类,这是我个人的思考和琢磨吧。第一类法官就是单纯政治性的法官,这些法官过去不是学法律的,从外单位调进我们的法院,他们政治敏感性比较强,过多的考虑到法律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又忽略法律效果这是一小部分。[10:35:18]
- [嘉宾 郑水泉]:还有一小部分是单纯的法律行,就是就案办案,照抄照搬外国的法律办案,他的处理案件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太好,案结不能事了这种理想化,单纯机械的办案,这是一个类型。[10:35:51]
- [嘉宾 郑水泉]:还有一种很小的类型就是功利蛮干性的法官,通过案件权钱交易。[10:36:08]
- [嘉宾 郑水泉]:第四类法官是和谐复合型的法官,这种法官要既懂法律又懂政治,办案达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裁判实现法情理的统一,实现审判和调解的统一,确保案结事了,我觉得目前提倡这种法官,我们只有早就这样的法官队伍,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的形势和要求,才能解决当前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才能使案结事了,人民群众放心。面对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法院处理什么样的案件,什么样的司法,我们用和谐性的法官,进行司法,应该是一种公正的司法,高效的司法,廉洁的司法,文明的司法和为民的司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通过造就大量的和谐性法官,来构建和谐性的司法,就是前面讲的和谐,能适应当前的情况,能化解社会的矛盾,他们既懂法律又懂政治,又懂社会情况,处理的案件又合法,有政治效果,又促进社会文明,政治文明,有社会效果,社会效果普遍反应非常好,当事人反应好,人民群众反应好,案件都是人民满意的案件,这是我们的追求。[10:36:42]
- [嘉宾 郑水泉]:回答网友[江南]的问题:郑院长,河南法院在去年推出了“社会法庭”制度,您对此如何认识?这近一年多来,我们的法院本身也组建了社会法庭,这是河南省高级法院张院长倡导下,在河南法院系统上市的一种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手段和办法,或者一种组织形式,我个人认为这个效果还是很好,这个具体做法,由法院牵头和指导,由单位和政府支持,去邀请一些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一些有威信的热爱调解工作的人,组织一个相对固定的,也是一个松散或者是固定的一个组织,法院把诉前的一些案件,或者是一些已经立案的案件,法院认为比较棘手的群体的事件,邻里的纠纷,婚姻案件,赡养案件,长期上访的案件,山林水地纠纷的案件,宅基地的案件,这些个案件,法院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非常困难,包括长期上访的案件,作为社会法庭交给他们来解决,他们解决案件的手段也是有他自身存在的价值,法院处理案件是一种钢性的措施,调解不成有判决嘛,人民调解是柔性太大,没有钢性,社会法庭属于钢性不足,柔性有余,他在法院的指导下,他调解成可以上升为法院的裁判文书,可以做调解书,这个做法第一个它的效果好,因为解决实际问题第一个解决了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帮助我们化解纠纷。第二个通过这些社会名流,知名人士,包括老村长、老书记、社区老主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社会矛盾解决了,从社会的效果来看,作用比较好,我认为这个很好的。在目前情况下,化解一些疑难的棘手的案件的问题,有很多好的方法和手段,当然这需要从制度层面去规范。[10:41:12]
- [嘉宾 郑水泉]:回答网友[大河之春]的问题:郑院长,您对新出台的人民陪审团是如何看的?我们的做法就是对一些复杂的疑难的案件,长期上访的案件,有一定影响的刑事案件,包括一部分民商事案件,我们邀请这些人,通过一定的办法,选择陪审团成员。从社会各界有农民、有干部、有职工、有退休人员,我们随机找7个到11个人员,来参加列席我们的案件审判。比如说民商事案件结束之后,请他们议定,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判,你们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吸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合议庭吸纳他们的意见,使我们的判决合法,这些陪审团从社情民意、从道理上来谈问题,从平民的心理角度思考,这样既合情又合理,这是司法民主化。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参与棘手、复杂案件,很好的尝试和举措吧。
我们通过这样也化解实际纠纷效果是比较好的,因为我们为老百姓做工作,有些个上访,比如说有一个人上访,我们征求大量老百姓十多个人的意见,大量陪审团的意见,人家说应该这样处理,法院上应该这样处理,我们处理的既合法又合情,由大家参与,一定是很公平的,你做工作,就上访案件,你也是听取大家广泛的利益,这样有利于化解这些老上访户,对社会文明非常有好处。[10:42:32] - [主持人]:好,这期《院长访谈》访谈就到这里,我们祝愿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绩。[10:43:31]
- [嘉宾 郑水泉]: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希望我们郑州高新区法院的工作能得到广大网友的继续的关心、支持、帮助和厚爱,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10:43:44]
- [主持人]:好,由于时间关系,本期《院长访谈》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10:44:00]
- [导播]:文字导播:裴夏静 摄影:胥立鑫[10: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