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没有鸟,地上不长草,戈壁少人烟,风吹石头跑……”这里是内蒙古西北边陲,荒漠的戈壁滩,天旱少雨,植被稀疏,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戈壁滩上温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酷暑难耐。冬天,这里最冷时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即使是穿着厚棉衣棉裤,也冻得直打哆嗦。遇上大风、沙尘暴,戈壁滩上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牧区人民法庭庭长巴音那木拉已经在这里坚守了34年。
34年来,巴音那木拉让牧区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他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一杆秤”。34年来,巴音那木拉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茫茫戈壁和广袤草原,他在戈壁滩上留下的脚印,已经开出一簇簇顽强的马莲。
巴音那木拉在党员支部会上。
巴音那木拉向当事人送达文书。
牧区法庭的牧人茶室内,巴音那木拉主持调解。
警车陷入雪中,巴音那木拉下车检查。
巴音那木拉到牧民家中巡回开庭。
巴音那木拉利用牧民社员大会进行普法活动。
不畏艰辛 不辞辛苦
巴音那木拉生在牧区、长在牧区,是地地道道牧民的儿子,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是草原的儿子,我的根在草原。”1991年,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巴音那木拉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牧区法庭。
乌拉特后旗牧区法庭辖区面积20407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人,管辖区域包括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前达门苏木和获各琦苏木一镇两苏木26个嘎查,边境线长近195公里。面积之大、居住分散,全国少有;气候多变、路途遥远,众所周知。作为一名牧区法官,除了要适应艰苦的气候环境之外,还要应对艰难的交通条件。对于巴音那木拉来说,早晨天还没亮出发,晚上披星戴月回家,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
“为了解决牧民的法律问题,再陡的坡我们也要爬,再烂的路也要走,再远的地方也得去。组织信任我们,牧民需要我们,我们头上顶的是宪法赋予的使命,肩上扛着那份责任和担当。”巴音那木拉用心地研究乌拉特后旗交通路线图,并详细记录辖区地形地貌、公路便道、敖包河槽、牧户方位等资料,在心里绘制出一幅详尽的地图。久而久之,他对戈壁草原上每一条河槽、每一座山川都了然于胸。作为牧区的“活地图”,乌拉特后旗法院的同事们自然没少找他帮忙,每当有案件涉及他的辖区及牧户,他总是热心、耐心、细心地提供帮助。“他总能用最短的时间,走最短的路程,最快地找到当事人。”这是多年来巴音那木拉的同事们给予他的评价。
然而在牧区,最短的路程则也是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2012年冬天,巴音那木拉和同事因一起借贷纠纷案件,到获各琦苏木找一名当事人。因当事人提供的线索有偏差,跑了近200公里山路都没有找到。晚上返程途中,车的两条轮胎先后爆胎。茫茫戈壁,他们只能靠着两条腿走回去。凌晨3时回到法庭时,他们的手脚早已冻得僵硬麻木。第二天,迎着大风沙尘,他们没有休息,继续奔波。终于在另一个苏木嘎查找到了当事人。通过询问,掌握了关键性的证据,使得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
风霜雨雪中,巴音那木拉从没有抱怨过。他总是说:“我是牧民的儿子,这点苦不算什么。”
热心耐心 亲民爱民
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法官,巴音那木拉早已和这里的群众融为一体,辖区里的群众遇到大事小情都愿意和他说说,听听他的意见,请他评评理。遇到矛盾纠纷,如果能调解的,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巴音那木拉都会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即便不能挽回的,他也细致入微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一位住在获各琦苏木的70多岁的老额吉(老妈妈),花了近20万元盖了一栋房子。房子建成后,正在喜迁新居的时候,却意外收到一纸诉状,诉称她把房子建在了邻居的草场上。巴音那木拉把两家当事人叫到一起的时候,双方情绪都很激动,吵得不可开交。原告坚持拆房子,恢复草场,被告及几个子女威胁恐吓原告,双方互不相让。
巴音那木拉在认真审查相关证据、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庭前调解。调解中,巴音那木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依据相关法律,采取一对一方式,和风细雨地化解双方对立情绪。双方情绪缓和后,他又鼓励双方换位思考,最终提出用草场置换的方案解决纠纷。在当地苏木政府和草监部门的共同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既避免了老额吉的损失,又维护了原告的权益。
巴音那木拉把牧民当亲人,把牧民的事当自己的事。2017年,乌拉特草原遭受特大旱灾,随之而来的是牧民不惜低价卖骆驼和羊。巴音那木拉在边境牧区办案时,遇到了骗子收购牲畜时用假币骗牧民。巴音那木拉和同事一边报警,一边驱车狂追骗子3个小时,把骗子截下,成功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元。还有一次,修路企业的大车司机把废料废渣随意乱卸乱倒,破坏了草场,牧民群众与工地上的工人剑拔弩张,群殴在即。巴音那木拉及时赶到,现场劝阻,并以草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向施工企业通晓利弊,也给牧民群众撑腰打气。通过在施工工地现场说法,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清理破坏的草场,并适当给牧民补偿,化解了纠纷,也确保了工程进度。
牧区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在办案中,当事人到法庭参加诉讼,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往返,这给牧民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巴音那木拉把法庭办公场所旁边的空房子收拾出来,设立了“牧人茶室”“牧人之家”,为牧民群众提供食宿便利。除此之外,巡回法庭还设立了“军人之家”,为出差的边防干警提供食宿便利,为边防官兵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些实实在在的司法便民举措,得到了牧民群众和边防军人的一致好评。
说起巴音那木拉,牧民的眼睛里满是感激和称赞。这个憨厚质朴、不善言辞的蒙古族汉子,一心一意为牧民维权,时时刻刻为牧民利益着想的法官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牧民把巴音那木拉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在乌拉特草原上,不管年龄大小,人们见了巴音那木拉都会叫一声“木儿哥”,还有一些老人见面会说:“赛呼(好儿子),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
一心为民 用心办案
2017年8月,父母双亡、正在上大学的萨日娜学费还没有着落,她手里一张母亲去世前留给她的6万元的借据成了她所有的财产。万般无奈之下,萨日娜找到了巴音那木拉。
巴音那木拉第一时间对这起案件进行了调查,结果却让他为难了:当时的被告是个居无定所的流浪汉,根本无力偿还这笔借款。
一连几天,巴音那木拉白天晚上都在琢磨这件事,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可行的调解方案:给被告找一家饭馆打工,以工资形式偿还债务。但被告自由惯了,不愿意去饭馆打工。巴音那木拉开始苦口婆心地给被告做工作,讲做人的道理。终于被告被他的耐心感化,答应去上班。这时饭馆老板又犹豫了,怕被告干不下来,自己“人财两空”,巴音那木拉又不厌其烦地做饭馆老板的工作。最终,这起案件有了皆大欢喜的结果:饭馆老板分两年两次提前支付了被告6万元工资,拿到这笔钱,萨日娜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而树立起生活信心的被告,在饭馆干了几年后,自己开了个火锅店,娶妻生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一件案子,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
巴音那木拉承办的案件,大多是离婚、邻里矛盾、民间借贷、草牧场纠纷等民事案件。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他总是用足了心思,不仅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纠纷,还竭尽全力帮当事人解决问题。因为他了解牧民,真正走进牧民的心里,他办理的案件,90%以上都以调解或撤诉的方式结案,是全院出了名的调解能手。
“一个法官一生中可能会审理几千件案子,但作为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就只打一次官司。如果在这唯一的一次打官司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就有可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永远抹不去的伤痕。”巴音那木拉说。
勤学善思 以身作则
“做好工作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巴音那木拉深知这一点,因此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就成了他永不放松的追求。
“爱学习”和“善思考”始终是巴音那木拉身上最显眼的标签。他一有时间就认真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断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所审结的民事案件,无超审限、无上访缠诉,一直保持零失误、零差错,办案质量和效率位居全院前列,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法院以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法院队伍,开展了“十星级”共产党员管理创建活动。
成为“十星级党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获得5颗基础星需要通过20项具体指标和考核标准,要获得5颗创优星,则要通过30项具体指标和考核标准。乌拉特后旗法院参加评选的42名党员中,唯一的“十星级”共产党员就是巴音那木拉。
作为乌拉特后旗法院唯一的“十星级”共产党员,巴音那木拉起到了榜样作用,他以身作则激发全体党员先锋模范意识和行动自觉,在全院干警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不论是审判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巴音那木拉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底线和红线意识,做到“三不做”:违反纪律的事坚决不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坚决不做、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事坚决不做。并以这样一个标准严格要求法庭的所有干警。2020年,他的一名亲属涉及一起刑事案件,家里人都希望他能从中说说情,减轻点处罚。他却主动回避此案,并果断地表示坚决不打招呼。
对牧民的热心和对公正的执着,让巴音那木拉赢得了牧民的尊敬,也赢得了上级的肯定。2018年、2019年,他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区法院办案标兵”“全区优秀法官”;2021年度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被内蒙古自治区授予“政法系统先进个人”;2022年度被内蒙古高院授予全区法院“担当作为好干警”;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等单位授予他“全区十佳法治人物”称号;近日,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官”。
参加工作30多年来,巴音那木拉从未离开荒凉的乌拉特戈壁草原。每年数万公里的行程,巴音那木拉一走就是34年。而且,他还要走下去。他像一匹坚韧不拔的骆驼,在茫茫戈壁滩上,昂着头,迎着风,不知疲倦地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