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山作屋,重重叠叠,如堆蒸糕,入目景象清而壮”。在武陵山区腹地的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处处都是浓浓的土家风情。这里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恩施市人民法院白杨坪法庭也融入其中。
法庭管辖着恩施市白杨坪镇和太阳河乡,辖区面积626平方千米,共26个行政村(社区),人口9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比70%以上,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法庭。
近年来,法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打造最美“吊脚楼法庭”为抓手,借鉴运用吊脚楼干栏式建筑营造技艺,创新形成“吊脚楼”解纷模式。
“点触式”架构,夯实化纠解纷基础
吊脚楼依山傍水、随山就势,采取“点触式”架空方式,架稳梁柱,筑牢基础。法庭以承袭“族长解纷”传统为切入点,延伸司法触角,夯实解纷基础。
“‘乡贤能人’就是化纠解纷最基本的‘点’,在村寨社区广泛发掘乡贤能人,实现‘村村能人多,寨寨联络深’,掌握矛盾纠纷情势,做到防患于未然。”法庭庭长覃山令介绍说道。2024年以来,法庭深入土家村寨社区,发掘少数民族乡贤能人860名,评选少数民族“法律明白人”58名,建立起了覆盖全辖区的“乡贤能人联络库”。
法庭还做实指导调解的职能并培养一批特色品牌,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使‘点’真正扎进辖区土壤。对各村寨社区实施网格化管理,配备网格员24名,组织业务培训13次,在各村寨社区着力培育政治素养高、能力水平强的乡贤调解员1至2名,形成了“桃姐评理室”“兵哥调解室”等乡贤调解品牌,确保解纷力量下沉到最前线、各方面。
“分层式”筑台,畅通调处矛盾机制
吊脚楼层次分明、错综累叠,按照“分层式”筑造楼层,立体连贯,上下畅通。法庭团结辖区力量,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立体分层化解机制。
2024年3月,辖区党委出台《关于支持法庭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工作方案》《关于推进诉源治理创建“无讼村居”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法庭在纠纷调处中的指导、引领定位,为法庭团结辖区治理力量提供方向保证。
“属地管理,分级调处”“谁主管,谁负责”“源头治理,调解优先”——从村到镇,团结各层级乡贤能人参与调解,法庭推动建立起了矛盾纠纷层级调处制度,着力实现“小事不出村”。
在镇级层面,依托1+4+N联防联调机制,锚定‘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联合各基层治理部门,选任“基层经验丰富、调解能力高超、民族风俗熟悉、在辖区工作生活满3年”的专职调解员,成立了“七十贤、化三千”联调队。既要分层分责,又有合力保障,2023年以来,各层级自行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与法庭联合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
法庭依托土家群众生活习俗,打造“坝坝茶”诉前调解室、“枫桥调解室”等解纷场所,邀请土家特邀调解员2名,2023年以来,接受法庭委派、委托调解案件38起。通过推广“码”上调二维码和张贴《调解劝导书》,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解纷机制,在诉讼服务大厅张贴《诉调对接流程图》,发放《诉讼服务指南》,引导当事人准确行使诉讼权利。
2023年11月至今,法庭通过“码”上调——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受理矛盾纠纷256起,成功化解193起,出具“诉前调”文书53份,有力确保“矛盾不上交”。
“装配式”搭建,培育和美法治乡风
吊脚楼翘角飞檐、雕梁画栋,选择“装配式”搭建各部,建筑精致,内容丰富。法庭立足审执主责主业,坚持强基导向,积极拓展路径,彰显法治担当。
2024年以来,法庭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仿照土家群众最亲切、最易接受的吊脚楼建筑形式,对法庭整体翻新升级,配套完善现代化诉讼服务大厅、审判庭、调解室、档案室等功能设施,高标准完成“五小”工程建设,设置“绿色服务通道”,有力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
作为民族地区法庭,创新运用民族习俗,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将法治精神融合其中,是法庭工作锦上添花之举。2024年,法庭打造了“方言版婚姻家庭法治长廊”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特色墙绘,辖区民族文化被有效转化运用,依托土家群众爱喝茶的习惯,法庭还提炼出“拉一条板凳,品一杯清茶,化一段纠纷”的板凳工作法,以更接地气方式,转“坐堂问案”为“上门问诊”,抓住前端治未病,不断优化服务方式。
同时,法庭充分利用土家群众乐于摆“龙门阵”的特点,积极开展法治下村居、进园区、入景区等活动,开办法治夜校30次,组织参与道德法治大讲堂12次,坚持典型案例普法引领,推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将土家族民俗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自制“吊脚楼法庭那些事儿”连载普法小短片10篇次,持续塑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文明乡风。
扎根鄂西南,浓浓土家情。白杨坪法庭持续深化“吊脚楼”解纷模式,以土家吊脚楼结构稳固的强基思维、层次分明的功能追求,做好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司法纽带,做实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执司法之笔绘就民族团结和谐靓丽“枫”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