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答卷丨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绘就人民城市新画卷
2024-11-11 19:05:01 | 来源:新华网
 

14.png点击观看

新华网上海11月11日电 题: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绘就人民城市新画卷

新华网记者王永前、杨金志、吴振东、周琳、郭敬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初冬时节,上海杨浦滨江仍是满目葱茏,市民游客在此休憩、慢跑、骑行,路过滨江杨树浦水厂段,许多人会在这句话的创意雕塑前拍照留念。

城市的核心是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上海以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不断拓宽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服务人民 浦江两岸漾诗意

黄浦江东岸,世博文化公园南区于今秋对市民游客开放。很快,园内的双子山成为沪上文旅“顶流”之一,一片临湖大草坪,还被市民称作“上海自己的阿勒泰”。

世博文化公园占地2平方公里。有人算过,如果将这里进行商业开发,纯土地收入就能超过千亿元。从千亿商业到人人可触达的公共设施,造就山景与都市“同框”的感官体验,背后支撑的,正是那句力重千钧的话: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人民城市理念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坐落在杨浦滨江的杨树浦发电厂,在解放前曾提供上海81%的城市用电。今天,这一百年工业遗存“向史而新”,转型为向社会开放的遗迹公园,成为浦江沿岸特色旅游线路的一部分。颇具特色的是,电厂原址中的“灰仓”不仅变身时尚活动“秀场”,“灰仓”顶部还加装大量光伏板,用绿色能源“照亮”了周边咖啡馆。

“走进公园,就像进入了一个开放的博物馆,又像在翻阅中国工业百年的立体教科书。”杨浦滨江集团党委副书记钱亮说。

杨浦滨江只是缩影。为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多公共空间、更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上海近年来大力推进黄浦江、苏州河还岸于民、还绿于民,滨水空间品质持续提升,“工业锈带”焕新为“生活秀带”。同时,瞄准2025年建成千座公园的目标,全市目前已有和在建公园达832座,6成以上全天候开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让市民拥有了更多充满诗意的心灵栖息地。

2024年10月23日,一对新人在上海杨浦绿之丘(原烟草仓库)拍结婚照。新华社发(谢鑫摄)

——用最优的供给服务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五年来,从为2.9万户老年人提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到社区托育“宝宝屋”实现全市街镇(乡)全覆盖;从推动社区医院门诊量占常住居民门诊总量上升至38.9%,到建成100家演艺新空间,实现市民夜校16个区全覆盖,上海滚动实施“民心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擦亮人民城市的幸福底色。

旧改,是部分市民的急难愁盼,是“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的民生关切。2022年7月,上海宣告历史性地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然而,仍有少数住在零星旧里、不成套旧住房、城中村等“两旧一村”中的群众亟待改善居住条件,上海步履不停,立即将城市更新的重点聚焦在更难啃的硬骨头上。

在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蕃瓜弄小区,房屋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这里曾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个五层楼高的工人新村,居民们有过令人艳羡的生活,也经历了“墙皮掉落在锅里当加餐”的落寞。如今,这里是上海体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项目之一,项目采用原址拆除重建方式,居民暂时搬离老屋,待三年半后回来,就能住进独门独户、有电梯有车库、公共配套齐备的“新家”。

既有碰硬攻坚的决心,也有科学系统的办法。上海创新探索出群众能接受、市场有动力、财政可承受的旧改模式,凝聚起攻坚民生难题的大合力。

人民之城,必是温暖之城。这种温暖,是老小区照顾老年居民实际,特意调慢了升降速度的新装电梯;是设计师参考人体工学数据,在写字楼下精心打造的“最适合躺卧的斜坡”;是全市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在不拓宽的理由中,“市民喜欢”是最重要的一条。

依靠人民 绣出生活新图景

“希望弥补上海市中心缺山的遗憾。”多年前,一位上海市民向政府提出建议。从建议到规划,规划成图纸,图纸变实景,世博文化公园的建设历程,正是人民城市的一个生动注脚。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上海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不断畅通听民意、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加快形成。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内摆放的群众意见和建议的记录材料(2019年1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没想到人民建议征集这么管用!”今年7月,外卖小哥卢红看到奉贤区正在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抱着试试看心态,提出了希望社区食堂延时服务的建议。相关部门很快响应,将社区食堂午餐服务延时到下午2点半并推出“超值套餐”,外卖小哥、环卫工人、执勤人员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得以满足。

2020年,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成立,如今已形成覆盖全市各区,线上线下、多元立体的征集网络,并融入全市6400多个村居的“家门口”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人民建议征集办累计收到建议34.9万件,重要建议采纳率达98.5%。

“把人民群众盼的,变成党和政府下力气干的。”这是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居民居春英对于民主的朴素理解。在228街坊,平价餐厅向居民提供“三餐热食”;开放的草坪供孩子们奔跑嬉戏;配套新建的人才公寓,特地设置“猫咪层”,方便有宠家庭入住……种种便利都源于人民的期盼。2023年,已完成动迁的长白新村街道发出1300份调查问卷,征询居民对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建议,每一个建议都得到认真对待。

2024年1月19日,上海市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出入口。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需要不断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体系。

上海虹桥街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首批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走进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一本本厚厚的文件夹整齐摆放,里面记录着2015年至2024年老百姓在立法意见征询会上的意见和建议。截至今年8月31日,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累计听取97部国家法律草案,上报建议3279条,其中284条被采纳。

目前,全市已建成36个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5700个人大代表“家站点”、1280多个政协委员“站室点”,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全过程,力求取得不同意见中的“最大公约数”。

事事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回应着群众的需求和向往,更激发出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智慧和力量,“建言者”变“受益者”的故事时时在发生。

艺康苑是跨越两个行政区的居民区,四分之三户数在静安区,四分之一户数在宝山区。长期以来,因两个行政区居民户数不均,居民身份认同日趋分化,推进社区公共事务时经常相互掣肘。在党建引领下,小区所在的彭浦新村街道与庙行镇联动规范民主议事规则,将小区业主分为两个小组,对需要业主大会讨论的事项,需要第一业主小组与第二业主小组分别投票统计,视表决事项,分别超过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才能生效。

“精细、科学划分区域平衡话语权,是我们社区民主有序参与的基础。”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艺康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雅祥说,社区以环境改造为契机,艺康苑促使居民对社区治理重点难点堵点开展议事协商,逐渐从“被动响应者”变成“积极建设者”,两方居民也从“各执一词”变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居民不仅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更开始关注整个社区的长远发展,共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贡献力量。

2023年2月17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和居民代表讨论社区服务功能的相关议题。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三会”制度、村民议事中心制度、社区共营实践……在上海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有了最具象而精彩的表达。

造福人民 人与城共赴精彩未来

“奔走在宣讲路上,用亲身经历讲述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1月4日,上海杨浦滨江“人人屋”党群服务站内,93岁的“老杨树宣讲汇”成员黄宝妹说。

从旧社会纱厂里的一名童工,到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亲历者和贡献者、“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有太多故事想说给年轻人听。她是宣讲团中年纪最长的成员之一,头发花白,但腰杆挺直、精神头十足,“体会过旧社会的黑暗不公,就更知道今天城市的蓬勃生机来之不易。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努力讲下去。”屏幕另一头,年轻人则热烈地回应她:“要接好前辈的接力棒,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空中俯瞰上海苏州河汇入黄浦江流域城市风景(2023年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感染力源于真感受,人民城市的故事之所以引发共鸣、直抵人心,正是因为人人都是人民城市建设的亲身参与者、直接受益者。

在上海当保安的第六年,“新上海人”张颂蔚在闵行区马桥镇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在这里,3000多名与他一样从五湖四海来上海打拼的普通人,迎来了“安居”变“宜居”的新生活。

2024年,“新增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成为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满足城市运行一线保障人员的“一张床”需求,努力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是科学家,还是创业者,包容、开放的城市,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归属,带给每个人人生出彩的可能。

上海市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外景(2024年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引城市不断向上生长。

2024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上迈出新步伐,把人民城市理念更好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研究出台新一轮人民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努力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

未来的人民之城,必有更加聪明的“大脑”。近年来,上海在全国首创推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一网通办”致力于让市民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现已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场景50个、“免申即享”服务事项358个,开通长三角跨省通办服务173项,持续消除“数字鸿沟”;“一网统管”则旨在实时感知超大城市中的细微变化,已接入82个部门单位、1515个应用,有效提高了对各类风险及时感知、快速反应、协同处置的能力。

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宝宝屋”,小朋友们在玩耍(2022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未来的人民之城,必须拿出更多“绣花之功”。在科技赋能之外,“人”是城市建设和治理中最不可忽视的元素。耐心、细心的背后,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使命感,更是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以实绩实效取信于民。

万里长江,东流入海。浩荡江声中,激荡着一座人民城市的初心与雄心。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上海这座人民城市必将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

 

策划:储学军、王永前、车玉明

统筹:李志晖

执行:杨金志、万方

记者:王永前、杨金志、吴振东、周琳、郭敬丹

视频/海报:孙青、方喆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分社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