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您有“忧薪”事 我做“护薪”人
2024-05-08 09:52:5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广东省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以“如我在诉”的心态,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切实做好群众暖“薪”人。近期,江门法院以庭审调解、普法宣讲、典型案例等形式,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治意识,依法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助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调解安“薪”

  江海法院外海法庭通过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劳务纠纷,让讨薪“无门”的外来务工者追回薪酬。

  原告吴某某、祝某某2022年11月到2023年1月,在被告杨某某承包的某处建筑工程工作,双方以口头形式约定了薪资标准,但工作结束后,杨某某仅支付了部分薪酬,尚欠两人23300元。经多次催促,杨某某仍以各种理由推诿未付。

  眼看着一年过去了,两人来到江海法院,希望法院能帮他们讨回这笔辛苦钱。

  受案后,承办法官了解到,两人是外来务工人员,被欠薪加之现在找工作困难,让其原本就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再通过问询杨某某,得知建筑工地的工程款一直未拨付到账,因此,杨某某一时难以支付全部工钱,并非存心拖欠工钱。

  “案子不难,但若‘一判了之’,很大程度可能导致案结事难了。我们解决问题,不仅要从保障劳动者权益角度出发,也要考虑用工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全面了解案情后,法官决定把双方召集到法庭坐下来谈一谈。

  通过耐心调解,法官向杨某理清法律关系,告知其拖欠劳动者报酬可能面临的强制执行、被纳入失信名单等法律后果,劝其体谅劳动者赚钱养家的艰辛不易。在法院见证下,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杨某承诺以分期的方式向吴某某、祝某某支付报酬,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司法护“薪”

  新会法院审结一起群体劳动纠纷,在准确厘清各方法律责任的同时,对用工单位进行普法指导,依法为19名工人取回属于自己的辛苦钱。

  前不久,在老张的招聘组织下,李姐等19名工人临时进入制衣厂加工制作羽绒服。可订单完成了,工钱却没了影——服饰厂、制衣厂、老张均以这些工人与己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等为由,拒绝向大家支付报酬。

  很快,这起纠纷来到了聂武鹏法官这里。聂武鹏通过认真查阅案卷,得知原来服饰厂把羽绒服加工工作发包给了第三人小林,小林再与制衣厂、老张商议并达成加工交易,由制衣厂提供厂房场地、设备,老张负责招聘劳动者并组织管理生产。但是,各方当事人均不能充分提供证据证明其相互间的明确法律关系。到底该由谁来发工资,各方当事人都有不同的意见。

  随后,聂武鹏迅速组织召开法官会议,并将问题提交法院内劳动争议定向咨询团队讨论,最终认定服饰厂将加工工作发包给不具备用人单位资格的个人来加工,其作为发包者应当先支付工资,再依法向第三人追偿,遂判决服饰厂向19名工人支付工资合共6.3万余元。

  判决生效后,在审判团队的督促见证下,服饰厂向19名工人全额发放了被拖欠的工钱,少的两百多、多的八千多,李姐和工友们都收到了自己的工资。为表达谢意,李姐还带头和大家一起写了一封联名感谢信:“第一次走进法院,让我们认识了法院是一个尊重劳动和讲理的地方。”“这是给劳动者最好的礼物!”

  普法暖“薪”

  蓬江法院联合蓬江区委组织部,在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护航新业态、法治暖新人”普法主题实践活动, 以法治力量护航“新”江门人逐梦侨都。

  外来务工人员是新业态就业群体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稳定就业大局、推动制造业当家、实施“百千万工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普法活动特别关注了他们在劳动关系、交通安全、工伤认定等领域的法律服务需求。图片

  “法官,等待接单时发生交通事故,骑手意外险能不能赔?”现场气氛热烈,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激情下单”,法官“热情接单”,并精心选取了与新业态劳动者切身权益息息相关的话题,从民法典、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入手,结合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劳动者在工作中要勤恳履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鼓励青年劳动者用劳动书写新征程奋斗华章,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