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调解驶入专业化快车道
2024-01-03 08:48:5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邱梓喆 王惠璇 谢祎婕
 

  “车祸发生到现在4个月,他们拖得起,我的康复治疗可等不了。”

  “这么多赔偿金她张口就来,我又不是冤大头。”

  “争议这么大,要不还是走诉讼程序吧。”

  ……

  2023年9月4日,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人民法院隆都人民法庭,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当事人吵得不可开交,伤者对康复的渴望、肇事者对赔偿名目的质疑、保险公司的谨慎保守,缠成死结,让调解员一时无从下手。

  “每一起道交纠纷背后都交织着生命、家庭和未来,既要快调快处,又得慎之又慎。”隆都法庭法官陈洁珊说道,澄海法院一直思索着,该如何以能动司法跟程序抢时间、向方法要质效,让道交纠纷化解驶入专业化快车道。

  多种顾虑引冲突

  2023年8月,澄海区法院在深入调研道交纠纷一直居高不下的成因、概况和发展趋势后,在隆都法庭设立了道交一体化法庭,集中受理澄海全区道交纠纷案件。

  开头的一幕就是道交一体化法庭受理的第一起纠纷。当事人李女士在2023年5月初驾驶摩托车与杜先生驾驶的小轿车发生碰撞,导致她受伤住院,但杜先生的赔偿却迟迟不见踪影。等不下去的李女士向法庭提交了起诉状,要求杜先生和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为缓解李女士的焦虑,陈洁珊向其推荐起不收费、用时短的人民调解,在征得她同意后,便将该起纠纷委派给调解员许锦奎。

  许锦奎接过手,立即联系了杜先生和保险公司,却不想迎来了一番质疑。

  “无凭无据的调解,我们做不了主也担不起责任。”保险公司派来的两位保险员也很为难,交通事故赔偿金额大、名目多且复杂,他们理赔工作很严谨,不能只靠调解谈个大概,还是一纸判决更可靠。

  “其实一个月之前,我的想法跟保险员差不多。”许锦奎告诉记者,他原来就是一个村调解委员会主任,日常调解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矛盾,对于道交纠纷中保险条例、伤残等级、误工费这些事,他是一窍不通,担心调解不了会耽搁赔偿的落实。

  一边是心急如焚的伤者,另一边是不愿意调解的保险员和不会调、不敢调的调解员。法庭成立之初,法官们也料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但调解依然是最优解,毕竟加上司法鉴定,一审也要好几个月。”陈洁珊坚定表示,关键在于如何让调解不再是“和稀泥”。

  规范流程解难题

  法庭没有打无准备之仗。

  “人民调解员需要‘趁手的工具’,保险公司需要有力的依据,伤者只求快,那就把绕不开的司法鉴定前置在调解之中。”陈洁珊介绍道,最高人民法院在2023年7月出台《关于诉前调解中委托鉴定工作规程(试行)》,让道交法庭找到破题的办法,在成立之初便联合一批专职调解员,进行全面培训,重点让调解员充分掌握诉前鉴定的规范流程和重要意义,打消他们对专业壁垒的顾虑。

  现在,面对质疑,许锦奎感觉自己接受的培训有了用武之地,坐下来就开始向保险员解释为什么现在可以选择诉前调解:“你们同意调解后,马上就可以申请鉴定,诉前鉴定跟诉中鉴定效力相同,有了鉴定结果,该怎么赔一目了然。”

  听到这里,保险员虽然心里还在犯嘀咕,但许锦奎胸有成竹的样子又让他们有点心动,便先同意了调解。

  许锦奎趁热打铁,依据法庭提供的操作流程,指导李女士通过“广东省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一体化平台”提交鉴定材料,并组织双方对鉴定材料进行协商确认,在双方均无异议之后,便出具鉴定审批表交由法官进行审批,进入司法鉴定程序。

  2023年11月6日,许锦奎将鉴定结果材料送达双方当事人,同步开展调解。依据鉴定得出的李女士伤残等级、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等结论以及法官提供的相关损害赔偿标准,许锦奎计算出具体的赔偿金额,再结合李女士自己列出的赔偿清单、保险公司保险条款,一一进行梳理和说明,既让李女士心服口服地放弃了不合理的诉求,也向保险公司争取到最快付款时间,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保险公司一次性赔偿李女士11.5万元,并承担鉴定费用。当日,法庭便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这比诉讼程序快,又像判决一样公正,大家都省事!”尝到甜头的保险员终于彻底信服。

  “一套流程走下来,就像套公式一样,很好上手。”经过几个月的实践,许锦奎在推进“诉前鉴定+调解工作”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道交一体化法庭成立至今,已受理道交诉前调解案件139起,其中因涉及伤残需要进行鉴定的纠纷有129起,均通过委派人民调解进入诉前鉴定,实现了程序上的提挡增速。

  专业建设提质效

  “伤者说要让肇事者在报纸上赔礼道歉,合理吗?”

  “老人家坚持要2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怎么办?”

  “张先生说不交医药费医院不让走,希望保险公司现在就把钱都垫上……”

  陈洁珊每天都能收到各个调解员发来的各种问题,除了能在诉前鉴定确认的赔偿项目,当事人五花八门的诉求,让调解员应接不暇。

  该如何提高调解员实质性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调解员都有群众工作基础在,只需再掌握调解道交纠纷的惯例做法、法律知识和技巧要点,就能事半功倍。”陈洁珊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调解员的每一个问题她都认真解答,利用真实案例,将法律规定、司法程序、合理诉求范围等都讲深讲透,让调解员理解后马上就能运用到具体场景中。

  “我们学会这些法言法语之后,当事人配合度更高了。”调解员陈建鸿笑着说道,有了专业加持,“背对背”“面对面”这些调解方法也更见实效,2023年8月至今,道交一体化法庭委派他们调解的纠纷,没有一起因调解不成再转入诉讼程序。

  道交一体化法庭集中受理、审判团队专业指导、专职调解员重点培训、诉前鉴定和专业技能为调解赋能,让澄海道交纠纷化解在快车道上不断提速。

  放眼其他赛道,汕头法院以“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组织调解”为金融领域护航,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助力侨联侨团跨国(境)调解涉侨纠纷,联合家校、妇联、共青团做实少年家事纠纷“抓前端、治未病”……多方解纷力量各展所长、相互融合,让“东方之花”一路绽放。

  记者手记

  诉源治理向“优”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人民法院该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大格局中,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定位,出对场、做对事,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在2023年的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2023年12月2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推进会,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诉调对接的“调”进一步向前延伸,加强对人民调解常态化业务指导,让人民调解、社会力量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人民法院对于解纷的独特优势,在于法官专业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审判经验和独到的解纷视角,而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则能够依靠群众力量,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两者双向奔赴,将凝聚出更大解纷效能。

  澄海区法院道交一体化法庭面对数量长年居高不下的道交纠纷,联动人民调解分而化之,法官以审判实践积累的专业素养为教材,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指导,让调解员敢调、会调、善调,为人民群众减诉累、解难题,一举破解道交领域综合治理两大难题。

  以道交一体化法庭为代表,汕头市两级法院将调解专业化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通过庭所共建、府院联动、综合治理、诉调对接、风险防控等多种方式,指导、支持人民调解,促进道交、金融、知产、新业态等各领域纠纷批量化、流程化、集中式化解,找准位置、集中力量、精准服务,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础更牢、水平更高。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一个常解常新的时代课题,而同题共答、精益求精能找到答案。汕头法院将在党委领导下,融入多元共治新格局,以资源共享、业务共促、优势互补,推动诉源治理向“优”发展,开出生命力更加旺盛持久的“东方之花”。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