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建设,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取得实效,一批“从0到1”的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截至目前,39个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5.2亿元。
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北京作为科技创新高地,一直在激励科研、促进转化上下功夫。像“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这样的项目、政策还有很多。从率先出台“京校十条”“京科九条”,赋予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到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全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多方举措协同发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端和产品供给端对接。
应当看到,相较数量,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2022年,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究其原因,有的是成果“不转化”,现有科研任务导向偏论文化,考核上重科学研究成绩、轻成果转化成效;有的是沟通“不顺畅”,多数高校缺乏独立的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队伍,尚未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的成果管理能力;有的是价格“谈不拢”,不少企业家底薄,负担专利许可使用费相对吃力,科研成果“前景未明”时不敢轻易冒险;还有的是耐心“不同频”,一些企业急于求成,只想收果子的浮躁心态与科技创新规律相悖……可以说,“转化难题”背后是“价值难题”,即学界、业界评判科研项目价值的“标尺”不统一,导致供给和需求不尽匹配。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关键是要对症下药。一方面,优化科研指挥棒以优化供给。唯有产出符合市场价值预期的“金蛋”,才能孵化产业进步的“金凤凰”。以“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的评价机制为例,其一边通过取消硬性的年度绩效考核等模式,力求打破一系列条条框框,搭建自由安静的“实验室”;一边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主的绩效评价导向,注重强调结果应用。另一方面,捋顺沟通、风险共担等一系列机制,才能提升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效率,让更多“金子”发光。比如,此前为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校科技成果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的问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先行先试,公开发布417项可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模式许可给中小微企业的专利,取得了不错效果。种种有益探索不妨再多一些,由点及面,一步步构建起、维护好支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
需要提醒的是,科技成果毕竟不是商品,“拿来即用”不现实,要有一个试错容错的过程。扭转唯论文的导向,提升供需对接的效率,保持静待花开的耐心,科研成果“落地生金”的故事必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