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刑罚,纵览古今
——有感于《刑罚的历史》
2023-10-27 09:24:4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朱泽礽
 

  谈起古代的刑罚,人们脑海中可能会顿时浮现出斩首、流放、连坐这些词,莫名的畏惧感油然而生。罗翔老师的《刑罚的历史》记载了各种古代酷刑故事,讲述了古代刑罚向现代刑罚演变的历史。

  刑罚不仅仅是对个体的惩罚,更是整个社会对于犯罪行为的回应和对正义的维护。不同的刑罚形式体现了时代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社会对于犯罪行为的态度和立场。

  刑罚的威慑只是针对穷凶极恶与败法乱纪之徒,可在历史上却并非如此。《荀子·议兵》记云:“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纣王炮烙忠臣,朝堂之上无人再敢进谏。诚然,酷刑的目的是维护统治:一则震慑诸侯大臣,树威立信;二则稳定社会,建立新的秩序。但通过严刑峻法来威慑人心,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秩序,又何谈“和谐”与“开明”?书中所列举的种种酷刑,堪称“文明社会最污秽的沉渣”,也是统治阶级自取灭亡的“最后疯狂”,更显其惨无人道、离心离德。

  细读《生死离别的流放》一章,作者严谨地分析了五大正刑之一的“流刑”。流刑,指把犯人流放到某一地戍边或劳役。多数情况下,流放之地为蛮荒或偏远。不幸的是,许多犯人根本就没到达流放之地,就死于半途。在文学作品中,发配、贬谪往往能够造就勇士、诗人,受刑者也颇有“悲剧英雄”的意味,但后人关注的更多的是他们的文学形象与产出,而忽略了现实境遇:远离朝堂、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在笔者看来,这些无不是对受罚者的身心双重折磨。杖刑之后“流三千里”,无疑等于执行了死刑,官复原职、东山再起只能是空想了。

  读罢《刑罚的历史》,心中坦然。活在当下,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对“对与错”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价值体系且明法知礼的我们,不会面临牢狱之灾、刑罚之厄。

  总体而言,《刑罚的历史》提供了深入研究刑罚背后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问题的切口,让笔者反思刑罚制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合上卷册,笔者深刻意识到刑罚的历史恰如一部承载人类文明进程的宏大史诗:它不仅反映出犯罪与惩罚的关系,更折射了社会对于正义与公平的认知和追求。

  “人类法律的发展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诚如作者所言,通过这本书了解刑罚的历史,你我能回溯人类文明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程。从古代严酷的刑罚制度向现代化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导致刑罚制度沿革的根本原因。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再到如今的“近现代五刑”,中国法律的发展可谓“道阻且长”,法治背景下的自由平等、人道主义显得弥足珍贵。

  (作者单位:广州图书馆)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