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做实“四源”治理,以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六新河池”建设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广西河池市法院创新“枫桥经验”探索诉源治理新路径新格局
2023-09-08 16:42:4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闭克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全国法院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抓实公正与效率,必须做实诉源治理”。诉源治理工作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两级法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能动司法、积极履职,积极构建贯通诉讼前端、中端、后端全流程治理闭环,做深做实诉源、案源、执源、访源“四源”治理,推动民族地区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全市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分别同比下降8.3%和6%,实现了新收案件首次下降和连续2年下降。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法院创立“两中心两制度”抓实诉源治理,成为广西唯一单位获评全国第六届社会治理创新典型,并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作工作经验介绍;都安瑶族自治县法院地苏人民法庭创建“无讼村屯”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河池法院以创建“无讼村屯”为突破构建分层递进解纷体系工作成效,获《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多家媒体关注。

  一、做透诉源治理,前移解纷关口

  以“诉源”为总抓手,贯穿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诉前、诉中、判后、执行等全部环节。在广西全区首创“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全市960余名法官全面联系覆盖1654个村(居)委会,提供诉前调解、法治宣传等多元司法服务,2022年以来共指导基层组织调处矛盾纠纷2328件。开展“无讼村屯”创建活动,促进基层由“少讼少访”向“无讼无访”转变,在全市创建271个“无讼示范村”“无讼重点村”。加强与基层政法单位、自治组织、调解组织对接,构建“人民法庭+网格员”等联动调解网络,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在线无缝对接,深化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加强与行业协会广泛深度合作,推动完善“法院+社会各界”多元解纷格局,吸纳58家调解组织、371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工作日每15分钟就有1个纠纷成功化解在诉前。创新构建解纷体系,河池市宜州区法院在“全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成立诉源治理工作室,打造“五治融合+十户联治”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纠纷全部在诉前得到化解。

  二、做好案源治理,实质化解纠纷

  以“案源”为突破口,尽可能依法解决纠纷案件相关联问题,避免一个纠纷引发多个诉讼。强化审判各个流程的纠纷调处化解作用。推动重点行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积极会同行业相关部门研究源头治理举措。与广西社科院合作建立“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与非诉化解社会参与实践基地”和“广西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中心”,2022年以来,诉中调撤涉金融纠纷案件1340件,调撤率45.83%。大化法院健全“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解决劳动纠纷114起。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立重大行政案件协调化解制度,针对涉及集体土地征收、拆迁等重大群体利益的案件,与行政机关共同协商化解方案,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建立类案诉源治理示范机制,成立河池市法院审判案例学术论文研讨基地,制度化、常态化每月均举办案例研讨会,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推动形成两级法院业务对点指导、审判经验互鉴、诉源治理责任共担,切实解决问题、提升案件质效。加强审判管理,做实全员绩效考核,切实提高法官和法官助理开展诉源治理积极性,2022年以来案件调解率42.54%,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96.50%。

  三、做深执源治理,打造惠民工程

  以“执源”为着力点,实打实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建立诉前、诉中“执行不能”风险告知制度,使当事人对诉讼结果和执行结果有合理预期。加大财产保全宣传力度,提高案件可执行性,2022年以来共受理保全案件4796件。完善立、审、执协调制度,打造“立审执一体化人民法庭”,在诉讼各环节提示告知当事人不履行裁判后果风险,健全“执前和解”机制,提升案件自动履行率。深入推进信用惩戒,推进“无失信被执行人村屯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双向引导,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推动建立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人民法庭执行员、村(社区)网格员“三员”协助执行网络,完善执行联动机制,不断加快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2022年以来执结案件28766件,执行到位金额21.4亿元,执行工作“3+1”核心指标和多项关键指标均位居广西前列。

  四、做实访源治理,保障社会稳定

  以“访源”为新路径,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度重视判后答疑、释法明理和判后回访工作,努力促使当事人息诉罢访、从根源上遏制信访增量。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涉诉信访案件全面排查、精细化解工作。完善信访登记、信访接待制度,坚决做到“有信必录、有信必复”,来信来访办理率100%,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开展“院长接待日”活动,积极推动领导班子带头下访接访解决信访案件,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领导共下访接访368次,清单式推进信访积案“动态清零”。积极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涉诉信访领域落地落实,与其他部门、机构联合接访、联合处置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实现“一站式接待信访群众、一揽子解决信访问题”。努力做好困难群众司法救助工作,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当事人积极主动给予帮扶救助,促使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将司法建议作为化解信访案件、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对信访高发领域、新类型纠纷及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研判,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做好落实情况跟踪指导和效果评估。(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