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观看“这里‘枫’景正好”第六期视频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聚集于湖南通道,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经过激烈争论,采纳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实现了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
通道转兵与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一起,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从此,红军犹如惊涛骇浪中的航船,渐渐地拨正了破浪前行的航向。
“小时候,大人们就一直给我们讲红军的故事。”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临口人民法庭的法官吴川义说:“有些红军战士牺牲时只有十几岁,和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的条件要好很多了,办案子碰到点困难还不能克服吗?调解案子的时候,我们也会给当事人讲红色文化,从多个方面进行调解。”
吴川义从小就被红军的精神感染,喜欢帮助别人,曾经他想从军,但因为身高原因没能实现。机缘巧合来到法院后,他便爱上了这份工作。
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的两个村民因为建房子问题产生了矛盾,近日,吴川义到皇都村进行诉前调解。
侗族村寨中熟悉村规民约、威望高的老人被称为“寨佬”,事业有成、学识丰富的人被称为乡贤。他们都很受侗族人尊敬。于是,法院把“寨佬”、乡贤吸纳到调解团队中来,将民族风俗和村规民约融入平台解纷中,形成了“群众说事、乡贤说理、法官说法”的纠纷化解新模式。
这次调解请来了两位“寨佬”,皇都村老年协会会长吴世桥、皇都村老年协会成员吴太刚。因吴世桥曾经是一名老师,所以他也有乡贤的身份。
吴川义介绍,欧某建的房子紧挨着吴某的房子,后来吴某的房子出现了裂缝,吴某认为是欧某建房子的原因,于是阻拦欧某继续建房,并要求他拆除。而欧某态度也很强势,叫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帮忙,要强行建房。吴某看到这种情形,也喊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强行阻拦。双方差一点发生流血事件。现在,欧某的房子处于停工状态。在这次调解之前,法院已经联合乡贤、“寨佬”以及村干部等人进行了三四次调解,目前双方矛盾缓和了很多。
“侗寨的民风很淳朴。你看,即便这里人来人往,但是家家户户都没有锁门的习惯。以前这两家人关系也很好,经常到对方家里吃饭。”吴川义也是侗族人,他说:“我们很多案子都是用侗语进行调解,这会让他们感到亲切。”
吴川义到现场勘察时介绍,欧某的房子紧紧贴着吴某的房子,可能因为墙体热胀冷缩造成了吴某家的房子墙体开裂。吴某家房子开裂的那面墙没有承重柱,可能会导致墙体下沉、开裂。
“红军当年路过咱们通道的时候,就去过我妻子的外公家,战士们因为怕打扰村民,不进屋里休息,就在门外屋檐下席地而卧。那个年代条件那么艰苦,有的红军战士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咱们现在享受的是他们胜利的成果,条件这么好,难道还要为这些事情斤斤计较,双方不能做点退让吗?”吴川义对双方当事人说。
吴世桥、吴太刚又为双方当事人讲述了六尺巷的故事,他们表示,如果两人都觉得自己有理,谁也不让谁,那这个事情就不能很好的调解了,双方都不能好好生活。随后,他们又讲了侗寨建房子需要注意的事项,挨着的两家房子屋体不连在一起,但是瓦要连在一起,瓦要保持一致的高度,屋檐水不能滴到对方家。
吴川义还对欧某说:“如果别人紧紧挨着你家建起了房子,你会不会觉得不舒服?”随后对吴某说:“你家在重建这个房子的时候,把房子的面积向外扩大了,那面墙还没有承重柱,是不是自己也有疏忽?”
吴某表示,之前说让欧某拆掉房子不现实,现在他要求在两家房子之间留出些缝隙,这样以后即便自家房子再出现裂缝,也不会再找欧某的原因。
欧某也很想把两人的问题解决,继续建房子,他同意将两家房子之间留出一些距离。
接下来,吴某和欧某将对具体解决方案进行协商。
离开皇都村的时候,吴川义经过了一座风雨桥。他介绍,侗族人对风雨桥感情很深厚。因为通道夏天比较热,且经常下雨,于是风雨桥就成了常见的建筑,是人们外出时纳凉避雨的地方。
以前人们穿草鞋比较多,风雨桥上经常挂着很多双草鞋,是侗族百姓自己编的,编好就挂到风雨桥上,供人们雨天换鞋时候用。即便现在人们草鞋穿得少了,但是家家户户依然有编草鞋挂在风雨桥上的习惯。
临口法庭旁边就有一座风雨桥,从吴川义所在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就可以看到烟雨蒙蒙中伫立的风雨桥。在依山傍水的通道,法官们用独特的解纷方式守护一方百姓。法官和风雨桥一起,为这里的人们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