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万州区人民法院“车载便民法庭”开进乡村开展巡回审判。李炏 摄
图②:铜梁区法院导诉台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立案。龙楠 摄
图③:重庆三中院“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调解员在进行诉前调解。范辉 摄
图④:重庆五中院12368热线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张越 摄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重庆法院以高效便民为目标、以全流程网上办案为契机、以全渝数智法院为支撑,聚焦集约、高效、规范三个关键词,着力构建“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重庆特色诉讼服务品牌。
一站通办,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
“没想到来法院这一趟,从递交材料到进行调解都很顺畅,为法院高效便民的诉前调解工作点赞!”近日,在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多元解纷中心,重庆首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的起诉人由衷感慨道。
冉某利用顾客到店办理手机业务之机,未经顾客同意,收集顾客手机号码、验证码,出售给商家用于注册APP账号。冉某的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被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提起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立案窗口法官审核该案材料后,认为有调解的空间,立即将该案转交给“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驻院调解员曾召兰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
调解当日,法官、调解员与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共同引导公益诉讼起诉人与被告进行调解。双方达成被告以支持个人信息保护宣传代偿的调解协议。从立案到当事人确认调解协议,前后不到两个小时。
“一些‘无争议’、适宜调解的纠纷若按照正常审判程序办理耗时较长,我们主动将关口前移,引导当事人优先向老马工作室申请调解,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重庆三中院立案庭庭长谭晓琪说。
“引导+解纷”,这只是重庆三中院打造诉讼服务大厅“一站通办”其中的关键一环。
作为司法为民的“第一道”窗口,诉讼服务中心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大厅、一应俱全的诉讼服务指南、生动形象的诉讼流程指导演示,以及饮水器具、便民雨伞、自助充电器、便民药箱、笔墨纸张……便携物品的陈列和摆放让诉讼服务增加了充满人情味的司法关怀。
诉讼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优。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重庆三中院根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文件精神,提档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以“引导+解纷”“引导+审核”“引导+自助”工作模式为目标,合理划分诉讼服务区域,实现了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务全办清”。
“一窗通办”,让诉讼事项“一次办好”
“老人家,这是根据您的陈述帮您填写的送达地址确认书,我再跟您复述一遍,您看下地址是不是正确……”近日,铜梁区人民法院导诉台的工作人员正帮助前来立案的老年当事人反复核对填报的立案材料信息。
李大爷年事已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入诉讼服务中心后,导诉员将其引导至“一窗通办”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帮助李大爷制作了起诉状等材料,顺利完成立案,并帮助其办理缴费手续,整个办理流程不超过半小时。
“我第一次来法院打官司,本以为很麻烦,得跑好几趟,没想到一个窗口就办好了。”李大爷对铜梁区法院“一窗通办”工作窗口赞叹不已。
“一窗通办”工作模式为何受到当事人赞赏?与传统诉讼服务模式又有何不同?
“一窗通办”是重庆法院“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诉讼服务中心开设综合服务窗口,打破按照业务类型设置窗口的固有模式,“一窗通办”窗口也是综合服务窗口,可办理纠纷调解、登记立案、材料收转、档案查询、联系法官、诉讼费收退等各类高频诉讼服务事项,实行“一窗口+多后台”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实现多项事务一个窗口办理,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
这样的“一窗通办”工作模式正在全市法院推广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傅山祥在参加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的“体验一站式司法为民新面貌”活动时表示:“重庆法院深化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的‘一窗通办’工作模式,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了自己。”
“一网通办”,让当事人“一次不用跑”
“我们公司需要预约一次关于建设工程和劳动关系的普法讲座。”“请帮我联系案件承办法官。”“我们想申请诉前调解。”“我需要申请人身保护令。”……
这是渝中区人民法院“云端小马”的后台消息。通过指尖到屏幕的链接,当事人以最快的速度向法院表达了诉求。
“云端小马”是渝中区法院自主研发的智慧诉讼服务平台,集成了“小马接听”“小马约见”“小马辅调”“小马说法”“小马快办”“小马家事”“小马知产”七个版块,提供咨询查询、联系法官、预约调解、法治宣传等15项智慧便民服务。渝中区法院将“云端小马”作为前置窗口,“诉服、诉调、速裁”三大平台相互连接,与“车载便民法庭”“云上共享法庭”相结合,打造“1+1>2”的组合式诉讼服务。2022年,“云端小马”累计办理事项19805件,用户访问量近3万人次。
“云端小马”智慧诉讼服务平台的搭建,极大丰富了当事人“指尖上的选择权”,精准解决法官“难找、难见、难沟通”的问题,是“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等“一网通办”触角的延伸。
除了“云端小马”,重庆法院紧紧围绕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提供线上诉讼服务,积极对接“渝快办”,按照“应上尽上”原则,推动查询、调解、立案、交(退)费、材料收转、阅卷、保全、委托鉴定、送达、申诉信访等诉讼事项在线办理。同时,推动自建诉讼服务平台与全国法院互联网统一账户管理平台对接,实现网上诉讼服务“一次注册、各平台互认、无感通办”。
“一网通办”标志着线上一站式全域诉讼服务在重庆法院全面覆盖,有效实现了司法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推动当事人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
“一号通办”,当事人的诉求“一办到底”
“您好!这里是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近日,重庆五中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坐席员潘蔚佳接到一通来电。
“我买了你们法院的一套法拍房,现在需要购房发票用以提取住房公积金,下周之前拿不到就无法提取了。但是我人在四川稻城,回不了重庆,请问能否给我电子发票?”黎某问。
潘蔚佳一边耐心询问黎某详细情况,一边熟练地把相关信息填写到专门的工单上。挂断电话后,即按照“一号通办”工作要求,将工单派给立案庭联络人李艺,由李艺向执行局汇报上述情况。当天下午,黎某便接到了法官助理郑崇熠发来的资料。
“昨天郑法官把我买法拍房的裁定从网上传给我了,我也根据他的建议联系了公积金中心,说有法院的裁定和打款收据可以办理提取。法院的同志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非常感谢你们!”第二天,黎某接到潘蔚佳的回访电话时,高兴地说道。
如今,“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机+一个值班员”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过去,集网络在线、语音自助、短信和人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12368热线“一号通办”已在重庆法院上线。
为了提高12368这个人民法院统一对外服务号码的辨识度,重庆法院优化热线功能,将其从原来只有诉讼咨询、案件查询等单一服务,扩展为包括咨询、查询、预约、转办、投诉建议、联系法官等“一号通办”的诉讼服务,涵盖立案、阅卷、保全、鉴定、送达、执行、信访、满意度评价等20多项内容。同时配套完善热线接听与后台办理紧密衔接机制,建立健全工单交转办制度,明确各环节办理期限,完善受理、派单、答复、反馈、督办、回访、评价等环节工作流程,实现当事人诉求办理的闭环运行,让当事人的诉求一办到底。
“一车通办”,把诉讼服务送到“家门口”
“这不是法院的车吗?怎么开到我们这里来了?”“看嘛,写的‘车载便民法庭’,法庭进村了哟。”今年3月13日,“车载便民法庭”在重庆市梁平区七星镇金柱村村委会院坝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围观。原来,年过八旬的蒋爷爷把四个儿女告上法庭,希望他们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考虑到当事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梁平区人民法院法官将“车载便民法庭”开到当事人家门口,巡回审理这起赡养纠纷案。
庭审现场,法官李宗茜秉着“家和万事兴”的理念,组织老人和子女现场调解,引导几名子女敞开心扉面对面交流,一一诉说这些年来的委屈和不满。经过4个小时的调解,三个女儿从情绪激动到平和面对,纷争渐渐平息,最终达成调解:四名子女轮流赡养两位老人,由儿子承担二老的医药费和丧葬费用。
“法官,你们这个车上的法庭可真高级、真方便,不仅有大屏幕可以搞普法,竟然还能到我们家门口来立案、审案子!”围观的村民连连惊叹。
“‘便捷化’就是‘车载便民法庭’3.0版的最大特点,法庭配备自助诉讼服务一体机、移动诉讼服务平台、AI身份识别、电子质证、语音识别、电子签名、5G直播、360°全景记录智能庭审以及在线远程庭审等5G应用场景,可开展法治宣传、智能诉讼、多元解纷、执行指挥、远程接访等多项业务。群众哪里有需要,‘车载便民法庭’就开到哪里!”法官李宗茜说。
2022年至今,重庆“车载便民法庭”共开展巡回审判、全域立案、法治宣传7200余次,惠及基层群众超50万人次。
将小事做实,将实事做细,重庆法院将继续聚焦“办实事、解民忧”,持续巩固提升“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努力让司法举措更有力度,惠民答卷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