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厦门知识产权法庭全年收案1399件,结案1299件,结案率达92.85%,调解及撤诉792件,调撤率为60.97%。2起案件入选2021年福建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1起案件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十佳案例。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果的生动实践。
探寻审判最优解
未在市场中流通的高新技术秘密,其损失数额如何确定?
在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罪系列案审理中,厦门中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指引作用,深化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以合理许可费评估值确定了损失数额。这一案件也成为厦门中院首例认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案例。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施行后,全省首次以合理许可费评估值确定损失数额,有效推动了同类企业以案为鉴,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该系列案承办法官陈璐璐向记者介绍。
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该怎么办?
面对社会关切和人民需求,厦门中院主动回应,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解决知识产权诉讼当事人举证难的若干工作指引》《关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工作指引(试行)》《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工作指引(试行)》。
“这些规则不仅为审判工作提供了务实明晰的指导遵循,还降低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厦门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张宏伟说。
“对一般知识产权案件,法庭开展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发放知识产权诉前纠纷多元解纷告知书、诉中纠纷化解建议书,指导当事人利用多元途径解决纠纷。”就如何优化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张宏伟表示,“针对简单的著作权、商标权案件,我们在全市推广采用表格及要素式裁判文书,通过类案快审、独任审判、要素式裁判、示范性判决,推动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此外,厦门中院还积极探索“书状先行+巡回审判”,使得技术类案件庭审时长明显缩短。
服务大局出实招
为优化知识产权一审民事、行政案件管辖布局,厦门中院构建了“1+4”的专业化审判格局,即厦门知识产权法庭主要审理技术类、疑难复杂一审案件,4家基层法院主要审理一般知识产权一审案件。
“新的审判格局为厦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厦门市人大代表王磊对此充满信心。
“我们组织召开诉源治理及多元解纷交流会,积极打造‘司法+行政+X’工作模式升级版,探索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调处前置试点。”张宏伟告诉记者,“法庭与市工信局、财政局等,联合开展市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与其他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意见》《保护种业知识产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实施方案》。”
这些工作都提升了知识产权司法护航效果,厦门中院因此受邀在首届东南法治论坛上介绍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工作经验。
厦门中院还积极参与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协办“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端讲堂,提升审判辐射效应;注重加强两岸、“一带一路”等领域知产保护交流力度,发布涉台知产保护情况,开展第四期“台青创新创业法律讲堂”,厚植台胞台企创新创业创造土壤。
司法公开树形象
在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敏锐度上,厦门中院充分发挥知产司法保护创新的枢纽作用,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该院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咨询及企业市场调研;为精准对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知产法庭召开“海丝中央法务区云讲堂——闽西南创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实务交流会”,护航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满意度上,厦门中院依托闽西南创新企业法务联盟,积极探索构建“一企一策”司法服务机制,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覆盖,助力企业平台、体系、能力和科技创新。
“法官走访企业,宣导法律风险防范,提升了我们的权利保护意识,我们深感受益匪浅。”企业代表如是说。
“媒体开放日活动拉近了司法和媒体的距离,增强了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媒体代表这样评价。
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知产保护参与度,增强交流互动和监督参与,厦门中院还发布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十年工作情况,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发布典型案例,对厦门中院首例认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案件公开宣判。
“我们希望打开的不只是法庭大门,更是人人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蓝图。”张宏伟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