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颇受外国媒体关注的一点是,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在我这个在华工作的印度人看来,这是中国强化创新精神、追求科技自强的最新举措。六年前当我从印度来到中国时,很快就被这里充满活力又快节奏的创新所吸引。
无处不在的“黑白方块”
初到中国的一个夏日,我突然想尝尝朋友推荐的凉皮。在餐厅落座后,我发现桌上有个二维码牌。我拿手机扫了扫,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菜单。不用叫服务员,我就可以浏览菜品、点菜、结账,整个过程非常神奇!
在中国,这些无处不在的“黑白方块”就是通往便捷世界的大门。从付水电费到租自行车、乘地铁,这些二维码彻底改变了人们与周遭世界的互动方式,就连街边的水果摊都可以扫码付费。
“黑白方块”是中国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后者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近五年来,数字经济每年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宣布组建国家数据局。
创新改变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横交错的高铁网络到拯救生命的医疗技术,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全国每个角落。比如,远程医疗可以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障碍,使偏远地区的人们无需长途跋涉就能及时就医,从而挽救生命并改善数以百万计民众的健康状况。
中国舒适又便捷的高铁令人惊叹。连接北京与天津的城际列车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单程只需约半小时。我曾游历很多国家,感到没有其他国家能与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比肩。
从基础设施到尖端技术,高质量的创新以之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在华多年的外国人,我相信中国的创新将使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奉为使命的创新精神
有次我在上海一家餐馆吃饭时,隔壁桌的年轻工程师正热烈讨论着他们的最新研究项目——一项有革命性突破的仿生手新技术。和他们攀谈后,我的钦佩油然而生。这些年轻人渴望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让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创新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工作,更是使命!
多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已上升至第11位。但中国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中国的科技企业是创新精神的坚定弘扬者、践行者。腾讯、百度等中国企业正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中国还拥有可再生能源、电子商务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极具创新力的企业。阿里巴巴、比亚迪、华为等中国企业正以其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舞台上大展身手。
由此,我明白了中国“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含义。过去十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4万家增长到40万家。去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如此高的增长显示了中国追求科技进步的决心。
创新快速崛起的秘密
人们可能会问,中国创新力量如此迅速地崛起,其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我能给出的答案是:开放的市场、开明的政策以及人才的持续培养。
首先,我认为市场开放改变了中国创新领域的游戏规则。通过鼓励竞争,推动商品和创意的自由流动,中国创造了一套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而且,中国鼓励创新的政策非常富有远见。中国将创新视作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科技、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近年中国在多个前沿创新领域的巨大进步,正是得益于这种远见。
通过战略规划、加大投入和其他激励措施,中国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发展铺平道路,为国家未来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今年两会上,中国再次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此外,中国对人才培养的持续关注也为创新增添了动能。通过加大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中国培养了一支高技能又积极进取的专业人才队伍,引领全国创新。中国有很多全球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且覆盖科学、商业、工程学等各个学科。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他们的工作激情,塑造了中国社会进步和产业变革的文化氛围。
当今世界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创新始终是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正站在这场变革的前沿,其骄人成就将对世界产生持久影响。能够在中国见证这个前所未有、令人激动的创新时代,我深感荣幸。(作者为新华社印度籍记者沙米姆·扎卡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