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扩内需 推动消费尽快恢复
2023-03-09 15:31:33 |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作者:刘戈 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政府工作报告》在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中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到工业化发展后期,消费成为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增长引擎。2022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2000美元,进入公认的消费主导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从最高时的60%多,下降到2022年的34%,可以说,经济重心已经转变为内需为主,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因而,推动消费尽快恢复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促进消费,关键是要提振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保障的信心。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稳定的就业预期和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消费信心的根本来源。如何让消费者普遍产生这几个方面的稳定预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

  一是要继续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民营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建立起来了,自然会传导到全社会80%的就业人口。

  二是继续放水养鱼,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良好营商环境,激发投资和创业。从近些年的商事改革成果看,开设企业的速度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效率明显提升、需要较高准入门槛的行业不断减少,总体而言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但同时一些隐性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发展,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面临极大的风险,需要民营企业有非常强的信心才敢于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没有天花板和玻璃门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敢于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三是继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从各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看,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尤其是重大疾病中个人支付的费用比例对激发消费潜力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四是政策推动更多的“半城市化”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在未来的15年,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由当前的4亿扩大到8亿左右,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这个数字的如期实现,是中国经济转型为消费主导的第一个大前提。

  五是鼓励消费领域的模式创新。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看,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中产阶级群体将迅速扩张,按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说法,就是进入了“丰裕社会”。在这个阶段,生产者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要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新的商业模式更容易建立起品牌,新的品牌更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成长路径,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品牌形象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者的欲望。

  这几方面措施落实到位,将对消费信心提振起到关键作用。(刘戈)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