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每个人内心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更要树牢底线思维意识,严格恪守职业良知和纪律规矩。
底线是每个人内心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法官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更要树牢底线思维意识,在为人处世和司法办案中必须严格恪守职业良知和纪律规矩,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不能逾越底线。
坚定理想信念,不能逾越政治底线。人民法院是国家司法机关,更是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要清醒认识为谁司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我们的终身课题,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常学常新、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在政治上保持头脑清醒,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审判实践中,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确保办案的政治效果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牢记职责使命,不能逾越司法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是党和人民对法官的期待,也是法官的职责所在。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使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真正把初心使命落实到具体的司法办案中,通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公正司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官作为司法裁判者,要做知法、守法、用法的践行者,正确行使手中党和人民赋予的司法裁判权,做到不偏不倚公正司法,不枉不纵秉公裁判,努力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坚决不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杜绝任何逾越法律、歪曲法律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枉法裁判现象的发生。
恪守纪律规矩,不能逾越廉洁底线。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清除了政法队伍中的一批害群之马,净化了法官队伍,教育整顿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反腐败斗争一刻也不能停歇。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规定,时刻绷紧廉政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三个规定”等廉政制度规定,切实把审判权关进制度的笼子,用严格的制度约束行为,确保公正司法、廉洁办案。要廉以修身,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慎独、慎初、慎微,经常自省、自警、自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在纷繁复杂社会中练就抵御腐败和各种歪风邪气侵蚀的铮铮风骨和金刚之身。
加强品行修养,不能逾越生活底线。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要严格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自觉加强品行修养,砥砺高尚品格,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树立新时代人民法官明大德、严私德、守公德的良好形象。要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生活情趣,丰富业余生活,通过参加格调高雅的文体活动,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舒缓办案压力,为完成好日益繁重的审判执行工作积蓄强大的精神动能。要加强八小时之外的自我约束,自觉净化生活圈,经常清理朋友圈和社交圈,谨慎交友,谨言慎行,防止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围猎”。要增强廉洁齐家意识,培养和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引导家属当好廉政“贤内助”,筑牢家庭“防火墙”,让家庭成为最坚强的廉政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