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2022-08-26 09:46:44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李浩燃
 

  以百姓心为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能写好“绿色答卷”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应该是参与者

  初秋时节,万物竞秀。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希望大家增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共同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思想就是力量。前不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一书出版发行,引发学习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明显提升老百姓获得感,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刻。”这10年,无论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大力气治理水环境污染、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整治,还是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各地区各部门坚决向污染宣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增强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以百姓心为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能写好“绿色答卷”,让群众持续感受到变化、不断增强信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建设美丽中国,其实也意味着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贡献。犹记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碳中和”冬奥会,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新标杆。今天,从创造荒原变林海奇迹的塞罕坝林场,到美丽经济已成为靓丽名片的浙江安吉,再到沙丘披绿衣、沙土变良田的库布其沙漠……一个个生动范例,印证着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成效。同时也为世界带来启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山西右玉曾是不毛之地,正是凭借“一张铁锹两只手,咬定绿化不放松”的劲头,当地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成就了如今的塞上绿洲;福建长汀一度“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正是依靠“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精神,大家苦干实干、持续治理水土流失,书写了绿满荒山的传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也都应该是参与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用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迸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伟力。

  国家森林公园云海磅礴、美不胜收,工人们在蓝天白云下的海岸维修船只,果农在田园风光中搬运刚采摘的鲜桃……最近,“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引发关注,大家纷纷晒出家乡蓝天,汇聚成生动的“天空相册”。一幅幅照片,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持续书写世所瞩目的文明史诗。

责任编辑:王誉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