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城市,文化点亮生活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侧记
2022-07-25 21:48:55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董璐
 

  盛夏的北京,繁花似锦,万物葱茏,处处生机勃勃。

  北京饭店金色大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徐徐开启。

  7月25日至26日,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推动文化创新 赋能美好生活”为年度主题的北京文化论坛在这里举行。

  在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嘉宾们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等议题发表演讲。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大戏看北京”“老城保护”等话题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智慧和观点在这里碰撞,思想和精神在这里交融,凝聚成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的广泛共识。

  主论坛上发布了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包括“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大红楼成为首都红色新地标”“琉璃河遗址考古新发现见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京召开”“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盛大开园”等十件大事入选。

  “北京拥有204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拥有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说,北京的博物馆吸引力不断增强,不少博物馆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交流合作。

  在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同时,近年来,北京还打造了“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据统计,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底,北京市216家演出场馆举办共计2292台22059场演出,观众人数达456.9万人次,票房收入6.67亿元。

  谈及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说,他亲身尝试通过网络直播推广三星堆文化,吸引了数亿网友观看。他认为,传统文化传承应勇于尝试,故宫主题系列纪录片、《唐宫夜宴》等都是其中的有益尝试。

  每一位嘉宾的发言都引起强烈共鸣,会场里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其独特的文化而更具魅力。

  北京历经3000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文化底蕴深厚。别具一格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成就了北京的独特城市魅力,融入到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久前,记者在位于东城区的颜料会馆看到,音乐悠扬婉转,鼓点铿锵激昂,一场精彩的文化演出正在上演。这座始建于明代的会馆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晋商会馆之一。自2021年10月鸣锣开演以来,会馆已举办包括昆曲、评剧、河北梆子、曲剧、杂技等多种演出,融合了戏曲、舞蹈、器乐演奏等多种表演形式。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铁峰说,“会馆有戏”是北京推动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未来将打造更多小而精、小而美的系列演出,进一步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在北京,不仅博物馆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人们享受到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文化设施的触角也在不断向市民身边延伸。

  “美后肆时”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是目前北京城区面积最大的街道级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体,为周边市民提供阅读、歌舞、戏剧、国学、艺术、文创、园艺、美食、健身等各式各样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体验。项目负责人潘丽说,中心自2020年9月开放以来,已开展公益类群众文化活动2700余场,推出的四合院音乐会、四合院单身青年节、四合院阅读生活节等活动很受欢迎。

  “美后肆时”寓意“四季更新,四时更迭,美好永不间断”。东城区景山街道汪芝麻社区居民吕楠说,这里活动丰富,我每周都带孩子来,不仅可以亲手体验植物栽培的乐趣,还了解到很多多肉植物小知识。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沿着京杭大运河通州段顺流而下,河面宽阔,绿树成荫,周边建筑和自然生态景观交相辉映。未来随着城市副中心剧院的开启,市民们将欣赏到更多演艺演出,收获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从古蓟城、唐幽州城、辽南京城,到金中都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城,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千年古城北京从历史深处走来。

  近年来,北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明之花处处绽放。随着中轴线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三条文化带”建设、“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深入推进,“北京”这张文化名片不断擦亮。未来,北京的文化味儿必将越来越浓,市民生活更舒适、更美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也将越写越精彩。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