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消费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提振消费需求、满足公众美好生活需求有所裨益,但前提是要对该行业依法依规地进行监管。
相信不少消费者都了解、接触甚至购买过代购产品,毕竟,专柜价900元一瓶的精华液,从代购处1000元左右就能到手两瓶;原价好几万元的奢侈品背包,从代购处购买却可以直接省掉几千元……通俗地讲,代购就是找人帮忙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不少消费者之所以青睐代购,原因在于可以通过跨地域的代购,获得比本地更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商品。
近年来,得益于跨境电商交易的繁荣,代购消费日益火爆,电子商务经营者、中介机构、专业代购商等主体也纷纷加入其中。不过,代购消费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负面问题也如影随形,例如境外代购涉嫌走私、延迟发货或者发假货、消费者维权难等。代购消费的野蛮生长,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亟待进一步强化监管。
目前,我国规范代购行为的法律法规散见于电子商务法、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较为原则,且缺乏系统性,对代购行为的刚性约束明显乏力,相关职责部门难以对其做到精准监管。
作为互联网技术催生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代购消费需要以网络作为交易信息沟通的媒介,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信用机制的约束,容易出现代购商欺诈消费者的情形。现实中,不少代购商只收货款不发货,或故意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形屡见不鲜,不但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也因线上“隔空对话”的维权模式,让消费者依法维权步履维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代购业务逐渐向海外发展,更给依法监管带来不小挑战。由于海外代购商品涉及到关税的征收专业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细致的法律规范,不法代购商利用代购业务从事走私、偷逃关税必然有机可乘。此外,如何引导建立代购行业的准入标准,规范其合法健康发展,仍需进一步探索。
总的来说,代购消费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提振消费需求有所裨益,但前提是要对该行业依法依规地进行监管。首先,有关部门要在摸清行业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代购行业准入标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代购经营者划定经营红线,并用足用活现有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代购行为严厉查处;再次,要建立起相关职责部门联合主导的代购商诚信档案,以信用惩戒倒逼代购商恪守诚信商业伦理。唯有加强监管,代购行业才有更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