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需对充值金额设限
2022-03-21 14:43:35 | 来源:东方网 | 作者:徐林生
 

  日前,上海市民朱先生向媒体反映,浦东新区胶东路519号“品至护肤造型”“19元洗剪吹”,只有充值才享优惠。在店员“车轮大战”下,2020年朱先生至少充值1万元优惠卡,2021年又充值3万多元。后来,他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为了不再被“抢逼围”,要求退卡退款。可没想到,充值时笑脸相迎,退钱时却遇到“心狠手辣”:所有打折消费全部按原价算,几万元的充值费,竟然只能退还6000元。

  面对门店不合理要求,无奈之下,朱先生向消保委反映情况,被告知对方涉嫌欺诈,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处理。于是,他又向浦东新区浦兴市场监督管理所求助。朱先生觉得身心俱疲,本来不想再作纠缠,希望当日尽快退款了结此事,然而门店又以走流程为由提出延后支付,最终双方不了了之。

  预付式消费经营模式准入门槛低、消费周期长,在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极易引发经营、道德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常见于美容美发、健身、教育培训、汽车保养等行业。主要问题有:诱骗充值、诱导消费、退卡(退款)难。涉事款项少则成百上千元,多则几万乃至数百万元。2020年6月,曾有媒体报道,上海一年逾70岁大爷,仅一年多时间就被某医疗美容机构工作人员诱骗充值、消费高达576万元,舆论哗然。

  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法律,允许经营者开展预付式营销,但相关规定操作性不强,缺乏约束性条款,显然滞后于实际,处理有关纠纷已“力有不逮”。消费者维权时,取证较难、成本太高,大多选择忍气吞声。像上述朱先生那样,申请退款被搞得身心疲惫者,不胜枚举。

  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既要提醒消费者增强风险意识,做到理性、冷静消费,切莫轻信广告宣传和商家口头承诺,以免上当受骗;又有必要尽快修定专门法规,落实监管责任,提高预付式消费经营门槛,细化约束监管措施,明确违规处罚标准,加大失信商家违法成本。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立法对预付式消费设限,在分门别类基础上,对预付式消费周期、充值金额设置上限。即:对预付式消费卡的消费周期,设置一个合理期限,如三个月至六个月,不得延长,否则无效;与此同时,对每张预付式消费卡金额设置充值上限,可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消费周期,以消费者通常消费标准确定最高充值金额,以避免消费者被商家诱骗明显过度充值。这样,有利于引导商家依法诚信经营,有利于消费者依法维权,可最大程度减少消费纠纷,维护市场秩序,一举多得。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