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两级法院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始终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丰富普法体裁、打造精准普法平台,不断延伸司法为民触角,开辟了一条充满特色的普法宣传之路,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四明”云法庭: 从线下到线上的智变
“这样的普法形式特别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超底盘开采不仅会危害生态环境,自己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2021年12月4日,20余名宁波矿业权人代表集中收看了依托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明”云法庭推出的“宪法宣传周”特别节目——宁波中院审理的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的精剪庭审视频。
这是一起某采矿厂超底盘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涉案标的额约2500万元的真实案例。宁波中院将两个多小时的庭审剪辑成半小时,在保留庭审全流程基础上提炼核心内容,配上字幕与相关法条,加入主持人导语和庭后采访,有效提升了普法效果。
此外,江北区、奉化市、慈溪市、宁海县等基层法院也在“宪法宣传周”开展了“四明”云法庭普法活动,深入基层一线,让老百姓在云端直击庭审现场。
据介绍,“四明”云法庭是宁波中院倾力打造的案例普法品牌。该平台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深挖法院案例“富矿”,针对行政机关干部、企业家、律师、学生、社区居民、村民等不同群体,精准化推送庭审直播、精剪庭审视频点播、法官释法等普法课程,案件类型涵盖刑事、民商事、行政、知识产权等。
早在2020年10月,宁波中院就与宁波市委党校合作建成了“云法庭”远程庭审观摩系统,通过专网形式为党校提供常态化庭审观摩和案例教学服务。2021年,宁波中院又将“云法庭”迭代升级为以“明法理、明公理、明事理、明情理”为内涵的“四明”云法庭,不断拓展案例类型和普法对象,并逐步实现了从“专网拉线”到“无线传输”的迭代升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前校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吴汉东也在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普法视频中受邀出镜,解读案例背后的意义。
短短一年时间,“四明”云法庭开展了80余场普法活动,覆盖4万余人,该项创新举措被写入2021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破案”故事汇:从承办人到演说者的转变
“这个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它是我院近年来审理的涉案犯罪金额最高、执行到位金额最大的案子。”在宁波中院第二期“破案”故事汇上,该院干警李萍辉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宁波中院在审理宁波某公司因并购被骗一案时依法快审快判,成立执行专班,加大追赃力度,三个月内赴深圳等地23次,共追回市值14亿元股票,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当晚,该公司负责人和当地政府领导也到场参加访谈。
“很荣幸,我成为了法治宣传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受邀成为本次活动主持人的浙江省人大代表、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首席主播李飒坦言。
2020年以来,宁波中院持续深入推进“三个建设年”活动,结合“周二夜学”,创设以学讲话、学理念、学先进,比实绩、比奉献、比风采为内涵的“三学三比”机关党建总载体,组织开展了“讲好战疫故事、弘扬下沉精神”“承诺创一流、争做模范生”“破案”故事汇等系列展示活动,其中,“破案”故事汇就是一个特色普法品牌。
据了解,宁波两级法院选择优秀判决,打造审判精品工程,努力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推选出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或影响深远的“破案”故事,由主审法官或干警代表以演说等形式展现,每次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等来现场观摩、指导和评判。
“‘破案’故事汇是讲好中国司法故事的有益探索,也是改进普法宣传方式的有益探索,更是党建和业务有机融合的有益探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震现场观摩后如是评价。
诉源治理、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自动履行机制、在线诉讼……这些“破案”故事犹如繁星,在每一项亮点工作中闪耀着光芒,既见证了宁波法院人无数个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日与夜,也通过宣传报道让数万网友看到了法官的风采,看到了宁波法院法官踔厉奋发、司法为民的智慧和情怀,看到了宁波法院改革创新、破解难题的经验和成效。
原创普法短视频:从可读到可视的演变
“宣传就是为正义发声。”
2021年12月,疫情突袭宁波市镇海区,宁波中院宣传员一人拍摄、剪辑的短视频《一个法院宣传员的隔离vlog》登上人民法院报视频号,此后该平台短短一个月内转发了4条来自宁波法院的短视频。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一法官被隔离在家,同为法官的妻子则隔离在法院,但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在线开庭定分止争,并义无反顾投入一线抗疫。这样的错位时空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感动了无数网友。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一线抗疫干警拍摄的《宁波法院人沉浸式抗疫vlog》在网络走红。
疫情突发时能频繁推出高质量短视频,正是宁波法院不断探索普法宣传工作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转变的结果。
早在2019年,宁波中院就推出了原创系列短视频《60秒普法喜剧》。该剧采用适合手机观看的竖屏形式拍摄,每集用60秒的时间,讲述一个案例故事,解读一个法律问题。剧中所有角色由宁波两级法院干警出演,略带夸张又不乏细腻的表演风格受到了网友的欢迎,目前已推出12集。
据介绍,《这什么呀?面啊!》以“一个小伙子在面里吃出一根头发,最终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成功”这一社会热点事件为原型,提醒消费者合理维权,告诫商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而《坐在宝马里哭》则讲述了一个关于泡水二手车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以“销售者构成欺诈须退一赔三”的判决结果,阐释诚信经营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后,宁波中院立即策划推出了12集民法典系列普法喜剧《“典”亮一生》,由象山县人民法院干警采用一人分饰多角的形式出演,列举了主人公“董点点”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高空抛物、高铁霸座、打赏主播等情形,让网友在捧腹大笑中轻松学到实用的民法典知识。
“请问我的案子可以找黄文娟法官办理吗?”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立案窗口遇到过不少前来咨询的当事人。他们是因为看到了全国政法系统“双百政法英模”、鄞州区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黄文娟释法析理的普法短视频和各类宣传报道,对其颇为信任,希望由黄文娟处理自己的纠纷。
为弘扬英模精神,鄞州区法院与当地电视台联合开设了《文娟有约》栏目,由黄文娟担任主讲人,录制了包括电信诈骗法律提示、实习生离职法律提示等多期节目。黄文娟还在疫情期间录制了提倡在线诉讼的短视频,向社会公众传递司法温度。
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小港人民法庭庭长彭晓晓时常自嘲“捧不红”。其作为主创人员自编自演自制的普法脱口秀《彭不红直播间》,以诙谐幽默的风格介绍法院人、描述法院事、讲述典型案例,开展小额诉讼、反诈、儿童权益保护等法治宣传,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目前,《彭不红直播间》共发布了14期脱口秀,被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转载,累计点击量超10万次。
法院原创歌曲:从模式困境到文艺创作的蜕变
普法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肩负着新使命、新担当,如何走出固有模式,化硬推广为软普法,让法律知识、法院工作、法官故事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去,宁波两级法院人从未停止过探索。
2022年1月18日,宁波中院的“依托微信小程序打造移动电子诉讼新模式”获评首届“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与这一喜讯一同问世的,还有宁波中院原创歌曲MV《共享年华》。
“新的世界来到,正义奔跑向前,数智赋能,让那服务永远在线。”《共享年华》由宁波中院干警作词、作曲,海曙区、余姚市等基层法院干警演唱。歌曲将移动电子诉讼新模式作为数字时代致敬的小切口,以温暖的文字和充满正能量的曲调展现了宁波法院人勇立潮头、青春奋发的共享年华。
词作者、宁波中院办公室副主任余宁介绍,歌曲创作酝酿始于2021年11月底,写歌过程中,疫情突袭,宁波法院干警在下沉一线的同时,坚持在线办案不停摆。于是,词曲作者连夜赶制歌曲小样,简易版《共享年华》MV一经发布就在各大网络媒体上获得超60万点击量。随后,宁波中院以相关改革举措参评“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奖”为契机,精心录制剪辑了歌曲MV。目前,歌曲及MV已通过数十家媒体和音乐平台公开发布。
“《共享年华》清新质朴,是一首普适性较高的歌曲。”宁波中院院长陈志君对歌曲的创作给予了全程关注和精心指导。“歌曲不仅展现了移动电子诉讼新模式催生的在线诉讼新常态,还唱出了广大法院干警在数字变革的浪潮中司法为民的不变初心和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其实,这已不是宁波中院推出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早在2020年春节疫情来袭时,《共享年华》词曲作者就合创了一首《特别纪念》,展现了宁波法院干警下沉一线的抗疫精神,社会反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