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少年审判26年,所办5300多个案件无一抗诉、无一投诉,所帮教的失足少年无一重新犯罪,并有30多人考上大学,努力“用法治为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海仪,在两会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连线采访。
在就任广州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前,陈海仪一直深耕于少年司法领域,打造了响当当的羊城金不换少年司法品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关的问题,自然是她的心头关切。
去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但陈海仪在调研中却发现了一些被法律忽略的隐秘角落。“比如文身行业,目前,对未成年人没有任何限制和监管;还有一些新业态的平台,比如私人影院、私人健身工作室,甚至一些自媒体平台,都出现了未成年人的身影。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对这部分行业是没有监管措施的。”这样的现状让陈海仪忧心,“一定要在这些新业态在工商登记之初,就把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贯穿其中,并建立起提醒、备案和监管机制,才能从全行业建立起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体系,使他们避开可能遭受的风险。”
此外,陈海仪还带来了《关于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议》、《关于建立新型婚检制度的建议》、《关于优化安宁疗护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缓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议》、《关于打破将血站剩余血浆用于生产血液制品壁垒的建议》等五个建议,这是陈海仪带着广州中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10位青年干警一起做的,他们结合所经办的案件,广泛收集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走访了社区和相关部门,听取了广泛的民意。
“人大代表不该仅关心自己的领域,还应该从自己的领域辐射出去,关注老百姓所思所想,把他们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做好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解决民生难题,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进入履职的第五个年头,陈海仪对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价值,有了深深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