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是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是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外语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多种、文化多样,很多地方的通用语言或官方语言属于“小语种”。目前,我国的小语种人才储备相对欠缺,加快与优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小语种,不仅要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等方面持续完善、加大投入,同时要为学习小语种的学生在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保障。特别是要为包括小语种在内的外语专业人才更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外语人才有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为共建“一带一路”奉献青春和力量。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无论是推动“硬联通”“软联通”还是增进“心联通”,都需要以语言服务作为支撑,也离不开建立在语言研究基础上的国别与区域研究。这要求我们培养的外语人才不仅要掌握语言,更要对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习俗习惯等加以深入的理解认识与调查研究。特别是在推动规则衔接和加强政策协调方面,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熟悉当地政策与国情、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并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才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更多具备法律、经贸、金融、管理、科技、历史、新闻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是推动具体合作的需要,也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精准传播取决于有效叙事,有效叙事依赖于语言通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受众,只有用他们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原则、方式等,才能真正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就要求外语人才不仅要充当语言的翻译,更要充当文化的使者,以多语种为基本工具实现分众化、精细化、定制化的精准传播,激发情感共鸣和价值共鸣,更好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从而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语言的魅力是巨大的,在达意的同时还可以传情,在通事的同时还可以通心。“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外语人才尤其是小语种人才大有可为。构建与共建“一带一路”相适应的外语教育战略,培养、造就、储备一批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必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