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坐拥张江“药谷”的上海市浦东新区,近日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通过强化制度创新、开展混合用地试点等措施,未来3年推动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的生物医药高地,2021年共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占全国的20%。目前,包括制造、服务和商业流通在内,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约2700亿元,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显露雏形。
当前,制约浦东乃至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用地问题。“浦东有土地空间,也需要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浦东优先,这是我们的郑重承诺。”在和12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面对面沟通时,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表示。
为实现“好项目不缺土地”,浦东新区正在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探索有突破性的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对土地出让实行“弹性年期+有条件自动续期”制度、试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等。
根据行动方案,未来浦东将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聚焦补链固链育链,促进重大项目落地,特别是要在小分子化学药物、抗体药物、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利用中央支持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政策,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规定提出,对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研发用物品实行便利化通关“白名单”制度。
“比如,血液及其制品是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必需品。进口是否顺利、及时,直接关系到每个研发项目的进程。‘白名单’制度解决了这个难题,为我们开展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徕博科生物政府事务负责人张文玲说。
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李晓亮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在全区推广“白名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