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很久,终于‘拔草’成功”……近年来,一种新型购物推荐方式——“种草笔记”迅速兴起。这种由消费者自发分享上传的“网红探店”“美食好物种草”等内容,在小红书、大众点评等App上流行。但近期一些“种草笔记”遭到质疑,被指弄虚作假。(1月4日新华社)
“种草”就是指被别人推荐商品有了对这个宝贝的购买欲,想买想入手,是“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种草”就是指被别人推荐商品有了对这个宝贝的购买欲,想买想入手,是“宣传某种商品的优异品质以诱人购买”的行为。
理想很丰满:你以为的“种草笔记”,用户们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用户体验,各类产品的吸引大量消费者观看;现实很骨感:台上的“种草笔记 ”可能并非来自真实用户亲身体验,而是由专业写手按商家需求“编造”加工。谓予不信,请听:“消费者永远都不知道小红书的笔记到底是出自真实体验,还是受广告商委托,随便搜一件产品,前排显示的高赞笔记都是千篇一律的夸好”。闻罢,你是不是有被“割韭菜”的感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一些平台上,“水分很大”、过度宣传的“种草笔记”一直存在。和一些电商平台的刷单、微博水军一样,哪里有“人民币”,哪里就能屁颠屁颠让他们“鬼推磨”。
种草笔记造假问题,诱导不少消费者不合理消费,让他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典型如热爱网购的田女士最近一年在网购消费中多次“踩雷”。她说,在某App上看到“种草”文章推荐后,购买了不少产品,但部分产品效果与推荐相差甚远。尤其是一款洗面奶,用完后脸就开始发痒;查询后才知道,这款产品属于“三无产品”。
“种草笔记”成为诱导消费者的“陷阱”,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信任,也会折损内容分享平台和分享经济的前途。对于这种乱象,监管部门要及时出手,平台也要作为。有律师表示,虚假种草或涉嫌违法,用户、商家及平台应杜绝此类行为。这说得当然没错,“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但笔者对“种草笔记”问题的解决,最期待的是有关部门也要像对待假冒伪劣商品一样来个“铁拳”,扫荡假笔记,清洁消费者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