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及推动制定相关法规规章的计划,其中包括业内人士已提出多年的“图书价格立法”。《规划》在“规范网上网下出版秩序”部分提出:严格规范出版单位与民营机构合作,严肃查处“买卖书号”行为。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有效制止网上网下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图书作为精神给养的载体,要有广度、高度、深度、速度、温度、厚度、力度和态度,满足全社会各阶层的需求,这需要建立包括作者、出版企业、渠道企业、读者在内的健康的生态系统。
近十年来,网售图书以低价引来流量和风投,但挤压了作者及出版企业的合理利润,作者的劳动没有得到足够尊重,挫伤了创作优质作品的积极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必然会扰乱出版市场秩序,导致图书产业生态恶化。作者和出版企业都深知网络低价售书的顽疾,但任何利益个体都是独木难支,都不想被市场和读者抛弃,在现实无奈的裹挟下深陷“剧场效应”的泥潭。
《规划》推动着图书价格立法,为“剧场效应”破局,促进作者、出版企业和渠道企业中的实体书店腾出手来规划高质量发展蓝图,各方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作者的劳动获得物质层面的有效保障,能促进优秀作品的生产。同时,出版企业应摆脱流量桎梏,迈向均衡发展,并且网上网下的渠道企业应避免恶性竞争,进行优势互补。
读者要建立健康的图书消费观,充分认知图书和阅读的作用、价值和意义。首先,图书是用来阅读的,而不是捡便宜撑门面的,关键在于阅读量而非购买量;其次,为知识付费是对人类文明起码的尊重,就好比吃饭穿衣要付费一样,滋养精神更应付费;最后,随着图书生态的不断完善,应加速更大范围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让阅读成为生活必需品,不断攀登人类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