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至今,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比疫情暴发之初人们的普遍估计要严峻得多。新冠病毒很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在后疫情时代,主要大国应如何看待国际关系、如何担当国际责任?
与疫情同步的,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竞争前所未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人类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2020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提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1年5月的全球健康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这场疫情再次昭示我们,人类荣辱与共、命运相连。面对传染病大流行,我们要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坚决反对各种政治化、标签化、污名化的企图。”习近平主席以深邃的思考向世界给出了“中国答案”——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头号军事强国,却越来越表现出“不自信”,特别是在疫情下大搞政治操弄,标签化、污名化,甚至挑动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对立。这不仅无助于本国抗疫,而且扰乱国际抗疫合作。在2021年创新经济论坛上,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忧心忡忡地说,美中关系正穿过隘口,从那里可以眺望两个不同方向,接下来要看选择哪一个方向。此话意在提醒中美两国,为了保护人类,绝不能发生冲突。这段话对中法、中欧关系同样适用。
法国在自身抗疫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表现不俗,并于2022年1月1日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中法关系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7次通话、3次出席中法德(欧)领导人视频峰会,共同出席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等重要国际议程,就深化双边关系、维护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非洲发展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为中法两国及中国与欧盟之间在抗疫和共促世界经济复苏方面进一步携手提供有力支撑。
疫情之下,中欧共克时艰,合作亮点颇多。2021年是中欧班列开行10周年,中欧班列年开行量从开始时不足20列到现在突破1.2万列,至今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通达欧洲22国160个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全欧。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畅通有序,成为防疫物资运输和各国携手抗击疫情的“生命通道”,在亚欧大陆建起“钢铁驼队”。
2021年中欧合作的另一亮点是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高效、优质的法国农食品加工业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协定实现了中国和欧盟两个大市场对彼此地理标志的互认,搭建了争端解决机制平台,降低了进出口成本,让茶叶、葡萄酒、奶酪等双方特色农食产品以更放心可靠的方式、更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渠道走进彼此百姓家,为全球经济复苏开了好头。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都致力于坚定不移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希望欧方实施积极的对华政策。”中欧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应当进一步肩负起促进国际经贸合作与交流保持畅通和开放的责任。今天,国际社会所需要的,是“未来一定会好起来、也一定能好起来”的信心。中法和中欧互利合作能够扎实有序稳健推进,双方能够以稳定的政策预期与营商环境共同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是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所在。
疫情面前,为了共同利益和责任,中法两国共同努力,把“应该有所作为”的共识切实落地成为“大有作为”的行动。一方面,推进以中法为代表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新领域,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法共同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的艰巨责任。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实现经济复苏任务最艰巨的地区。我们应该携手推进以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检测、治疗、康复、预防为专题的生物制药联合研究项目,支持世卫组织工作,共同帮助非洲国家做好疫情防控,努力实现新冠疫苗在非洲大陆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另一方面,以能源转型和低碳经济合作新领域为载体,开拓中欧绿色发展伙伴关系。2021年,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首次出访就选择欧洲,并提出构建中欧在抗疫、投资、绿色和数字、多边合作四方面的伙伴关系。疫情迄今的变化充分印证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对中欧加强抗疫、绿色等领域合作的战略预见性。
中国已经向世界作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用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不仅意味着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也预示着重要的国际合作契机。在中方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变的减排之路上,中法、中欧在民用核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给侧已有不少成功合作范例,也已建立良好合作基础和成熟合作机制。中法、中欧加强携手,其意义不仅在于联合攻克清洁能源储存运输等技术难关,更有可能让清洁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实现更均衡、更稳定、更安全的配置,让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目标尽早成为现实,让国家间能源关系从传统的化石能源竞争转向清洁能源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重要动力。
人类有限的力量和智慧应该务实、求实地用于通力合作,而非陷入猜忌恶斗、拉帮结伙、断路修墙的内耗中。各个国家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应该聚焦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加强全球治理的行动中,而不应该被引向意识形态对立或以意识形态为幌子谋取霸权私利的恶行中。
中国古人讲“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世纪疫情这样的不可抗力面前,再富有的个人、再强大的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紧密携手、形成合力才是智慧的选择,也是通向人类美好未来的阶梯。
(作者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专职副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