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为民办事
2021-12-13 11:24:0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贺雪丽 许颖
 

  图①:小学生们来到西安中院进行研学活动。

  图②:西安中院法官入户调解案件。

  图③:西安两级法院举办“学党史 、守初心、担使命”读书演讲比赛。

  图④:灞桥区人民法院法官指导当事人通过智能云柜办理诉讼手续。

  党史知识“口袋书”、“餐前半小时”党史微课堂、“电影+党课”党史学习……在一个个形式灵活、内容扎实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红色司法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干警心里,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全过程,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为民办事,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呈现出正确的“打开方式”。

  利民:灵活执行促成双方共赢

  用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打开案件执行双方的心结。2017年,被执行人为西安明珠商业管理公司的478件系列租金拖欠案件陆续进入执行程序,面对被执行人拒不申报财产的情况,西安中院果断对被执行人进行搜查,查出隐匿资金68万元,一次性执结39件案件,有效震慑了被执行人,给申请执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开局执行顺利,但如何彻底执结系列案件,成为接下来需要攻克的难题。执行法官通过实地核查,了解到除已查获资金外,被执行人确有因商铺招租不满而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面对情绪激动的申请执行人,西安中院法官写了一封“给明珠案件申请执行人的一封信”,通过手写、邮寄这一传统方式真诚的和申请执行人沟通,引导他们冷静分析现状,采取有效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不要仅仅停留在发泄负面情绪的行为上。另一方面,面对被执行人,经过法官不懈努力,多次推心置腹地谈话,终于使被执行人由拒不执行到同意分批执行。

  执行团队趁热打铁,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见证下,以直播方式接受申请执行人及社会监督,充分保护申请执行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并且最大限度保障被执行人正常经营。此案的执行,有效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优化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保护了营商环境。今年5月,478件案件全部执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法院执行标的额共计9.77亿元,目前已经执行到位金额8.14亿元,其中,西安中院执行农民工工资案件22件,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在有效保护申请执行人,特别是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保护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爱民: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在王某与李某离婚案中,未成年婚生女随李某生活,李某起诉要求王某支付抚养费。法律关系虽然简单,但因涉及拆迁安置、探视权等多个问题,实际上矛盾错综复杂。

  “对我们来说这只是要审理的众多案件之一,但裁判结果影响的却是这个小女孩的一生。”主审案件的刘法官表示。刘法官与被告王某进行推心置腹地沟通:“李某一人抚养孩子确实存在困难,而孩子过得好,父母才能真正没有后顾之忧,去为自己的后半生谋求幸福,您说呢?”随着法官耐心的劝解,王某也意识到双方这样赌气僵持不下,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对孩子心理健康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且,王某当场给女儿支付了抚养费。

  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治雨露的悉心浇灌。近年来,西安中院全力做好涉未成年人刑、民、行政案件审理工作,同时积极致力于法治宣传、社会调研、判后帮教等。2018年以来,该院与团市委、教育局联合开展“红领巾法学院”品牌创建活动,陆续命名了全市26所中小学校为市级“红领巾法学院”,指导推动一批中小学校通过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普法情景剧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让孩子们当“模拟法官”,做“普法导演”,在编创实践中学习法律,树立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了法治宣传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截至目前,西安中院审理涉未成年人监护、侵权等民事纠纷1647件;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计受理涉未成年人案件355件案件,审结222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便民:法庭开到了老乡家

  今年6月的一天,烈日炎炎,蝉鸣阵阵,在西安市临潼区上邢村邢某甲家的庭院里,西安中院几名法官和村民围坐在一起,仔细探讨一起邻里相争多年的案件。

  邢某甲与邢某乙本是同村亲戚,多年前,邢某甲开始居住在邢某乙的空置院落,后经中间人说和,双方达成房屋买卖协议,并由邢某甲支付邢某乙部分房款2.6万元,又过了几年,邢某甲再次支付剩余5000元房款时,被邢某乙拒收。随后,邢某甲翻新房屋,遭到了邢某乙阻拦,双方大打出手,引发了其他3起人身及财产损害赔偿案件,多年以来,这对邻里矛盾重重。

  最根本的冲突点在哪里?为什么尾款会被拒收?法官凭借多年调解经验,察觉到可能是随着时间推移,市场行情变化较大,双方对之前约定的房款数额产生了分歧。在认真与当事人沟通后了解到,确实由于房款支付时间跨度较长,邢某乙对当时约定金额产生悔意,认为自己吃亏了,于是拒收尾款并阻拦邢某甲翻新房屋,导致后来发生一系列冲突。

  找到症结所在后,法官邀请村上了解案情的老干部协助,就地组织调解。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打通了当事人的心结,说服邢某甲鉴于尾款拖欠时间过长及市场变化较大,给予邢某乙适当房款补充,并依据双方伤势及财产损失情况提出合理的赔偿建议。最终,促成了本案和另外3起相关案件全面化解。

  西安中院组织干警观看党史教育片《马锡五断案》电影时,法官马锡五多次提到“咱们要走到群众中间去,用证据说话”“办案子不但要动动脑,还要动动腿”等办案理念,在西安法院干警中引发深深共鸣。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促成案件和解,也为邻里间的后续相处能够打下良好基础,西安中院积极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将法庭开到老乡家,减少群众奔波诉累的同时,对在场村民起到了“以案普法”的作用,潜移默化中推进了基层社会稳定及综合治理水平。

  为民:“不只作判决”的法官

  在某物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中,赵某等七人在该公司工作十余年,双方因解除劳动关系发生纠纷。由西安中院行政庭副庭长崔志刚等组成的合议庭对案件深入研究后认为,如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机械办案,一方面可能引起群体事件,另一方面可能产生信访事件,很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于是合议庭决定,尽最大努力做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于源头。

  因双方初步提出的调解方案差距较大,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于是,今年6月,崔志刚一行前往该公司查看现场,与负责人进行沟通,之后,采取对赵某等七人按岗位分批次逐人做调解工作的方法,将矛盾化整为零。最终,各方对调解方案达成一致,且该公司当庭支付和解款,赵某等七人撤回上诉,该群体性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安全市法院网上诉前调解案件12234件。在做好案件调解的同时,西安中院在全市广泛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劳动争议诉调对接试点、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试点,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吸纳128家特邀调解组织、1120名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诉前委派调解纠纷案件80562件,化解纠纷22363件,有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减少了群众诉讼负担,节约了司法资源,构建了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以及中小投资者维权意识的增强,证券群体性纠纷诉讼大幅激增。

  今年9月28日,西安中院从515件投资者诉延安某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件中,选择了一件典型案件审理,并进行了示范宣判。示范判决围绕共性事实和法律争议点展开了充分论述,已被示范判决所认定的共性的事实,平行案件的当事人无需另行举证。且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将若干平行案件合并审理,简化了庭审程序,极大提升了审判质效。

  案件宣判后,原告与被告延安某上市公司达成和解,相关款项已履行完毕。针对其他514件平行案件,西安中院于今年11月8日至9日进行了集中开庭审理,在示范判决确定的核损标准、责任承担等事项基础上,当庭和解、当庭给付、当庭撤诉89件案件,当庭履行款项370万元。“又快又公正,我们很满意。”原告纷纷表示。

  人们通常将证券交易中的中小投资者叫做“散户”或“小股民”,在证券交易活动中处于弱势,当庭和解并给付大额赔偿金,在群体性证券诉讼案件中并不多见,西安中院以实际行动向“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惠民:一站式诉讼服务提质增速

  西安中院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落实刑事案件律师全覆盖和司法救助规定,做到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治理在源头。西安中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成果被最高人民法院评选为“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在今年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西安法院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办案思路,征求收集“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措施200余条,找准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截至目前,全市法院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共计231项,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事项2531件,依法对困难当事人减免缓诉讼费150万余元,“24小时自助法院”“无诉社区”建设等一大批办实事举措落地实施。

  奋斗者不舍昼夜,为民者砥砺前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西安中院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审判执行工作效能,实现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促进、双丰收。西安中院将从党的百年征程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聚焦主责主业,心系群众所需,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途径、低成本、高效率解纷需求,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入干警的脑海中,走到审判执行的环节中,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