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上随机抽奖,可以多次抽中一等奖。凭借大额奖券再支付一定费用,就能获得一款标价超过实际支付费用好几倍的家电等产品……这是当前一些平台上“幸运大抽奖”活动的情景。那么,这样的抽奖活动玩的什么套路?近日,记者调查显示,这种“一抽就中”一等奖的抽奖营销暗藏猫腻。(11月16日《工人日报》)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少商家为了达到商品促销的目的,往往会通过“抽奖”营销的方式,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笔者以为,只要商家能够通过“抽奖”营销方式,既实现商品促销,又让利于消费者,达到“双赢”,这都无可厚非。
但事实上,一些商家,尤其是网络平台电商,为了达到促销目的,竟打着“抽奖让利”营销的幌子,先把成本很低的商品“虚标高价”,再采取“一抽就中”的抽奖营销方式,忽悠、欺骗消费者。比如:一款标价2300元的高端智能AI扫地机器人,消费者通过抽奖只需支付380元即可领取。但有受骗的消费者表示,这款扫地机器人特别轻、质量一般,“充电几小时,工作十几分钟”。
而另据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线上抽奖活动完全可以通过后台进行操纵,把程序“写死”,随意设置中奖比例等参数。同时,商家在一些头部电商平台里上架抽奖中涉及的商品并以较高的标价展示出来,以此增强抽奖活动的可信度和消费者的“获得感”,一般比较具有迷惑性。这类低配置、高价位,利用随机抽奖等方式引诱消费者购买“高价值”商品的促销方式,本质上是虚假的“有奖销售”行为。可以说,“一抽就中”的抽奖营销暗藏猫腻,其实就是商家在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
根据《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商家如果以“抽奖”为名实际进行促销活动,且销售的是质次价高的产品,应构成消费欺诈。同时,如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架抽奖中涉及的商品且以较高的标价展示,并没有依据和实际交易,则构成了价格欺诈。可见,“一抽就中”的抽奖营销方式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营销欺诈”行为。
因此,笔者以为,要戳穿网络平台电商“一抽就中”的抽奖营销猫腻,还需“多方发力”。首先,网络电商平台应积极承担起严把关的主体责任,把好“审核关”,切莫任凭无良电商通过“一抽就中”的抽奖营销猫腻扰乱消费秩序和消费环境。其次,监管要“发力”。市场监管、物价、消保委等职能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和查处的职责,对“一抽就中”的虚假营销行为要给予“黑名单”“高额罚单”,甚至是“从业禁止”等处罚,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倒逼其自觉遵守行业规则。其三,消费者要“发力”。消费者一旦遇到商家“一抽就中”虚假营销行为时,既要擦亮眼睛,理性参与,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物价部门及平台进行举报,学会依法维权。
笔者相信,只要平台、监管和消费者形成联动,共同“发力”,就一定能戳穿平台电商“一抽就中”的抽奖营销猫腻,从而既营造一个真实、健康、良性的营销环境,又避免消费者被收割“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