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 检验信息安全
2021-11-05 14:43:09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汤华臻
 

  “双十一”电商购物节临近,各大平台好不热闹。大促之时,骗子也没闲着。有网友吐槽,自己的快递还在运输途中,就接到了“包裹丢失给予赔偿”的诈骗电话,对方不仅对买家信息了如指掌,且更换号码狂轰滥炸,气焰颇为嚣张。

  当今社会,“信息就是金钱”,记录着消费者基本信息的快递面单成了一些人眼里的香饽饽,甚至衍生出一整条灰色产业链。有媒体调查发现,在这个地下信息市场中,“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应有尽有,“学生、白领、老人、妈妈”门类细分,体量之大、定位之准让人咋舌。而这些信息被“二道贩子”层层转手,用以电话推销还算“小巫”,有些还被用以电信诈骗、境外博彩等违法行为。可以说,快递面单失守,轻则令消费者不堪其扰,重则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着实不是小事。

  多年来,相关问题屡屡被曝光,整治行动也开展过多次,但效果依然有限,主要问题在于链条漫长、顾此失彼。个人信息流通经由电商平台、物流系统、快递网点、送货小哥若干环节,而每一环节都被证明存在漏洞。有的商家一手卖货一手卖信息,有的物流系统操作员甘当“内鬼”,有的快递小哥对面单逐个拍照……这些情况导致单管一头只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惟有全链条、全系统地“打补丁”,织密信息保护网络,才能有效切断灰色产业链。

  本月初,《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落地,其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既已有法可依,就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维护法律的刚性。在此基础上,更应围绕不同责任主体,拿出针对性的预防举措。比如,对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相关部门要倒逼其完善消费者信息管控体系,是否可以跟公安等部门做好全方位信息联动?对出现监守自盗的公司,监管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对企业的快递许可降级?快递小哥是否有必要掌握用户全部信息,是不是应该让快递隐私面单成为行业标配?推动这些工作可能需要一定成本,但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坚持的企业经营底线。

  没有信息的安全,就不会有信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附加值越高,越不能任其被盗用滥用。“双十一”在打响电商大战的同时,也打好信息安全保卫战,才能实现商家、消费者和市场的多赢。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