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与文物、考古有关的热门话题屡屡见诸媒体,但最近有一则相关新闻成了“反面”教材——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的一份通报显示,经查,2020年4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阜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长期不在考古工地,现场发掘人员擅自变更考古发掘计划,动用大型机械挖掘破坏文物。
针对发现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即时向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反馈了检查情况,责成加强考古管理、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文物安全。
阜阳古城遗址发掘墓葬46座,灰坑41个,有上至仰韶下至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历史意义上来说,其都绝非无足轻重的存在。不难想象,当埋在地下几百年上千年的脆弱文物遇到“粗暴蛮横”的挖掘机,会是怎样的惨烈景象。也不难想象,当动辄要花数年来“复活”一件文物的修复师们,知道他们心中的宝贝甫一出土就遇此大劫,会是如何地心痛。
今年以来,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器物坑的发掘工作,两次成为舆论场的“顶流”。直播平台上,好奇围观的网友络绎不绝,有人笑称这是“一人考古,万人监工”;有人花半个月时间纯手工复制出了“堆里”新出土的黄金面具;根据三星堆文物制作的表情包,一时间在各社交网络刷屏……
除了精美文物,发掘现场的全方位保护也让人印象深刻——器物坑上搭起考古发掘舱,文物出土前套上3D打印的硅胶保护套,考古人员身穿防护服,现场设置恒温恒湿环境的实验室……这些让外行人大呼“高科技”的一切,都是为了把发掘行为对文物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难以想象的是,在我国对文化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大众对文博行业的认知不断加深、考古发掘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当下,安徽阜阳古城遗址居然会遭到如此野蛮发掘,并且这种野蛮发掘是发生在专业团队身上。
从几年前《我在故宫修文物》“出圈”,到《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综艺节目、纪录片的走红,再到今年初由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三星堆“上新”掀起的一轮轮博物馆打卡热潮,坐冷板凳多年的文博工作一时间成了“香饽饽”。而此番安徽阜阳古城遗址的遭遇就像一瓢冷水,提醒人们,文博行业仍有待规范的行为和待补齐的短板。
海昏侯墓发掘项目领队曾说,考古走出“象牙塔”迈向公共考古范畴,这是当代考古学的使命,“但考古不能因此娱乐化,它的本质仍是科学研究”。
既然是科研,必然需要严谨的态度。在阜阳古城遗址发掘现场,负责人长期缺席、工作人员擅自更改计划是造成文物受损的直接原因。这既讽刺,也值得反思:面对重大的文化遗存,相关人员怎会如此缺少责任心和敬畏心?缺少工匠精神?
同样应该注意的是,国家文物局在关于此事的通报中提到,要积极争取各地方政府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扎实推进考古机构和队伍建设,缓解基本建设考古任务压力。
考古工作能不能做好,从业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环境既包括公众对文博行业的认同,也包括政府部门对考古发掘从政策到资金等方方面面的支持。只有如此,考古,以及其他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行业才能真正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
类似“用挖掘机考古”的事情,坚决不能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