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法院石浦人民法庭审判团队带着国徽上渔船开展巡回审判。孙素静 摄
宁波市江北区法院慈城人民法庭法官到农村巡回审判。凌宇磊 摄
借助“线上法庭”,宁波市海曙区法院望春人民法庭法官在线指导调解员化解纠纷。陈 艳 摄
余姚法院梁弄人民法庭法官到村里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卢文静 摄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当事人一件事”改革,精准发力、便民利民;建强矛盾纠纷化解“桥头堡”,持续深化诉源治理;打造“一庭一品”特色品牌,全面夯实强基导向,大力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实现新跨越,切实为促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赋能助力。
优化法庭布局
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民法庭是法院的神经末梢。为此,我们根据辖区人口分布、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对全市49家人民法庭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延伸司法为民触角,把审判法庭搬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志君告诉记者,今年2月,宁波中院成立了“推进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主动作为,进一步推进人民法庭专业化、智能化、全方位发展。
近年来,余姚市梁弄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余姚市人民法院梁弄人民法庭承担起了旅游巡回法庭的特殊使命。
今年上半年,陈某打算在梁弄镇大岚村开发景点,却因建设工程堵住了黄某承包的山林出入口,被起诉至梁弄法庭。法官勘验现场后认为,旅游项目不能停,村民诉求也要解决,于是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陈某将游人步道铺设至黄某承包地旁,这样既保障了黄某的通行,也使项目顺利进行。
2020年6月16日,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慈城人民法庭利用巡回审判车搭建“移动法庭”,在山东村上演了一场特殊的法庭调解。法院依法确认照料孤寡老人30年的邻居老徐获得一半遗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全国两会首场全媒体直播访谈,与该案主审法官现场连线,用小案例彰显大道理,传递崇德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宁波全市现有49家人民法庭,数量居全省首位,此外,还设立了12个巡回法庭、11个巡回审判点,形成了以中心人民法庭为主,巡回法庭、巡回审判点为辅的多层次、立体化司法服务网络,提高了司法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全市法庭覆盖宁波面积和人口率达83%,并以全市基层法院27%的法官人数办结了全市基层法院45%的民商事案件。
在优化法庭布局的同时,宁波法院多措并举,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让人民法庭的硬件与软件实现双提升。
宁海县人民法院6个人民法庭均与企业、村委会等建立党建联盟,积极参与“三服务”活动,成为宁波法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法庭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典型代表。
余姚法院陆埠人民法庭负责人叶科技扎根基层法庭十余年,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姜山人民法庭庭长周小鸥将一线审判经验转化为优秀代表建议,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小港人民法庭副庭长彭晓晓创新普法方式,生动展现了宁波法院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的丰硕成果。
今年4月,宁波中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全市法院开展“千名代表委员走进人民法庭”活动,邀请1000名代表、委员走进全市人民法庭,有力诠释了宁波法院通过开门纳谏、问计于民,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质效的信心与决心。
践行便民利民
聚焦“当事人一件事改革”
人民法庭是法院和基层群众联系的窗口和纽带。如何让司法更贴近人民,努力实现“办案最公、用时最少、老百姓司法获得感最强”的目标要求?宁波法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力探索。
今年4月,李某因一起交通事故受伤,她在慈溪市人民法院范市人民法庭打了一场官司。判决生效后,对方并未主动履行赔偿义务,李某只能申请强制执行。以往,她要前往30公里外的慈溪法院,但现在,在家附近的范市法庭就可以申请执行立案。最终,双方不仅达成执行和解,李某还获得了司法救助金。
让李某享受到如此便利的,是慈溪、宁波市镇海区等法院积极开创的法庭“自审自执”闭环纠纷新模式:法庭通过打造立、审、执一体化的人民法庭办案团队,强化审执联动,确保胜诉当事人权益得到及时兑现。宁海法院通过将执行团队下沉至人民法庭,取得了实际执行率81.18%,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二,平均执行天数同比下降6.5天的良好效果。
2020年,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西郊人民法庭创新物业纠纷多元调解新模式,实现辖区6个小区物业费欠缴清零。这一成效的背后,是宁波法院积极探索的人民法庭类案集中管辖模式。除指定管辖案件外,部分法庭集中办理金融、道交、物业等特定案件,努力实现专业化、精准化司法服务在法庭的提质升级。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法院方桥人民法庭是一家不动产审判专业法庭,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共受理659件涉不动产纠纷案件,调撤率达85.79%。
为进一步激发人民法庭为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原动力,宁波中院指导各基层法院聚焦辖区群众和企业司法需求,创建城市、城镇、山区、渔港等各具当地特色的人民法庭品牌。通过海曙西郊“社区流动法庭”、镇海骆驼“法暖外来人口法庭”、象山石浦“渔港法庭”、宁海深甽“山里人法庭”等,把司法服务精准延伸到基层最前沿。
2020年9月,收到象山县人民法院石浦人民法庭抚养权纠纷开庭传票的刘某十分焦急,当天已是周五,可下周就要“开渔”。没想到,法官在得知情况后一下子解决了他的难题:在征得原告同意后,法官将开庭时间安排在了周六上午。
休渔期是渔民们一年中最为闲暇的时间,也是“渔港法庭”最为忙碌的审判“黄金期”。2020年以来,石浦法庭有45%的案件在四个半月的休渔期内开庭,平均审理天数仅30天。
深化诉源治理
建强纠纷化解“桥头堡”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宁波法院自觉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枫桥经验”等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主阵地作用,着力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去年10月,因为一笔4600余万元的巨额债务,一名债权人来到宁波市镇海区矛调中心。当时,镇海区人民法院骆驼人民法庭已在全省率先整建制入驻区矛调中心,形成了全程指导调解员化解纠纷的工作机制。调解员将被告约至矛调中心后,又叫来法官和执行员共同调解。调解员以情动人,法官以理服人,执行员详细阐述自动履行红利,当天晚上,双方达成调解。
“我本来以为这些油钱最起码要大半年才能到手呢!”看到转账信息,象山某加油站老板陈某露出了笑容。
这两年,村民张某陆续拖欠了陈某近2万元的柴油钱,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乡里乡亲”共治驿站,没想到很快就调解成功了。
今年4月,象山法院定山人民法庭在行政村试点设立“乡里乡亲”共治驿站,借力党委乡镇以及基层调解组织、网格力量,初步形成了以“法官说法、警民说事、综治调解、乡贤参事、村民说事”相融合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使得诉前调解更加精准高效。
此外,慈溪法院积极组建“网格法官”队伍,下沉力量“融网进格”,定期入网指导调解、开展法治宣传、进行纠纷预警,扩大基层纠纷化解力量,从而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2019年至2020年,宁波全市法院收案量分别下降3.04%和3.29%,2020年诉前纠纷化解率达41%,同比上升22.25%。
打造“线上法庭”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今年以来,宁波法院以“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和“未来智能法庭”建设为契机,利用数字化手段,全力延伸人民法庭职能触角,在余姚法院“E站法庭”、海曙区法院远程指导解纷机制及鄞州区法院探索推进的“司法数据研判预警平台”基础上,倾力打造具有新时代人民法庭特色的“线上法庭”。
该平台以司法为民、司法依靠人民理念为引领,以人民法庭为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设置快捷解纷、司法协助、数据分析、法治宣传等功能模块,线上连接矛调中心、镇街村社、协会商会及调解员、网格员等组织和个人,具有全流程集约融合、多元解纷主体共享互助、多终端操作便捷等特点,助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升。目前,“线上法庭”已在全市范围内试点运行。
通过快捷解纷功能模块,人民调解员可以发起在线调解,并邀请法官远程指导,达成调解协议,还可申请在线司法确认。北仑区白峰街道矛调中心在处理一起邻里纠纷时,连线北仑区法院柴桥人民法庭,法官从法律规定、后续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指导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通过司法协助功能模块,法官可以发起由网格员、调解员等协助送达法律文书、协助调查、完成部分执行协助事项的相关请求,也可以协调基层组织帮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体验在线诉讼的便利。在一起涉老年人的离婚案件中,奉化区法院江口人民法庭法官通过“线上法庭”向后胡村网格员发起协助调查,了解夫妻生活情况。最终双方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离婚协议。
通过数据分析功能模块,法庭可以采集相关审判数据,将分析结果通过“线上法庭”向社会公开,为基层实现精准治理提供参考。下一步,该功能将进一步拓展,平台可提取法庭辖区内案件信息,生成解纷地图和风险评估报告,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通过法治宣传模块,巡回审判的直播画面可以精准传输至各乡镇一个或多个网点,典型普法案例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宁海法院深甽人民法庭还联合镇政府成立了“青年法治培训基地”,通过“线上法庭”开展培训。利用分屏形式,法官一边授课,一边展示课件,并随时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
下一步,宁波法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便于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原则,不断开创新时期人民法庭工作新局面,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