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防疫举措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差一点都不行”,对此,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文明习惯有助于抗疫,同时也是个人享受健康生活、社会节约运行成本的必然要求。疫情终会过去,但常态化防控是一个破旧立新、提升文明的契机。以小成本撬动整个社会的大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历经艰苦防控,目前,国内疫情形势逐渐明朗——南京疫情趋稳向好,扬州疫情拐点可望,全国中高风险地区数量有所下降。就北京而言,本土确诊病例多日“零新增”,多个涉疫小区解除封控,积极态势给予我们信心,但必须看到,当前抗疫战果尚不稳固,远没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媒体曝光的一些人、一些地方已提前解除戒备,这种冒失很可能滋生新的风险。
纵观种种“跑冒滴漏”现象,大多发生在城市的“里子”。眼下,在大厦、商超、医院、车站等城市“面子”,测温验码、消杀排查都比较规范,可在一些胡同、小区及“七小”场所里,防疫规定却落实不到位。有的小店消毒频率不足,也没有坚持扫码测温;有的小区查证松散,聚众打牌下棋的居民不少;一些餐馆内,顾客索要公筷,服务员却一问三不知。再从个人的角度看,虽然广大市民都有防控意识,但一些人在执行上标准缩水。明知不该聚集,还是禁不住扎堆;明知“一米线”要求,排队时还是忍不住往前凑;明知公共场所要戴好口罩,但天一热就不自觉往下拉……这些看似小节,实则都是隐患。
与病毒缠斗一年多,出现厌战情绪、疲沓心理乃人之常情。但今时今日,疫情还没有结束,仍正制造着新的危机。放眼世界,在“毒王”德尔塔的侵袭下,全球日增确诊病例一度突破50万例,个别国家和地区因疫苗接种落后,面临疫情全面失控的风险。与此同时,比德尔塔传染性更强的拉姆达已蔓延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再看国内,新增本土病例尚未“归零”,本轮疫情更暴露出基层防疫存在的一些漏洞。九月即将迎来开学季,大规模人员流动不可避免。接下来进入秋冬后,人们的室内活动增加,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形成叠加风险。总而言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长期存在。特别是北京,现在已进入冬奥时间,更要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更好担起“双奥之城”的历史使命。
毫厘之距,经不断累积最终可能差之千里。抗击疫情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之所以能够以最快速度控制住疫情,除了果断决策、硬核举措,还在于大家对防控工作的支持配合,对生活习惯的优化调整。反过来,疫情出现反复,不是防控措施失效了,更多是在执行环节和生活细节上掉了链子。可能一次任性的聚众打牌,就导致十来个人被感染;可能就在污染环境中解开了一下防护服,就被新冠病毒钻了空子……种种案例无不表明,执行防疫举措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差一点都不行”,对此,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坚持常态化抗疫不松懈,涵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我们才能携手共筑坚强屏障。
文明习惯有助于抗疫,同时也是个人享受健康生活、社会节约运行成本的必然要求。勤洗手,常消毒,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保持一定社交距离,都能起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比如,去年冬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戴口罩的“意外收获”——身边感冒的人变少了。英国一项研究为此提供了佐证:戴口罩可将发生流感样疾病的几率降低约6%,当家中有人感冒时,其他人如果戴口罩,患病的几率可能会降低约19%。从社会运行层面来看,扫码登记等举手之劳,在流调溯源等关键时刻会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而在线办理、预约出行等防疫形成的习惯融入生活之后,我们也深感生活日程变得更有规划了,许多公共场所的秩序更加井然了。既然大有裨益,不如趁热打铁,在常态化抗疫中进一步夯实文明生活习惯。以小成本撬动整个社会的大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今天的北京已经是一座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正朝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不断迈进,理应发展出与其匹配的公共守则与文明风貌。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因子,因此,近些年北京持续在文明小节上发力。比如,《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将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好习惯写入法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充分压力去矫正小节,消除侥幸心理,这不仅是巩固抗疫成果的需要,也是在为新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检验文明,不在于城市规模,不在于市井繁华,而要看普通人的行为举止。疫情终会过去,但常态化防控是一个破旧立新、提升文明的契机。从进一步夯实文明习惯开始,由点及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才能体现出和“首善之区”相匹配的文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