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我和儿子再一次奔向鹭林,想要与久违的鹭鸟打个照面。当我们兴致勃勃赶到时,却不见鹭鸟翔集的盛景,唯有空空的巢,像一枚枚黑色的棋子,寂寞地落在那里。这让我们很是失望,鹭去了哪里?它们还会回来吗?儿子的发问让我陷入沉思。
三年前,我所居住的小城,降下一场罕见的大雪,冰封雪盖的淮河上,一群鹭与我偶然邂逅,它们傲然于天地的模样,让我深深记得。自此以后,便爱上了这群可爱的精灵,对它们的行踪格外留意,每当穿越淮河大桥,总要向河面凝望,日子久了,竟成了习惯。
今年初夏,偶然刷到抖音上网友在淮河岸边,拍摄群鹭归林的画面,顿时心花怒放,便对那片鹭林充满向往,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于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周末,我和儿子沿着曲折的河堤,按图索骥骑行,像探寻宝藏一样,小心翼翼,寻寻觅觅。
走着走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隐约间听到呱呱的叫声,循声而去,眼前赫然出现一片林子,一个个黑巢,镶嵌在一个个树梢。走到近前,才发现是一片人工种植的林子,看叶子像是杜仲树,约莫有数百棵之多,树干笔直挺拔,枝丫开散密致,直插云霄。
环顾左右,我发现林子的选址很妙。一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边是奔流不息的河源,我不禁为这群精灵的智慧点赞。拉近镜头,定睛细看,小白鹭、中白鹭、苍鹭,白色的、灰色的、花色的,它们拥挤着、跳跃着,栖息在山水之间,映着蓝天白云,场面蔚为壮观,十分震撼。
一棵树上,鹭巢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几个,但凡可以搭窝的枝杈,尽是密密麻麻。巢很简单,浅的像个托盘,看上去弱不禁风,却容下三三两两的幼鹭,成鹭不时盘旋而来,给它们投喂食物。幼鹭伸长脖颈,拍打着翅膀,叽叽呱呱,互相竞食,目光所及,皆是如此。
桐山淮水,这一方净土,造化了鹭鸟们的安乐窝。它们在这里孵化幼鹭,倾尽全力哺育,无畏酷暑,不惧风雨,一次次满载而归,一天天庞大族群。寥寥数月,幼鹭羽翼丰满,腿爪强壮,待到学会飞翔,掌握捕食技能后,便正式入列鹭群,开始一生的远航。
一阵尖锐的蝉鸣,拉回我的思绪。刚刚立秋,便已鹭去巢空,我很佩服鹭鸟感知时令的能力,对于季节的更替,这些自然的精灵总是先于我们知晓,它们是人类无言的老师。回家的路上,儿子说鹭鸟去了它们奶奶家,过完暑假就回来了,他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进而一阵阵心酸。
人生何尝不是呢?为了学业,要奔赴异地;为了工作,会选择远方;为了生活,能背井离乡,凡此种种,生存抑或生活。安身立命也好,追逐梦想也罢,无论何种缘由,我们总要在一个地方停留,短不过一个擦肩,长可能是一辈子,或短或长,都在我们一念之间,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长大是一段旅程,任谁也逃避不了,瓜熟蒂落,生而为人,可以天真烂漫,童言无忌,可以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成长却很漫长,没有尽头,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会经历林林总总的事,我们就在这人与事的磨砺下,变得光滑而又坚硬,像待价而沽的玉器一样,被贴上适合的标签。
人生不会一成不变,往往波谲云诡,不如意人常有,难平之事常在,就像我们无法预知突然来袭的变异病毒,难以预料不期而至的绝世暴雨。然而,这一世无论带来什么,我们都要心怀谦卑,保有学习的能力,学着接纳一切,学会珍惜拥有,学成最好的自己,毕竟未来总是可期。
其实我知道,春暖花开的时候,鹭鸟会沿着既定的路线,一路跋涉,重回这片属于它们的林子。到那时,它们会修葺好家园,依然繁衍生息,又是一个轮回,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想到这里,心中畅然了许多,正所谓:心若无恙,岁月无伤,不管身居何处,心安即是故乡!
作者单位:河南省桐柏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