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助推司法事业驶入“信息高速路”
2021-06-18 08:48:2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孙航
 

  百年岁月流转,映照出一个先进政党革故鼎新的磅礴气象。

  从“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到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再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时光步入21世纪,“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人民法院迈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出光明前景——

  “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人民法院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逐步成熟定型。向着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这条百年公正之路走得坚实笃定,这颗司法为民的初心光芒正耀。

  紧随时代步伐前进——

  通往人民司法现代化的“信息公路”规模初现

  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孕育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千载难逢的机遇。

  1994年,一条64K的国际专线连接起中国与世界信息互联互通的轨道。随着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叩响了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大门。

  中国互联网发展元年,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率先尝试建设计算机网络,开地方法院网络建设实践之先河。

  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全国法院通信及计算机工作会议,敲响探寻网络信息领域的隆隆战鼓,全国法院计算机网络建设正式起步。

  通往现代化之路上,人民法院从来不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从1999年起,每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都有信息化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九五”期间,北京、辽宁、上海、江苏等八家高级人民法院顺利完成计算机局域网络建设。

  2002年,全国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数据等标准,为广域网互联和网络管理提供了便利实用的基本条件。截至2013年底,覆盖全国各级法院的业务网络已基本形成,这条通往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规模初现。

  方略既定,实践铺展。

  党的十八大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开启人民法院司法事业新征程,信息化建设勇立潮头再出发。

  “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2015年7月,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释放强烈信号,吹响了建设智慧法院的嘹亮号角。

  2016年,智慧法院建设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蓝图已绘就,奋进恰逢时。围绕《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确立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建设目标,智慧法院建设阔步前进。

  司法为民初心不改——

  架起让公平正义直抵民心的信息“桥梁纽带”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间的拳拳为民情怀,彰显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信息建设发展理念。

  数十年信息化发展历程,司法为民始终是人民法院的不懈追求。

  人民有所呼,司法便有所回应。依托信息化手段,人民法院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2013年至2016年,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四大公开平台相继开通上线,人民司法在阳光下收获了认可,赢得了公信。

  截至2020年底,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总量突破1.07亿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1104万余场,一场场全民参与的法治“公开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

  人民有所愿,司法便有所行动。依托信息化手段,人民法院让司法更便民、更高效。

  没有信息化,基本解决执行难无从谈起——

  2016年11月,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推广完成,实现全国执行案件在网上办理,按照流程节点进行管控。紧接着,网络查控系统破解了查人找物难题,信用惩戒系统破解了规避执行难题,网络司法拍卖破解了变现难题,信息化成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的攻坚利器。

  没有信息化,网络空间司法只是纸上谈兵——

  2017年8月,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挂牌,涉网案件诉讼各环节全流程在线进行,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在网上参与诉讼。

  一部手机,“一站式”移动电子诉讼服务尽在“掌”握。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中国移动微法院,实现网上立案、网上送达、移动庭审、多元调解等服务“掌上办理”、快捷办理。

  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注入信息化的动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线,逐步与发改委、证监会、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等部委对接,整合多元解纷资源,提供菜单式解纷方案。

  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在信息化助力下,一系列便民司法举措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司法为民热度温暖人心,公正司法加快速度抵达。

  截至2021年3月,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乘着科技变革的新风,诉讼服务迈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线上天平更加闪耀——

  引领创造更高水平数字正义中国“司法航向”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握历史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于人民法院而言,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自我变革。

  2016年11月24日,海拔3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随着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人民法院察瓦龙乡人民法庭接入全国法院专网,全国总计3500多个法院、1万多个派出法庭的全部干警正式实现“一张网”办公办案。

  这是信息化建设里程碑式的一刻,见证着智慧法院夯基固本,开疆辟土。借助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一幅审判能力现代化的“智慧”画卷正全面铺展。

  打开人民法院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这里的数据每隔五分钟便跳转更新一次。汇集了全国法院2亿余件案件数据,多维度审判态势分析成为司法决策的重要依据,多维度专题分析成为司法大数据服务国家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探索。

  信息化赋能,人民司法事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迎来新一轮司法质效腾飞——

  大力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改变基于纸质卷宗办案的传统办案方式,网上办案愈发流畅,司法效率大幅提升。

  积极开发应用智能审判辅助系统,一键生成各类制式文书,推进文书智能化纠错,司法公信进一步夯实。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人民法院用科技“武装”法庭,打破传统庭审空间局限,全国4万余个科技法庭具备了庭审录音录像、证据在线展示、语音自动识别多种功能。

  信息化助力,激活人民司法事业一池“春水”,绽放着人民法院御时代之风前行的奋斗精神。

  2021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首次构建覆盖各审判领域、诉讼全流程的在线诉讼规则体系,司法审判模式迎来划时代变革。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中国共产党探寻现代化发展脚步未曾停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硕果频结,智慧法院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党的十九大奏响了新时代的华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新时代、新阶段、新使命,迸发新的召唤。

  “大力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迈向更高层次,创造更高水平数字正义,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话语铿锵,掷地有声。

  智慧法院的千里之行,正始于足下。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