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坚守
2021-06-16 16:26:3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罗颖 金磊 于家鹏
 

  东经91°06′,北纬29°36′,海拔3600多米的国家法官学院拉萨分院,2021年4月18日至30日迎来了西藏法院2021年初任司法警察暨警务技能教练员培训班的65名学员。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司法警察管理局派出教官团,赴藏担负这次培训班教学任务。在十多天的培训里,西藏法警踏实、勤奋、勇猛、朴实的训练作风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让教官们不禁为之感动,决定探访这群可爱淳朴的法警在训练场外的故事。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雅鲁藏布江源头,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有一个仅有14名正式干警的仲巴县人民法院。2019年3月,从部队退伍又经过两年警校专业学习的小伙丁增罗布,独自来到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仲巴法院,成为全院唯一一名正式司法警察。2021年4月17日,他从仲巴法院启程,驱车13个多小时,于18日到达拉萨,以警务技能教练员的身份参加培训,扎扎实实地学习实战技能。

  “全院就你一个司法警察,你孤独吗?”教官们对这个刻苦训练、一丝不苟的学员充满了好奇。“不孤独,教官。”面对教官们探寻的目光,丁增罗布略带羞涩地简短回答道。“警队就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除了我是正式的之外,还有一个驾驶员,平时主要就是我俩一起。安检、押解、协助执行,凡是法警的活我们都干。忙的时候,全院人员相互配合着一起上。”说起司法警务工作,丁增罗布的话多了起来,主动介绍起警队的情况。“我们的‘六专四室’正在加速建设中,以后开庭的安全比以前更有保障,最近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装备标准配发了单警装备、安检设备。”如数家珍,丁增罗布越说越起劲,眼睛里闪着光。

  “就你一个人,这次培训结束回去还会继续练吗?”教官们不无担心地问。“练啊,我带着驾驶员一起练。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得好好练,我们法院的安全,全在我们身上呢。”丁增罗布坚定地回答。这让全体教官不由得心生敬意。一个人在零下30多度的冬季保障每一场庭审,一个人在海拔4700多米的高原上完成每一次训练,一个人在法警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坚守。“教官,我们西藏的法警很多都是像我这样的。”丁增罗布又露出了腼腆的表情,目光依然是纯洁而清澈的。

  融入血脉的老西藏精神

  “你是不是参加过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的竞赛?”培训班里,教官们遇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是的,教官,我在2018年参加了全国法院司法警察教练员教学技能竞赛警务基础理论组的比赛,还参加了2017年全国法院司法警察演讲比赛,当时我讲到我们法院那儿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还讲了我们那曲法警的故事。”一个叫洛珍的西藏姑娘爽朗地回答道。“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看出教官的疑问,洛珍紧接着主动介绍起那曲法院的情况。

  “西藏海拔最高的地级市就是那曲了,一年里的平均气温非常低,所以大家平日里会开玩笑说那曲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我所在的那曲市色尼区人民法院,虽然与那曲法院中海拔之最的双湖县人民法院相差400多米,但平均海拔也在4500多米,平时我上楼梯都是要喘的,晚上都要醒来好多次,长期缺氧下我感觉自己反应迟钝了好多,话说得不好,教官别介意。”

  洛珍,这个名字总能让人想到落落大方、稀世之珍这样的词语。而她本人也是如此,无论训练多苦多累,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仿佛冬季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人心。

  在色尼区法院做了13年法警的洛珍,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身体各项机能发生了变化,心率仅在每分钟45次左右。体检时医生告诉她,高海拔造成的窦性心动过缓是十分危险的。“我有时候也挺害怕的,在我们那儿,气候恶劣、长期缺氧导致脑供血不足,甚至有人打了一场篮球就猝死了。”原本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模样的洛珍,眼神中掠过一丝担忧。但她很快就跟其他学员们投入高强度训练中。

  洛珍身上那种不服输的冲劲和韧劲很有感染力,认识她的同事都称她是正直勇猛的好战友。“我有一颗勇敢的心,但以前遇到突发情况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处置,有一次我还被当事人唬住了。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实战中用得上的东西,以后再有突发情况,我更加不怕了。我回去还要把这次学到的东西教给我们法院其他法警,这样以后的警务保障工作就更有力了。”洛珍已经想着如何将培训学到的理论和技能运用到警务实践中了。

  除了像洛珍这样的老法警,培训班里还有几个平时话不多的年轻学员,在他们深邃的眸子里只能看到雪山般的纯净,但是当他们来到实战训练场上担当情显员时,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整个训练场。他们是来自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康巴小伙,是西藏高院安全保卫工作的有生力量,每次训练他们都很拼。教官们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拼?他们说:“练好了,实战中能用得上,能做好安保工作。”听了这话,一旁观战的法警总队总队长扎西欣慰地说:“这下我放心了。”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这次培训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小群体,他们参加了所有训练,每天晚上9点训练结束后,还要进行课题研讨。他们就是西藏法院司法警察理论与警务技能课题研究小组。西藏高院法警总队为提高西藏法院司法警察队伍整体素质,从全区精心挑选了业务技能过硬的司法警察教练员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立足西藏法院警务工作实际,借鉴赴藏教官团的先进经验,探索研究西藏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路径。

  “每天训练完,都筋疲力尽了,但是课题任务不能耽误,这关乎西藏法警的建设和发展,我们任重道远。”课题组成员、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孟宇这样感慨。

  一有时间,课题组成员就会和教官们交流探讨新时代司法警察应具备哪些素质、西藏法警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每次交流中,教官们能真切感受到这些教练员想把西藏警队建设好、发展好的强烈愿望。

  课题组新吸收的初任法警韩雪,2021年刚刚法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众多职业中毅然选择了到西藏高院做一名司法警察。看她训练时的样子,教官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特别猛,这个丫头有做法警的样子!”入警才3个多月,韩雪已经对西藏法警的工作有了很多思考。“教官,我有一个问题,法警到底是该专业细分精细化发展,还是要一专多能集约化发展?”“教官,西藏全区总共只有380多个正式法警,但是地域辽阔,法警除了警务工作外,还要承担诸如驻村、维稳等工作,还有的警队只有一人,集中训练很难,这样的情况要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训练?”“教官,我还有一个问题……”从韩雪的每一次提问里,能够感受到她已经对这份职业有了归属感,对这份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远离家乡内蒙古草原,来到西藏雪域高原,她说:“这是我最好的、最正确的选择”!

  培训班里,无论是像韩雪一样的初任法警,还是像丁增罗布、洛珍一样的教练员,每一个人都坚持从难从严、精益求精,他们练就一身“武艺”后,要继续在雪域高原护卫法院平安。

  “各位教官,感谢你们来给我们培训,我们后续会加强练习,把我们西藏法警的能力素质提高起来。”总队长扎西向教官们表示感谢。“教官,以后我们在‘战场’上(赛场上)见!”几个骨干教练员向教官们发起了挑战。从他们的目光中,能够看到西藏法警的未来,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中国法警,加油!西藏法警,加油加油加油!”源自教官和学员们心底深处的呐喊声响彻雪域高原,久久回荡……

  后记

  培训结束后,许多警员利用“五一”小长假,与平时分隔两地、三地的家人们小聚了一场,调整了一下疲惫的状态。假期结束后,他们有的经过一两天的长途跋涉,才回到自己法院所在地区,继续坚守在法警的工作岗位上。

  西部边陲、严寒之地,岁月静好的时光背后,是西藏法警默默地守护。他们把对党忠诚写进了365天无怨无悔的坚守故事里。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