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变的是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初心”
——访雷经天儿子雷炳坚
2021-06-02 14:25:4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高倩倩
 

  雷经天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先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采访中,记者走访了位于广西南宁河堤路雷屋17号的雷经天故居,在百色起义纪念馆,也多次发现雷经天的名字。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雷经天留下了多少印迹?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雷经天的儿子雷炳坚。

  问:雷经天在右江革命根据地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雷炳坚:雷经天是百色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任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右江特委书记,致力于地方党、政、军、群组织建设:先后建立9个县委和18个区委、16个县级革命政权;建立右江赤卫军总指挥部和15个县的赤卫军,人数总计达1.5万;建立5个县总工会、7个县妇女组织和青年组织,举办了2期党政干部训练班。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主持颁布了《土地问题决议案大纲》《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探索用法律法规作为进行土地革命的依据和准则。在右江地区8个县的大部分乡村中开展了土地革命,分到土地的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使红七军队伍从5000人扩充到近万人。右江地区近百万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之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重要组成部分。

  问:在您看来,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工作为其后来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法制建设工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雷炳坚:雷经天在右江革命根椐地的工作,主要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结合起来,进行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教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宣传、发动、组织广大工农群众,为巩固和发展新生的红色政权和革命根据地而奋斗。雷经天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法制建设工作,是他从1937年到1945年,担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的期间。这一期间正是中国全面抗战的8年。作为法院初创时期就上任,且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任院长,他为法院的建设与发展,夙夜在公,呕心沥血,从无到有地建立和规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边区的法制体系,训练和培养了近百名工农出身的司法干部,提出了“廉洁、明辨、公平、正直、果敢、强毅、详细、谨慎”的司法准则,依法审判了“黄克功案件”以及其他大案,发表了多篇在边区司法理论上探索与创新的文章。他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权的稳固在司法方面保驾护航,在边区社会安定上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在巩固革命政权这一点上,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与陕甘宁边区法治建设的工作,其目的是相同的,而早期在右江土地革命法律法规上的探索实践,则为后期陕甘宁边区较全面的法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问:从右江革命根椐地到陕甘宁边区,雷经天有哪些变与不变?他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后辈学习和传承?

  雷炳坚:从右江革命根椐地到陕甘宁边区,雷经天在政治上经历了“两落两起”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初心。雷经天对党忠诚,信仰坚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他在坎坷的征途中,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弃,任何情况下都不曾动摇。他用自己的行动,充分体现了革命家高贵的品质和气度,显示出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榜样,永远值得后辈学习和传承。


责任编辑: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