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付建国)疫情期间,遇当事人不会网上操作,拒不接受“云间”审判,庭审怎么办?当事人相隔千里,人民陪审员居家隔离,庭审怎么办?法官庭审较多,出现庭审扎堆,无“云间”法庭开庭场所,庭审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创新庭审模式,并于2021年2月1日通过微信平台+网上签名软件深度融合,巧妙解决了单一微信平台组织庭审无法形成笔录的诸多弊端,让庭审不因疫情阻断,让庭审活动持续不间断,并成功化解一起210余万元的追偿权纠纷案件,形成庭审笔录,并实现案结事了。
好心帮助作担保遭起诉被执走210余万
本案原告兰某系一生意人,与被告大庆一餐饮公司杜某系朋友关系。2016年年初,杜某因经营需要,便以公司名义向银行贷款,但最初因无人担保而贷款未成。情急之下,杜某便想到了好友兰某,于是便请求其提供帮助。看到朋友陷入了困难,兰某便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同年1月26日,杜某餐饮公司与银行签订了授信额度最高限额为2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合同》,兰某为其提供了最高额保证担保。借款到期后,餐饮公司只偿还了大部分贷款,尚有210多万元未偿还。后经银行多次索要未果,遂将餐饮公司及兰某一同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依法判决支持了银行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生效后,依银行申请,法院依法扣划兰某210余万元执行案件款。
索要垫付款未果起诉遇疫情远程立案
本是好心帮忙,却因对方违约拒还余款,导致自己银行账户被法院执走210多万元。担保人兰某对此特别不满,随后,其多次向杜某经营的餐饮公司索要垫付款,但对方均以疫期生意不景气为由,拒绝偿还垫付款。无奈之下,兰某以追偿权纠纷为案由,欲将对方餐饮公司诉至法院。年初以来,鉴于当前全省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大庆及周边地区也相继有疫情确诊病例,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路径,高新区法院便力推网上远程立案,并向社会发布《大庆高新区法院网上立案指引》,引导当事人利用移动微法院系统进行网上立案。经过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及大庆高新区法院立案服务电话,在立案工作人员远程帮助下,原告兰某才成功地将对方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支付代偿款210万余元,并支付资金占用期间的利息损失8万余元。
当事人拒“云”开庭创新“群聊”庭审化纠纷
此案由行政综合庭法官孙超主审。孙法官第一时间阅卷,详细了解案情,并与书记员陈静一同做双方当事人网上开庭工作,告知开庭时间为2月1日下午14时,并向其说明当前疫情情况及网上“云间”开庭好处,但双方均以不熟悉“云间”庭审系统、不会网上操作为由而拒绝网上审判。为不让疫情影响审判,法官多次与当事人沟通,了解到双方都擅长于微信聊天且对案件争议性不大,因为双方对银行起诉他们的金融借款案件并无异议。于是孙法官和书记员一同研究,重点研究微信平台与庭审融合衔接问题,确保案件庭审不延期。他们想方设法在“创”字上下功夫,苦思冥想,终于研究出新法子,即将微信平台与网上签名软件有机结合,以此弥补单纯使用微信开庭存在的固有弊端。很快,在法官指导下,书记员建立微信群,将当事人、代理人与合议庭成员拉进群,交待庭审规则、微信开庭注意事项,告知开庭信息与庭审笔录不得外传及违者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并指导如何使用微信语音转化系统。一切准备就绪。2月1日下午14时,原告及其代理人王某在上海,被告及其代理人韩某在大庆,人民陪审员蒙铭杨、秦艳居家,与法官、书记员一同相约于追偿权纠纷微信群。
在微信群中,法官像现场开庭一样,核对了双方当事人身份,并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和法庭调解。在调解中,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多次做双方思想工作,对原告讲明要以尽快拿到钱为目标,同时也要考虑疫情给经营带来的冲击及后续友情的修复;对被告讲述,欠钱还钱,天经地义,朋友能够帮忙作担保,实属不易,这种友情值得珍惜。经多次调解后,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即由被告餐饮公司于2021年5月7日前一次性给付原告兰某210万余元。达成协议后,书记员打印开庭笔录,并以手机照片形式发至微信群,由双方当事人借助软件平台进行签字确认。
就这样,一起210余万元的追偿权纠纷案件,通过微信群“话聊”,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完成了所有的庭审活动,且解开了双方的疙瘩,达成了调解协议。至此,这起积怨较深且持续多年的追偿权纠纷案,最终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