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个月以来,五成诉讼案件进入速裁通道,案件审理平均耗时14.1天,一审上诉率下降七成——这份来自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的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5月,为积极应对跨区划集中管辖后审判压力骤增、程序空转、滥诉行为抬头等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在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获得感,一场行政审判速裁改革在广铁两级法院悄然铺开。
打通精准甄别分流关口
“哪些案件可以分流到速裁通道,哪些案件要精细化审理?”在改革动员会上,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院长张应杰提出一连串问题,紧紧抓住打通行政审判速裁改革第一关的重点。
谋定而后动。研究制定改革试点意见、反复测算案件量,张应杰带队跑了一圈,最终将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可能作出不予立案或驳回起诉裁定等七类案件列入行政速裁范围,并列明不能适用的九个方面,划清了案件分流界线。
“除了办理立案登记,第一时间要做到识别速裁案件、重大敏感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改革后,广铁中院立案庭法官助理李婷婷多了一个“分流员”角色:依托电子卷宗即时移送、纸质卷宗二次移送机制,把案件精准快速流转给承办法官。
此外,广铁两级法院将立案审查与速裁有机结合,在立案庭组建成立速裁中心,并增配9名骨干法官,调配审判辅助人员40余人。半年来,速裁中心以不及四分之一的审判力量,审结67.9%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和89%的非诉执行案件。
构建全流程快审快结机制
“把庭审时间精简到30分钟,能当庭宣判都要当庭宣判。”行政审判速裁改革后,广铁中院速裁法官石晓利的庭审节奏明显紧凑了许多。
改革刚推行,许多法官心里有疑虑:速裁真的能提高办案质效?会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广铁中院法官付洪林用审示范案、开示范庭、写示范文书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以审判程序关键节点为切入口,在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前提下,构建立案、送达、审理、裁判全流程快审快结机制。”付洪林的示范效应不仅发挥了作用,也让其他法官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从推行改革到形成常态化,广铁两级法院的行政审判速裁改革工作一路走来蹄疾步稳:
——向快速立案送达要效率,与广州市政府协调创新形成行政机关概括同意、个案反对模式的简易程序征求意见模式。与广州市三级行政机关互联互通,建立起一键、即时、精准的行政诉讼电子送达平台。
——向优化审理程序要效率,速裁案件坚持以独任审理为原则,合议庭审理为例外。以录音、录像方式开展庭审记录成为常态,庭审过程不再受固定顺序限制,全面提倡一次开庭、系列案件集约开庭、当庭宣判。
——向精简裁判文书要效率,充分授权速裁法官依法简化裁判文书,在公积金行政处理、举报投诉处理等案件中总结形成格式化裁判文书,格式化文书适用率占速裁案件的93.12%。
——向“标准化诉讼”要效率,根据行政诉讼中群体性案件多、类案情形多的特点,精审类案中的一案作为裁判标杆,大幅简化其他案件审判程序和裁判文书说理并直接参照前案作出处理。
今年6月,12件广州某公司诉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行政处理决定案诉至广铁中院。因为有格式化文书与标准化诉讼的助力,石晓利隔天便将案件全部办结。截至11月,石晓利个人办结速裁诉讼案已超过700件。
发挥改革多维效能
推行改革过程中,如何快速保质地解决行政争议?广铁两级法院抓住工作重心、划清主线,完善与地方党委政府多元协调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分调裁审机制,实现当调则调、当判则判。
今年5月,广铁基层法院速裁团队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192件涉公积金系列行政纠纷案件。
据统计,截至11月,广铁两级法院行政一审速裁案件上诉率仅21.85%,同比2019年下降了近七成,52.95%的行政一审速裁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
“搁在以前,法官都是连轴转赶结案,根本没时间‘细嚼’案子。”在广铁中院行政庭庭长侯建文看来,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效能就体现在为非速裁法官“精细化”审理疑难复杂和重大敏感案件提供了充足空间。
今年以来,广铁中院行政庭的法官们先后妥善化解了7件涉省市重点工程“三馆合一”项目行政案件;20件涉南沙自贸区千亩住房保障工程行政案,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