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法治护航,刷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高度、速度和温度
图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诉讼服务专窗。韩绪光 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继京津冀、粤港澳之后,国家战略层面的又一重大部署。如何借助制度创新和技术优势,先行先试,突破司法壁垒,刷新一体化发展的高度、速度和温度?近日,“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团和权威专家学者,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法庭、汾湖派出所,探寻了解法治助力长三角社会治理一体化的先进经验和成效成果。
首创跨域立案 刷新一体化发展新高度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改革提出的考验。作为示范区的人民法院,如何发挥好审判职能,做好示范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护航者,是一道必答题。
为做好这张“答卷”,2019年9月11日,苏州吴江法院、上海青浦法院、浙江嘉善法院签署了司法协作协议,深化了便民诉讼、多元解纷、环境保护、服务企业、交流研讨等16项机制。2019年10月,三地法院同步开设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诉讼服务专窗,实现诉讼事项就近办理,在全国首创跨域立案新模式。
“这里是全国实现跨域立案工作机制的摇篮。”汾湖法庭法官杨柳绍道,从2019年10月设立诉讼服务专窗以来,吴江法院共完成跨域立案87件,居全省前列、苏州市首位,其中示范区内跨域立案6件。吴江法院涉青、吴、嘉民商事案件均由汾湖法庭归口审理,今年以来,汾湖法庭集中受理了涉青、吴、嘉当事人民商事案件70余件。集中立案、集中审理,大大便利了示范区内当事人参加诉讼。
跨省联调 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原本我觉得到法院打官司很复杂,结果3天就解决问题了。”吴江一纺织企业老板杨海滨告诉记者。
原来,今年6月,汾湖法庭与同处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的嘉善法院西塘法庭,运用司法协作机制,于诉前联合化解了这起争议6年之久的跨省货款纠纷,自当事人向汾湖法庭提交诉状和诉前调解申请到出具司法确认书,仅用时3天。
据介绍,该案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法庭司法协作备忘录签署以来,吴江汾湖法庭和嘉善西塘法庭跨域联合成功化解的第一案,对实质性、深层次推进一体化司法协作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案也是汾湖法庭自今年5月初,施行常态化指导人民调解员开展委派调解工作以来,诉前成功化解的第25个案件。
“司法是老百姓获得公平、公正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表示,吴江、青浦、嘉善三地实现司法跨域执行等整个审务一体化,大幅降低司法成本,减轻老百姓诉累,同时也是基层治理在司法领域的创新,为审务全国一体化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典型经验!
“出生一件事” 跨省联办协议便民服务有温度
汾湖派出所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2.1万人,东临上海、南接浙江,位于两省一市交汇腹地。
“针对辖区内交通运输密、外来人口多等特点,吴江区公安局积极探索、主动实践,探索建立了党建联盟、卡口互通、数据融合、政务服务、稳控联动、打防协同六项机制,着力打造新时代‘C位长安’智慧警务模板。”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民警孙瑞介绍道。
据介绍,江苏吴江抓住吴江-南湖异地政务一体化契机,与浙江嘉兴签订了“出生一件事”跨省联办合作协议,免去了异地生育群众的来回奔波。下一步,吴江区公安局将继续探索“互联网+户政”线上办理新模式,实现居住证的“一地办理、区域互认”。从整合窗口资源、再造办事流程、线上信息共享等方面继续发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验式服务。
“目前,我们通过电台互换,实现重大警情联动响应,建立了应急处突相互增援方案。”孙瑞介绍,经过两届进博会安保的紧密合作,汾湖已与青浦、嘉善临近检查站做到扁平联动,全天候呼应,建立了良好的互信机制。在今年上半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疫攻坚期,吴江区和青浦区两地公安部门互相合作,发放了全国首张跨省通勤证,便捷了6万余车次、约9万人次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