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刚刚闭幕的江苏省镇江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成为镇江新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愿景。如何用司法力量服务保障会议提出的“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在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城市荣光”“三高一争”目标,成为镇江市两级法院需要探索的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
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所有人 镇江法院向您推荐优质破产资产,期待您的慧眼识宝”的文章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文尾一条约10分钟的视频短片详细介绍了镇江中院正在审理的江苏华通重工破产清算案,全方位介绍了该企业的优质土地、厂房、设备,以此向全国投资者抛出橄榄枝。
破产审判质效是世界银行对一个地区营商环境考核的重要标准。2019年以来,镇江市两级法院主动服务保障“产业强市”战略,不断加强府院联动,积极争取各联动单位支持配合,推动形成破解破产难题的强大合力。
“去年以来,镇江法院共盘活不良资产11.1亿元、闲置厂房和烂尾楼盘24.39万平方米,释放土地资源1400亩,成功处置的多起破产案件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破产审判典型案例。”镇江中院副院长陈敏介绍。
镇江江河汇房地产项目曾深陷债务危机,濒临破产。几年时间过去了,该项目如今已脱胎换骨、焕发新生,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江河汇项目开发初期,因市场定位不够准确引发了房屋销售远低于预期、资金周转困难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进入破产程序。镇江中院受理开发公司破产重整申请后,积极联合市政府开展投资人招募工作,通过引入融资方式实现项目续建重整。经多轮磋商与谈判,最终确定由上海东兴公司提供融资、上海三盛房地产公司负责项目的续建和销售,避免了直接破产清算,充分保障了债权人、债务人、购房业主各方利益,实现债务人财产价值最大化,提高破产债权的清偿率,有效维护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截至今年5月31日,房屋总认购192套,认购面积2.7万平方米,认购金额达3亿元;总签约146套,签约总面积1.9万平方米,总签约金额超过2.2亿元,项目总签约回款超过了2.1亿元。”江河汇项目破产管理人高兴地告诉前来回访的承办法官。
面对破产案件审理期限长、资产变现难度大等老大难问题,镇江中院打破常态化思维,敢想、敢闯、敢为,刀刃向内开展自我革命,经数次研究探索,研究制定了《破产案件审判流程节点管理规定》,该规定对破产案件的立案、实质审查、裁定制作、管理人选任等事项处置都规定了严格的时间限制。镇江中院还专门出台了助推产业强市28项措施,成立市属重点企业工作专班和互保企业“破圈解链”专项行动组,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用高效能治理
创出市域治理新样本
今年6月,结婚20年的老林向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这对夫妻结婚20年,大女儿不幸因车祸早逝,小女儿才7岁,夫妻俩却因生活琐事发生口角直至动手。接手案件的是丹徒区法院“郭正英调解工作室”,年过七旬的调解员郭正英凭借多年的妇女工作经验,从法律、情感、道德等方面着手,耐心调和夫妻二人关系。最终,丈夫充分认识到错误并自愿写下保证书,妻子见丈夫和好态度,当场签下撤诉申请。该起婚姻家庭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作为全省“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丹徒区法院不断更新理念思路,优化提升诉讼服务,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完善非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功能,依法有效分流非诉讼纠纷,提高诉前调解案件数量和调解成功率,持续保持新收民事案件下降趋势。在放大以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郭正英命名的“郭正英调解工作室”品牌效应的同时,近年来该院先后增设了物业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争议等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实现“以案定补”。
目前,丹徒区法院派驻人民调解工作室7个,常驻人民调解员8名,另有47名特邀调解员。2019年新收民事诉前调解案件2326件,占民事新收案件的61%,调解成功1142件,调解成功率达49%;今年1至7月共诉前委托调解1212件,占民事新收案件的70%,调解成功512件,调解成功率达42%。在2020年上半年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考核中,丹徒区法院以42.66%的比例位居镇江市最低,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诉源治理初见成效。
“感谢镇江法官审案速度快,节省了当事人和代理人时间和往返费用,这种做法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来自河南的律师赵忠新参加完二审庭审后忍不住对法院的速裁工作点赞。庭审现场,曾荣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法官李守斌简化了庭审的各个阶段,直接围绕争议焦点组织双方举证质证,约莫30分钟就结束了庭审结束。
审理流程快,开庭听证时间短,却绝不牺牲案件质量。镇江法院不断优化速裁快审配套机制,借力辅助事物集约送达管理成果,速裁团队率先依托全市法院集中送达中心开展送达工作,让信息多跑腿、人员少跑腿的集约送达方式也给法院速裁工作带来极大便利。镇江法院还在探索庭审方式改革,适当简化裁判文书,对于简单案件鼓励使用要素式、表格式裁判文书,明确简单案件退出管理机制。
“打个比方,这相当于不同的车子在路上跑,划定不同的跑道,有高速公路,有国道有省道,如果所有车子都上高速公路,必然会造成拥堵,我们画出不同跑道,让车子各司其职,提高审判效率,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目的。”镇江中院速裁组负责人程刚这样来比喻这项工作。
为促进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工作,全市法院积极充实速裁团队力量,组建专业速裁团队32个,配备104名员额法官及辅助人员。通过完善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审判机制,跑出了司法高质量发展的上扬线。今年上半年,镇江中院速裁组受理案件473件,结案434件,人均结案144.67件。
用高素质队伍
践行初心使命
实现“三高一争”目标,离不开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队伍。近年来,镇江中院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使“跑起来”成为司法审判的工作常态,使“心不苦”成为勤勉工作者的共同感受,使“争得城市荣光”成为全体干警的使命担当。
今年6月,江苏高院公布了2020年全省法院法官入额考试结果,镇江法院70名符合条件的干警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率为92.86%,位居全省第一,扬中市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助理王辉更是取得了94分的好成绩。然而,王辉要想在审判实践工作中挑起大梁、独当一面,还需要接受更多的精心培养、耐心历练。
“青年干警的培养不仅关乎干警的个人成长,更关乎高素质法院队伍建设的长远大局,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大青年干警培养使用力度,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纠纷化解一线、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一线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和重用年轻干部。”镇江中院政治部主任於剑锋表示。
在镇江中院下发的《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方案》里,对年轻干部培养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培养机制、基本要求等进行了一一明确,并且建立了在职及脱产培训、上挂下派及异地交流、列席会议、观摩庭审、定期轮岗等8项培养机制,为干警培养、锻炼、使用规划了科学路径。此外,《全市法院法官审判绩效考核办法》《“七星两优”评选办法》等文件通过加大审判质效通报考核力度,鼓励青年干警多办案、办好案,营造了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镇江中院还牵头成立了全市法院青年干警应用法学研究会,把35周岁以下的206名干警全部吸收为会员,定期开展各类学术研讨、办案心得交流活动,安排资深法官与青年干警结对“传帮带”。同时,与江苏大学合作成立了“审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为青年干警司法能力提升搭建了平台。
“党组将青年干警派到导诉、信访接待部门锻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司法审判工作的全貌,增强司法为民理念。”法官助理崔啸结合自己进院后的成长历程说。
在跟随镇江市十佳政法干警、优秀信访干部刘振华工作的一年时间里,崔啸见证了刘振华不畏“烦、难、累、险、苦”,用一颗同理心,倾听、陪伴、开导当事人,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这些都是他们这样的年轻干警需要学习的。
今年4月,36岁的法官徐旭被正式任命为丹阳市人民法院导墅人民法庭副庭长。在拉萨挂职期间,徐旭主动承办大量发回重审案件和指定审理案件,由于业绩出色,被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审判业务专家”称号,并荣记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个人三等功。挂职期满后,丹阳法院党组根据徐旭履职表现,果断作出对其提拔任用的决定。
镇江法院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做到成熟一个任用一个。2017年以来,镇江法院共有50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在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等重点工作中,镇江法院选拔出13名优秀青年干警组建办案专班,真正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司法改革中担当重任、施展才华。2017年以来,镇江法院干警中获得省级以上表彰荣誉的共107人次,先后涌现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肖雄、余海涛,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樊华勇、赵文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主动融入跑起来的浓厚氛围,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切实找准履职担当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努力为实现镇江‘三高一争’、奋力夺取‘双胜利’,提供精准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镇江中院院长汤小夫在全市法院院长会议上的发言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