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联动借力巧解纷
2020-08-24 15:49:2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李洁 王法贵
 

  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以人民法庭、巡回智慧法庭为基点,以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民间力量协助调解为轴线,高效联动各方力量,将民意评估作为补充,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诉中、诉后“调解不缺位”,实现矛盾纠纷分层递进化解。

  借外力 法庭搬进联络站

  “把法庭‘搬’进代表联络站,让法官到基层‘坐诊’,可以及时引导百姓化解社会矛盾。”7月22日,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新河人民法庭在长屿代表联络站举行“社会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揭牌仪式——这是浙江省首个设在代表联络站的诉调对接工作室。

  新河法庭辖区内有4A级景区长屿硐天,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类纠纷,急需探索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调解。而长屿代表联络站本就经常组织人大代表“坐诊”,服务基层选民,成功调解了不少纠纷,获得群众交口称赞。法庭“搬”进联络站后,设立了诉调对接工作室,每月的22日都会有1名法官和3名市级人大代表在此展开接待、咨询、调解工作,重点受理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邻里关系、旅游纠纷等9类案件,降低求助门槛,以灵活的形式为群众排忧解难。

  “司法的专业服务,与代表的人脉优势整合,有利于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让辖区内一些化解难度大、群众关注度高的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从而减少案件数量,减轻法庭负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温岭法院副院长江振华告诉记者。

  长屿硐天熊猫馆场地使用费纠纷案是该工作室调解的“第一案”。为了扩大温岭独有的石文化景观旅行的知名度、美誉度,把游览中华第一硐与观赏国宝大熊猫进行整体包装,2009年,“欢欢”“福娃”“姚欣”三只熊猫住进了长屿硐天。但因熊猫馆的场地过于狭小,以及二期配套工程未能如期上马,后来,“福娃”去了马来西亚,另外两只熊猫继续留守。此后,景区与熊猫馆为场地使用费产生了分歧:景区要求熊猫馆支付场地费100余万元;熊猫馆则认为景区的配套并未如期跟上,不应该支付这么多场地费。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新河法庭就想到,将该案转至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借助人大代表的影响力,试着去化解双方的隔阂。

  “我们先厘清一下本案的法律关系,再具体去谈场地使用费金额的合理性。”“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在双方能接受的范围内,将场地费的金额定下来。”法官和代表集思广益,提出了见解,给出了承诺。仅2个小时,双方就达成了协议。景区按政策给熊猫馆减免了三个月的使用费,熊猫馆限期支付其余费用,两只熊猫继续留在了长屿硐天。

  据了解,目前温岭市共有4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温岭法院根据6个人民法庭的辖区划分,做到“定向结对”。人大代表的群众认同度和地缘属性为推动调解的成功起到了积极意义,尤其是在征地拆迁等纠纷中,借助代表联络站的力量,能极大地提高当事人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代表联络站搭建平台,让司法资源下沉,利用法官的专业优势,对矛盾纠纷进行释义、引导、沟通,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提高双方‘握手言和’的成功率。”长屿代表联络站站长郑仁华说,当事人不仅省时、省心,还省了不少费用,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走出去 矛盾纠纷实时解

  “以前我们觉得见法官难,但现在能经常见到,就算遇到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我们也不慌了。”温岭市城西街道办事处综治办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今年3月,林大爷在回家途中发现村里的路灯坏了。本是热心肠且精通电工的他便自己带了工具爬上路灯杆去修理。谁知,脚上的电工脚爬没有挂住,林大爷从高处坠落,尾椎着地,脑袋也重重磕在了地上。光是医药费和护理开销,林大爷一家就花去了数十万元,儿女们多次向村委会索赔,但都被拒绝,一怒之下,林大爷的家人扬言“不拿到赔偿款誓不罢休”。

  片区网格员了解了双方的矛盾后,连续给他们做了好几天的调解工作,但都没有成功。网络员便将案情报告至城西街道综治办,综治办指派人民调解员孔祖林进行调解,同时邀请了巡回智慧法庭庭长干军辉进行指导。

  为了彻底解决双方纠纷,孔祖林和干军辉两次召集林大爷的儿女与村委会成员进行调解。“能在家门口调解,少了当事人很多抵触心理。这两次调解下来,双方的分歧也越来越少,氛围也一次比一次好。”干军辉说。在第三次调解中,双方就林大爷的医药费、护理费等各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达成了调解协议。

  为了保证协议内容顺利履行,双方还申请了司法确认。之后,村委会如期支付了35万余元的赔偿款。这起矛盾冲突激烈的纠纷在“家门口”得到了成功化解。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诉讼服务,在不增编、不盖房的情况下,温岭法院按照一镇(街道)一庭的模式,在10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内部设立巡回智慧法庭,实现法庭工作全覆盖。巡回智慧法庭由1名员额法官和1名人民调解员组成,员额法官担任法庭庭长,每周五上午到法庭值班,人民调解员则常驻法庭。去年10月成立以来,巡回智慧法庭成功调解了225件纠纷。

  一间办公室,一套智能设备,就是一个巡回智慧法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法庭八大职能,司法调解、指导调解、司法确认、引导分流、在线办案、诉讼服务、法治宣传、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都在职能范围内,能基本保证乡镇一般矛盾纠纷和传统民事案件能够及时处置、及时化解,促使矛盾不出乡镇、就地化解。”温岭法院院长陈文通说。

  与此同时,巡回智慧法庭通过打破时空的束缚,让纠纷解决和司法服务更方便快捷。来到法庭的老百姓可以进行包括自助立案、自助查阅、在线送达、在线调解、在线审判、在线执行、在线咨询、在线培训等在内的所有与诉讼相关的事项。

  1个月前,王先生遇到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他来到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的城北巡回智慧法庭,在人民调解员的帮助下,通过移动微法院在线提交了立案材料。之后,在法官的主持下,分处两地的原、被告在线完成了庭审。此案从立案到审结只用了3天。“没想到现在打官司这么方便!”王先生感叹道。

  听民意 三个效果相统一

  “基层法院、基层人民法庭的民事案件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虽然认定事实并没有什么困难,但作出裁判却十分困难。”陈文通说。

  “我脾气暴躁会打人,所以孩子不能跟我。”

  “夫妻共有财产我可以不要,但孩子不能给我。”

  在家事调解室里,小徐(男)和小江(女)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愿意抚养自己的孩子。

  小两口结婚已有10年,育有一子名叫星星。两人常常因为生活琐事吵架,小徐的脾气比较暴躁,耍酒疯时还要打小江。最终,两人走到了离婚这一步。夫妻俩对财产分割都没有太大意见,唯一的分歧却是星星的抚养权——两人各自“叫苦”,都不愿抚养星星。

  小江说,自己是外地人,现暂居在亲戚家,无工作无收入,儿子跟了她只能居无定所。小徐虽脾气暴躁,但他经营淘宝店,有一定的收入,儿子跟爸爸会比较安稳些。

  小徐也提出了自己的难处:星星由小江一手带大,跟他不亲;他虽然在淘宝网开服装店,但现在是只开业不经营的状态,所以经济方面也不宽裕。

  案件曾分流至大溪镇“竽溪和”家事调解室调解,但没有成功。还不满8周岁的星星就像一个皮球一样被父母踢来踢去。大溪人民法庭受理案件后,法官江伟感到很揪心,到底孩子判给谁?他思考了很久,决定在离婚案件中引入民意评估制度。

  7月初,本案开庭,江伟邀请了“竽溪和”家事调解室的调解员、妇女代表、乡镇干部等5人前来旁听。休庭后,5人参加了案件评议和调解。

  来自“竽溪和”家事调解室的调解员全程参与了小徐和小江的离婚案件,对他们的情况比较了解,她认为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星星一直在温岭生活,又在温岭上学,生活环境相对较固定,不改变更有利于其成长。小徐是温岭人,居住在温岭,也具备了相应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孩子由爸爸抚养较合适。

  这一点得到了其他3名民意评估人员的认同。民意评估人员以4:1的投票结果,给出了星星由小徐抚养的建议,并最终被法庭采纳。

  为了实现诉中、诉后“调解不缺位”,温岭法院创新推出民意评估制度。所谓民意评估制度,是指法院邀请社会人士参与案件的评议和调解,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意见,为法官裁判提供参考的一项制度。参与评估的人员主要从人民调解员、乡镇干部、妇女代表等群体中选取,需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乐于从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最好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及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

  针对部分情理交织特点显著、当事人对抗情绪激烈、社会影响广泛或者涉及特殊专业问题的案件,法庭可以引入民意评估。民意评估人员通过参与案件庭审、评议和调解,对案件中涉及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难点问题给出意见,再通过投票表决确定最终将提交给法官的倾向性结论。民意评估人员的意见,能帮助法官作出客观全面的裁决,使法官的裁判说理更贴近民意,有效化解案件当事人的矛盾纠纷。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