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四项有力举措提升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水平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基础上,强化内外联动、刚柔相济、两手齐抓、破立并举四项有力举措,厉行阔斧改革,勇于探索创新,着力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解决执行难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吉安法院执行工作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内外联动,凝聚破解执行难题的强大合力
在内部协调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立、审、执配合衔接机制,畅通审判、执行沟通渠道,为“黑财清底”工作顺利开展搭桥铺路,提高涉案财产保全率和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占比;推动执行集约化改革与“两个一站式”建设同步进行、相互促进,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在外部协作上谋突破。积极运用平安建设考核手段,避免有关单位消极协助行为;构建与公安、房产、教育、银行、金融等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打通部门交流通道,强化线上财产查控功能;健全“三推送”工作机制,完善延伸到社区、村居的执行网络,强化线下查人找物能力。
二、强化刚柔相济,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推力
加大强制措施力度。用足用好司法拘留、拘传、执行搜查、强制清场、边控、执行悬赏,敢用会用律师调查令、罚款司法审计等强制措施。深入开展执行专项调查,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和强制搜查措施,查清被执行人资金走向、交易记录、消费明细等,严惩失信违法行为。2018年10月启动金融利剑行动,实际执结案件362万件,到位标的近亿元。通过集中失信惩戒一批、集中悬赏执行一批、集中处置一批财产、集中清场一批房产、集中移送侦查一批、集中引导自诉一批、集中通过“法媒银”平台等正面宣传一批“六个一批”的工作,进一步形成高压态势,净化社会信用环境。践行善意文明理念。认真贯彻上级法院关于善意文明执行的决策部署,依法慎重适用强制措施,采取活查封、生产转型、以债入股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创新运用云庭审、在线执行、远程交付等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发布善意文明执行十大典型案例,有效发挥宣传示范引导作用,充分展现为企业排忧纾困、帮助渡过疫情难关的良好司法形象,彰显了法院依法保护产权、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三、强化两手齐抓,增强完善信用建设的实际效力
一手抓失信惩戒。与住房公积金部门协调,扣划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1900万元,与电信、移送、联通公司合作,全面推广失信彩铃,为1036名“老赖”定制了失信彩铃。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发布失信被执行人48659人次,限制高消费39749人次,在“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上推送1938名严重失信被执行人,向市文明办诚信红黑榜推送6期113名失信被执行人,通过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执行力量。一手抓信用修复。积极探索运用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加大对自动履行当事人的褒奖力度,正向激励和失信制裁双管齐下,营造尊重裁判、崇尚诚信的良好风尚;在执行通知书等文书中增加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纳入和信用承诺、信用修复的情形和法律后果相关内容,引导申请执行人理性认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引导被执行人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促使其自觉履行,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市法院运用信用修复机制促使50名被执行人自动履行,39件案件顺利执结,到位金额660余万元。
四、强化破立并举,释放推动改革创新的无限活力
“立”是建章立制,从严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基层法院执行局长报告述职制度、“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局领导挂点联系基层法院执行局制度和视频连线约谈机制,完善执行工作单独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三统一”管理效能;每季度通报质效指标和重点任务进展,指出短板、剖析根源、提出意见,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增强履职能力,加大对辖区法院执行工作的推动力度和指导密度。“破”是释放活力,推陈出新。设立执行事务中心,专门负责执行立案、首次接访等工作,根据网络查控结果,对执行案件以一定标准实施繁简分流;全市法院执行事务中心设立以来,累计初次接访当事人16060人次,共对17667件执行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分流简易执行案件6357件,结案平均用时缩短18.5天,平均结案率提升10.2个百分点;建立亮点工作孵化机制,加强对辖区法院执行特色工作的指导跟踪,注重发掘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涌现了律师参与执行工作机制、陪执员助力执行、“法拍贷”、“限驾令”、涉民生执行案件“绿色通道”、“执行110”出警机制、景区执行事务站,等一大批特色亮点工作,为解决执行难题贡献了多元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