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造后的武夷路305弄一幢小楼,近日露出全新面貌。2020武夷·有意思“万象新生”城市生活文化季活动启动展览和文化市集,引入公益科普、美术、教育等社区功能,通过营造社群新知空间,打造成为一处“文化会客厅”。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16个区中的上千个社区街镇村落,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中,除了城市地标性的文化设施,市民家门口的文化便利场所,更加方便、实在和受用,因此普遍受市民欢迎。
最近上海的千年古镇七宝在新一轮文明创建中,通过创建社区中的对接爱心大篷车、蒲汇大讲堂、健康公益行、点亮微心愿、爱心会客厅、传递爱声音、爱心小食堂等,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运用这些场所,开展科学普及、卫生健康、邻里守望、法律援助、敬老助老、教育文化、健身体育方面服务,运用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一批接地气、聚人气、有实效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让百姓享受到文明建设之果,切身感受幸福生活的乐趣。
现今随着各种便民利民的设施兴建,从小超市、24小时便利店、药店,以及遍及居民区周边的微型公园和绿地建设到位,市民大众对家门口精神文化的需要,也越来越高。更多的市民希望家门口建有各式小而美、小而趣、趣而乐,包括教育培训、艺术欣赏、健身放松、休闲聊天和咖啡馆茶室等文化场所,这些近在咫尺的场所,方便市民沟通聊天,尤其方便老年人、白领人群和青少年随时随地互动交流,传递有温度的联系及相互关怀,接触文化艺术的滋养,用悠闲方式,呈现生活中的快乐。
社区文化场所,是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讲究便利性和公益性、让文化更多的回归生活,激发社区活力,近年来上海不少地方多有成功的实践,不仅提升社区环境,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更让社区环境提质升级。
以笔者居住社区为例,那些开在住宅区旁的青少年培训,抑或各类提供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从美术馆、收藏馆、咖啡厅、奶茶供应点、到文创展示场所、市集展示点,常态性举办美育鉴赏和休闲娱乐活动,引发市民关注和积极参与,得到市民普遍赞誉,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去。
提升社区品质,文化设施必不可少,关键是实际实用。所以因地制宜创建会客厅、阅览室、品茗室、文化便利店,方能满足各种市民需要,增加市民幸福生活满意感和获得感,同时增强广大百姓文化福祉,提升社区的活力和吸引力。
让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借助市民文化节、旅游节、购物节等节庆活动安排,在市民家门口引入其中的安排,鼓励所在地居民参与,把文化展览、艺术教育、知识普及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接地气和吸引力的形式,给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共享空间来交流和互动,在助推精神生活得到更好满足的同时,为丰富城市生活样式和精神文明创建,提供受欢迎的文化场所和陶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