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的合法地位。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厢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但近年来,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地摊经济”逐渐淡出了居民视野。城市整洁了,小商贩不见了,城市烟火气、生活味儿也淡了。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谈到有的城市禁止西瓜小贩进城时表示,“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观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环境整洁’,牺牲了许多小商铺。这样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下庇护、黑夜里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工作,更应该让“保民生”优先于一些管理因素的考量。
前段时间,成都就因为放开“地摊经济”而获赞。今年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记者在成都总府路看到,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波接一波,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深夜食堂觥筹交错,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成都这些接地气的政策,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的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也给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着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也应注意,放开“地摊经济”并不意味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支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也设置了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前提,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期待看到政策制定更加人性化。粗暴的“一刀切”切掉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