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27万例确诊,72614例死亡,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断增加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历痛苦甚至黯然逝去。
同甘苦,共命运。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病毒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值此关键时刻,中国同各国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与世界携手,书写命运与共的故事,传递温暖和希望。
万里尚为邻
“一大批来自中国的口罩和防护服抵达德国首都柏林,以解燃眉之急。”这是德国之声电台日前的一份报道。“柏林市长穆勒在推特上称之为‘好消息’。在过去几日,关于柏林医院、诊所缺少医疗物资的消息不断传来。”
相助无远近。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守健康防线的一个缩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战斗在抗疫最前线,为国际社会争取到宝贵时间。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分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截至3月底,中国政府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包括普通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等在内的物资援助,中国地方政府已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个国家捐赠医疗物资,中国企业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医疗物资。
——中国医疗专家组分批深入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老挝、委内瑞拉等地抗疫一线,逆行而上,协助当地应对疫情。
——“中国经验”传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3月后,几乎每天都有中国专家同世界各地同行们进行视频交流……
柬埔寨首相洪森感谢中国派出专家组并援助医疗物资帮助柬抗击疫情时说:“这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中国的帮助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塞尔维亚军事医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副所长热利科·亚德拉宁感慨:中国为推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作出了具体而生动的表率,“一些塞尔维亚民众把自己在社交媒体的头像上加了用中国国旗做成的爱心,就是很好的例证”。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就是要让战“疫”经验更及时、更充分地分享给所有国际社会成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就是要让每一个“地球村村民”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冲击时,拥有更多希望、更多保障。
关爱紧相随
“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近日,在意大利米兰的中国留学生们收到中国学联分发的“健康包”里,都写着这么一句话。创作这句诗的旅意学子小侯说,祖国时刻和大家在一起。
在加强国际合作防控疫情、为全球各地输送帮助时,祖国惦记着海外游子,特别是年纪尚轻、自我防护能力相对弱的留学生们,在艰难时刻送去关爱,风雨同舟。
中国280多个驻外使领馆把做好海外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好海外留学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目前正在向中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万个口罩,50万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资,确保“健康包”能够及时送到留学人员手中。
疫情延缓了相聚,却不能阻隔友谊,更阻隔不了骨肉相连的血脉之情。
“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真好”成为微博中相关新闻点赞最高的评论,道出了每一名在外游子的心声。
此前,国内战“疫”胶着牵动海外游子的心,华侨华人、留学生、驻外企业和机构第一时间行动,筹措防疫物资,支持中国国内抗疫。而全球战“疫”时刻,他们时刻能感受来自祖(籍)国的温暖和力量。
危中寻机遇
全球战“疫”过程中,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指明人类“求同”“谋和”的可贵和前景,带来启发,在世界得到共鸣。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过程中,对抗、甩锅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自缚手脚。只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构建人类共同健康防线之际,甚至“宿敌”和“疏远”的国家也可以选择“放下”敌意,让正能量与合作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在冲突不断的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开展抗击新冠疫情合作,巴以相关部门每天都互通疫情动态。这在不久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以色列总统里夫林说,全球正在应对一场不分种族、不分地区的危机。加沙地带居民说,当地近来出现“少有的平静”,他们已连续一个月左右没有听到爆炸声。加沙分析人士马赞·沙梅则认为,或许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能就此形成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4月1日,俄罗斯一架载有呼吸机、口罩等医疗物资的运输机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奥尔塔格斯说:“现在是共同行动的时刻,以抗击威胁我们的共同敌人。”俄驻美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表示,当前是两国克服分歧的时刻。
疫情笼罩之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已日益成为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疫情是威胁全人类健康安危的“魔鬼”,国际社会只有摒弃前嫌,携手努力化危为机,以开放合作的行动抵御冲击,才能让“魔鬼”无处藏身,才能共建人类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美好未来。